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生都很优秀!这个团队的秘籍是?

西华大学
2024-10-19

在西华大学,有这样一个科研团队,叫作功能高分子材料绿色制备与循环利用研究团队(简称GRF团队)他们的故事,是关于青年学子们在学术海洋中乘风破浪的历程。团队培养的研究生毕业生个个优秀,人人手握数篇SCI论文。有的一作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文章,有的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自信地发声,有的在科研之路上披荆斩棘……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成员自身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团队中的4位2024届优秀毕业生,了解团队学习带给他们的成长。



GRF团队2024届研究生毕业生合影


先来认识一下四位优秀的同学

人物名片




罗伟,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科研工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科院一区,IF=16.6);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在国际会议中做1分钟口头快报1次,作为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项,获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次,获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2项。




詹莹娇,理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的科研工作发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中科院一区,IF=8.6);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加学术会议1次,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项。





徐津,理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以共同一作和第二作者的科研工作分别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中科院一区,IF=8.2)和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中科院一区,IF=8.6);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加学术会议1次;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项。




何佳璘,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科研工作分别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中科院二区,IF=9.5)和Cellulose(中科院二区,IF=5.7);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次,在国际会议中做1分钟口头快报1次,作为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项,获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3次,获2024届校级优秀毕业生,获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2项。


接下来,一起来看

他们在团队里的成长秘籍



科研入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功能高分子材料绿色制备与循环利用研究团队由理学院陈明军教授组建于2021年,团队成员有邓瑾妮教授、汪婷副教授、符志成博士和安文丽博士。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分子的设计与绿色合成,“阻燃+”多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废弃材料的资源化利用,聚焦解决聚氨酯等典型高分子材料阻燃高效化、环保化和长效化难题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


“加入这个团队的初衷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关键词——兴趣。“搞科研其实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你得对某个课题有足够的兴趣,这才是坚持下去的前提。”何佳璘说。与罗伟一样,她在本科时就进入了陈明军老师的课题组,虽然那时候GRF团队还没有正式成立,但在跟着老师一起做创新实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期间,她逐渐找到了科研的乐趣,并且希望继续深入开展对聚电解质涂层构筑阻燃多功能织物的研究。罗伟同样表示,接触科研初期,懵懵懂懂,但在老师的引领和师门同学的帮助下,自己对阻燃材料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再加之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良好的团队氛围,推动自己攻读硕士研究生,留在团队继续深造。


何佳璘


如果说何佳璘与罗伟是团队的“元老”,那詹莹娇和徐津就是“半路出家”选手。作为跨专业考生,她们最终调剂到生物与医药专业。詹莹娇在本科时曾学习过陈明军老师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对老师的亲切感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自身从食品化学到材料化学研究的兴趣之门,又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其研究生,她表示,“虽然刚开始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太了解,但因为导师熟悉、交流多,所以很快就确定了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


在开学师生双选会上,对于本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徐津来说,汪婷老师代表GRF团队对所研课题作的宣讲,让她感知到该项目能够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从而做出真正有意义、具有实用性的成果,这让她义无反顾选择了GRF团队,“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初心所向即兴趣所向,我与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缘分就此种下。”她说。


詹莹娇



团队关系:亦师亦友 道合志同



“亦师亦友”是团队一直以来的师生相处模式。“在其他同学看来,有时我和老师像是坐在实验室里吵架一样,但实际上我们都只是在针对实验内容阐释不同的观点。老师会认同我的想法,也会对我的设想提出质疑。当然,当我不认同老师的观点时,也会反驳他,这是思维的碰撞。”罗伟说。研一面对课题、研究内容的进阶式变化,他也曾迷茫。那段时间,每周有三四个晚上,导师陈明军会和自己一起散步聊天。老师们不会采用“填鸭式”灌输,而是通过鼓励、分享自己观点的方式,在课题和想法的萌芽期和罗伟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罗伟逐渐拨开内心的迷雾,明确了课题的重心和方向。在陈明军和汪婷两位导师的指导下,他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该成果为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火安全高分子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跨专业考研的徐津刚刚加入团队时,对于研究方向一知半解,但随着和老师的深入交流,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和老师沟通三四次,老师一直都很耐心,无论再忙也会帮我答疑解惑。”读研期间,徐津致力于生物基功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不仅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还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中。除此之外,团队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收获颇丰,在陈明军老师和汪婷老师的指导下,团队的成员们都目标明确,学习之余都在实验室里开展项目研究,致力于为高分子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罗伟


