推荐阅读
陈宗跃,干得漂亮!
“900多个日日夜夜亲身经历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从最开始的倍感珍惜、倍感压力,到水滴石穿后的倍感自豪、倍受鼓舞,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扶贫精神。”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后,我校扶贫干部陈宗跃感慨地说道。
陈宗跃于2018年被学校派驻南充市嘉陵区袁家店村,成为驻村工作队员。近三年来,他毅然地投身扶贫工作,走村入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他真情服务,带领留守儿童走出乡村看世界,给他们从小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他多方协调,建立管养护示范基地促进经果林挂果增收,为全体村民发鸡苗,给新建村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对田土、山坪塘整治提供配套资金;他全心付出,努力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在村农户就近务工。
安土息民:热心肠办实事
袁家店村的条件比较艰苦,离石楼乡场镇0.8公里,全村有216户573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贫困人口69人、脱贫攻坚前贫困发生率13.3%。无论是交通、产业、基础设施都是一件件扶贫道路上的“大山”。
到袁家店村的第一天,给陈宗跃印象最深的是,办公地点旁边的员工宿舍是一栋很旧的房子,所有的窗户都没有玻璃,全是用装饲料的塑料袋子封着的。宿舍房间里只有一张木头床,上面丢了个草帽,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澡只能用“热得快”烧好了提到厕所去洗。
没被艰苦的环境吓倒,陈宗跃想,既然来到这个地方,就一定要干出成绩,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当地百姓干些实事。虽然来之前参加了在彭州市宝山村举行的“2018年省直单位选派驻村干部集中培训”,但他深知,要真正干好扶贫工作,仅凭这点肯定不行。于是,他虚心向当地的扶贫干部学习,并向我校上一任驻村干部马洪波请教了不少,还向当地的第一书记学习扶贫经验,并通过各种书籍和网络寻求启发。他床头一直放着学校发给扶贫干部的书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一直激励着他。
驻村工作队与村三委工作例会
陈宗跃很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与第一书记、另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组成的驻村工作队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梳理工作清单、开工作例会、走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服务群众接待日、开展农业知识等相关培训、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整理材料等,这些是他们每周必做的事情。
“到了一个新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工作团队之间、百姓对工作队员的信任是大的问题。”虽然如此,但陈宗跃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自己的细心和热心很快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走访帮扶困难群众
驻村工作不久,陈宗跃走访得知村里有个叫胡超的孤儿跟养父及养父80多岁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患有中度的智力障碍。了解相关情况后,他与镇村干部商量,主动带孩子前往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残疾等级鉴定,并自费2000多元为孩子缴纳了相关鉴定费用,为孩子申请了低保、一级护理补贴等配套政策。现在,孩子每个月能领取1000多元的各类补贴。之后,陈宗跃还联系了成都SOS儿童村,为孩子解决了后顾之忧。“胡超很认生,但是见过两次后就记得我了,前段时间去看他,孩子已经比我高出一个头了,他的养父很感谢我。”陈宗跃为自己能实实在在帮助当地百姓感到很开心。
村里有个叫蒲亨明的贫困群众,患有前列腺疾病,基层医院治疗方案中药品使用量较大。在得知这个情况后,陈宗跃主动请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专科医生为其调整用药、节约慢性病治疗费用,帮他大大减少了药物支出的负担。另外,他还自费为贫困群众袁泽家里添置冰箱,送患病急需的贫困群众何永林去市区医院。
校领导赴袁家店村开展慰问和督导工作
这样的小事渐渐多了起来,通过这些事情,村里的老百姓慢慢熟悉和认可了这个“大城市”的帅气驻村队员,也慢慢放下戒备,打开了话匣子,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陈教授”。
欣欣向荣:鸡苗果树齐上阵
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和与村民交流,陈宗跃和工作队的成员们结合当地发展的短板和优势,逐步摸索并形成了“12345”帮扶模式。一是聚焦党建帮扶,增强扶贫的党建引领;二是聚焦产业扶贫,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三是聚焦消费扶贫,助力贫困户;四是聚焦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五是聚焦文化扶贫,提升综合素质。
