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频传!西华大学,好消息+7!

西华大学 2023-07-29


凝心聚力,踔厉奋发
奋斗中的西华人
近期取得了哪些可喜成绩

一起来看


摄影/龚骏凌



我校两项成果获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共有264个项目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四川省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15项,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244项。西华大学刘小兵教授团队《多沙条件下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和宋文武教授团队《超大变幅水头水轮机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均以第一单位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一 

《多沙条件下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这一项目攻克了多沙条件下大型混流式水轮机泥沙磨损试验与精确预测、叶道涡测试与精准识别、多目标优化设计协同控制等世界性技术难题,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水轮机泥沙磨损控制技术、叶道涡精准识别与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获得授权国际专利4件、发明专利12件,制定相关国际和行业标准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人。成果成功应用于30多座大中型水电工程,经济效益达18亿元,极大地推动了水电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了我国水电自主创新能力。



 项目二 

紫坪铺水电站水轮机运行水头变幅国内外最大(变幅高达1.94倍),运行稳定性控制难度高,部分运行区域异常振动、空化空蚀和叶片裂纹等问题对机组运行构成严重威胁。《超大变幅水头水轮机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首次发现了水轮机特定运行区域引起水轮机顶盖和厂房楼板高频振动的转轮内部流道涡(“Z形涡”)及其分布区域,提出了高频振动水轮机补气控制流固耦合方法及动态补气技术。同时,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建立了电站电调服从水调和AGC运行等复杂条件下的水轮机运行模式,解决了超大变幅水头水轮机安全稳定运行难题,确保了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紫坪铺水电站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获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发表学术论文19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




西华大学四名教师入选四川省2022年思政工作“年度人物”

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2022年思政工作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结果公布,我校四名教师入选。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万远英教授荣获“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全省高校仅10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英荣获“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入围”,全省仅50名;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张蓝月入选“四川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省高校仅10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魏赓入选“四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年度人物提名”,全省高校仅10名。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吴韬课题组在食品国际Top期刊Food Chemistry发表高分论文

近日,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吴韬课题组在食品国际Top期刊Food Chemistry(Q1,IF: 9.231)发表题为“Metabolite Fingerprinting of the Ripening Process in Pixian Douban using a Feature-Based Molecular Network and Metabolomics Analysis”的研究性论文。



人们普遍认为,郫县豆瓣(PXDB)的独特风味与它的陈酿过程有关。然而,对造成这种风味的非挥发性代谢物的了解有限。为了弥补这一差距,本研究采用了代谢组学方法和基于特征的分子网络(FBMN)分析,研究PXDB在两年的成熟过程中的非挥发性代谢物指纹。该文首次应用FBMN工具注释PXDB的黄酮类、酰胺衍生物和脂质成分。随后,利用MolNetEnhancer工具补充FBMN注释,并确定八个亚结构成分。最后,借助代谢组学分析,在10条主要代谢途径中确定了45种参与风味形成的关键代谢物(P<0.05)。这项研究的结果大大扩展了人们对非挥发性代谢物指纹和风味形成机制的理解。



理学院药物化学团队

在农药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理学院教师药物化学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 5.895)上发表研究论文,题目为“Design, synthesis,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molecular modeling of novel pyrazole-furan/thiophene carboxamide hybrids as potential fungicides targeting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论文通讯作者为严映坤博士和唐孝荣教授,第一作者为实验室硕士研究生蒋文静和张婷婷,西华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测试结果表明,在20 µg/mL时化合物5j,5k,5l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效果,EC50值分别为0.540、0.676、0.392 µg/mL,表现出比市售杀菌剂氟吡菌酰胺更好的抗菌效果(EC50 = 0.791 µg/mL)。同时,评估了化合物5j,5k,5l对SDH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抑制酶活性,IC50值分别为0.738、0.873、0.506 µg/mL,显示出比氟吡菌酰胺更好的抑制活性(IC50 = 1.031 µg/mL)。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化合物5l对SDH的结合能力强于氟吡菌酰胺,进一步验证了目标化合物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候选化合物,为新型杀菌剂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核心期刊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第十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暨期刊评价报告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 “综合·高校综合性学报”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该研究院以制定和完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承担和协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构建和确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为主要职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1982年创刊,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拥有良好的学术品牌和学术影响,在2018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西华学子获泛珠三角大学生

计算机作品赛全国一等奖

近日,西华大学参赛团队作品《飞云系列多功能无人机组及地面控制系统》(徐万芳、崔晓焜、杜博汶)在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老师罗冰、夏梅宸,经济学院老师王博指导下,在“2021年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总决赛”中获全国一等奖,总排名第二,并在本科组获唯一最佳创新奖。



本届赛事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及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组委会共同主办,吸引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华大学、澳门大学等多所高校参加。我校参赛作品由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西华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同学及老师组成的创新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由航母式机群无人机设计+子母无人机换电装置+地面站控制系统共同构成的完整无人机群协作方案,从底层开发设计线上飞行管理系统,并上线了团队官网,目前团队已经获得4项专利授权,1项专利通过初步审查,4项发明专利等待实审,软件著作权授权1件。




我校在2022年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 2022年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落下帷幕。我校荣获体育专业组团体二等奖,获体育专业学科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体育专业术科组三等奖两项共计6项殊荣,同时荣获优秀指导奖。



本次比赛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为目前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最高级别比赛,是全省高校体育教师充分展示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交流学术、切磋技能的平台。共有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等全省50余所高校共计250余名高校教师参加。


西华人瞄准国家需求

勇攀科研高峰破解产业科技瓶颈在科研上取得新突破在学科竞赛上取得新进展为奋进中的西华人点赞

一起加油



内容来源 | 西华大学新闻网

整理 编辑 | 王舒 漆琪

编审 | 王舒 翟元平


为奋进的西华人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