进行党支部结对共建
我校规划的万山寺乡村旅游入口大门
村民在柑橘养护基地劳作
去年新冠疫情来临时,陈宗跃通过积极对接协调,推动我校帮扶工作多举措并行。令他倍感温暖的是,每当扶贫工作出现困难向母校求助时,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扶贫办,乃至各个职能部门和学院都是有求必应、热情相助。
为全体村民发放鸡苗
同年5月,他又联系学校为袁家店村4社田土整治及配套产业路建设项目出资10万元,解决了这个困扰村4社118户农户的遗留问题。7月,学校再度出资4.5万元,为袁家店村6社提供配套500米产业路的缺口资金。村民们看着这些切实的利益,千言万语都汇聚成了感谢的话。
如日方升:人生道路的教育者
陈宗跃还积极发挥综合型大学人才智力优势,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以教育帮扶为抓手,助力当地教育教学工作。“这里的孩子连南充都没去过,更不用说到成都去了,我一直想带他们出去看一看。”陈宗跃经过一年时间的积极策划和准备,2019年4月和11月,学校分两批组织了石楼乡中心学校师生70余人来校开展“走进大学”参观活动。
带领石楼小学师生进校园
“快看,校园好大好美啊,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哇,图书馆有这么多书!”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西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参观学习,参观了图书馆、创新创业俱乐部、易班发展中心、大剧场、琴房、舞蹈排练室、汽车与交通学院汽车实验室以及校史馆等地。
“我带他们去学校食堂,给它们吃了很多它们没吃过的东西。有个小家伙,第一次吃热狗,由于吃得太急太多,都差点吃吐了。”陈宗跃心疼地说道,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里的很多孩子原来的人生轨迹是读完义务教育后马上去务工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给他们树立一种理念:不管在任何时候,知识都可以改变命运。”通过努力,这种情况现在有所改善,2020年有四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去了南充市附近的高中读书,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深造。
参观汽车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陈宗跃的努力下,西华大学还派出优秀教师前往石楼中心校开展师资培训,选派优秀大学生开展支教、关注留守儿童等教育帮扶活动。另外,学校后勤总公司、工会、机关党支部在袁家店村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活动,帮助嘉陵区构建便捷、高效、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从贫困村、贫困户家中购买花椒等农林产品,提高贫困户收入、助其稳定脱贫。
为帮扶地石楼小学学生做安全教育
与日俱进:“家”“国”情怀放心中
“地方上的工作面更宽,接触的全是最基层的百姓,遇到的问题也种类繁多,相对来说,高校工作还是比较宽松一些。”扶贫工作忙碌而清苦,陈宗跃基本上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都说事业和家庭难以同时兼顾,当“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需要。虽然当初娃娃只有两岁多,母亲长期患病在家,回想起刚接到这个任务之初的情境,陈宗跃说:“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家人,当他们知道我要去外地扶贫时,他们都非常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当他独自来到异地他乡时,最牵挂的莫过于家中的老母和妻儿。有一晚,他给家里打电话,从晚上7点一直到10点都没人接电话,他一时慌了。担心家中出事,自己又一时回不了家,他只得请物管去敲门,请好朋友去开门,折腾到12点多,朋友打开门才发现家人没听到电话,已经睡着了。“虽然放不下,但总要有一方要做出牺牲啊,”陈宗跃感慨到。
石楼乡有十一个村,袁家店村是十村,别的村民提起十村都十分羡慕。陈宗跃的脸上洋溢起了喜悦的笑容,“看见这样美好的景象,听见乡亲们感恩的话语,我感觉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陈宗跃说道。
由于工作干得出色,陈宗跃在嘉陵区2018、2019年年度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被嘉陵区连续两年表彰为“嘉陵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019年7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8年四川省优秀驻村工作队员”。陈宗跃认为自己收获很大,“最大的收获是适应能力变强了。”他认为通过扶贫工作的锻炼,未来自己可以尝试去做更多的事情。
嘉陵区感谢牌匾
“春雨绵绵寒风吹,下乡扶贫战鼓追,弹指秋来冬将至,全面脱贫真振奋。”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还有很多路要走,陈宗跃认为,接下来就是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
点击图片 悦读党史
作者:张雪萍、刘扬帆、冯璐、王尧
编辑:唐智黎
编审:黄潇、王舒
为西华扶贫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