在同学们眼中,GRF团队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集体。同学们在这里共同成长,一起探索科学最前沿的奥秘。团队以开放、合作、创新的精神,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科研与应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导师陈明军表示,团队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制定了课题组研究生培养计划,每周举行科研进展汇报和文献分享报告,每月提交科研月报,每学期开展学期总结与计划,每年开展年度总结与计划,实施对外学术交流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老师们永远鼓励我们大胆表达。正是有他们的指路,我们才可以在西华优秀的科研平台上,脚踏实地地仰望浩瀚科研星空。”何佳璘说。“我们每周都会和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项目组老师的研究领域不同,我们在他们的指导下培养跨学科的观点与思考方式。”罗伟说。


与老师相处“亦师亦友”,而同门之间则是“道合志同”。徐津说:“我刚来课题组时,对很多实验内容不熟悉。师兄师姐一方面教我们如何使用实验室的仪器器材,另一方面教我们一些专业性的基础知识,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告诉我们答案,而是教给我们方法。”这种“授之以渔”的方式,对她个人的成长帮助很大。罗伟表示,自己大二刚进入课题组时,对所有东西都不了解,甚至对“本科生做科研”产生了怀疑,而这时一位师兄主动与他分享想法,帮助他找到研究方向,让罗伟慢慢建立自信,他说:“在师兄的帮助下,我知道了原来本科生确实也能搞科研,甚至可以做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项目。”时,团队内的研讨不会拘泥于年龄,当持有不同观点时,大家各抒己见,即便意见相左,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不适。灵感的火花就在一次又一次思想碰撞中产生,推动同学们在各自的课题中深入探索下去。


徐津


在这样的氛围下,同学们志同道合,彼此学习,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文化便在这样的传承中形成,在面对问题时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对于真理越辩越明的信念便在这样的讨论中生根发芽。




学术交流: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孤掌难鸣,闭门造车总不如合作创新。对于GRF团队而言,学术会议、外出交流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不仅能够感受浓厚的科研氛围,见识不同的研究领域,更能通过与其他学者、团队的交流互鉴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罗伟说:“可以跳出现有视野,看到自己和学界其他团队的差距,再在认识差距的基础上,对实验方案做修改。”徐津:“老师告诉我们,参加学术会议,只要能有所启发,那效果就达到了。”



詹莹娇表示,团队老师们会尽量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体验专家学者在一起研讨的氛围。罗伟曾在第七届国际阻燃材料与技术研讨会上作过一分钟口头快报,回想起那次经历,他表示听会者多是院士、专家以及国际学者,自己紧张又兴奋,但见识到许多不同的团队和课题,对科研思路的打开十分有益,“在看到课题间的相同和差异之处后,回来就会有更好的想法去进行下一个研究。”罗伟说。


此外,GRF团队还与四川大学科研团队组建合作组,双方定期开展学术交流。通过不断交流,老师为学生去更广阔的平台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供高质量资源,学生们在一次次查漏补缺的交流过程中,对科研的目标更加明确,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清晰。




科研之余:动静相济 劳逸适度



融洽、和谐的集体生活往往是营造积极氛围与提升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条件。GRF团队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题组会主持、实验室管理、学术活动组织、课题攻关等方面为学生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团队中的4名应届毕业生,均已拿到了自身满意的offer。团队老师在注重学生学术水平的同时,非常关切学生的毕业去向,在日常的组会和学术研讨中,鼓励学生将学术成果运用到社会发展中,特别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学习科研之余,团队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团队拥有二十余名成员,每位成员的生日都会被记录在册,每位成员都会在生日当天收到团队师生的祝福。学习科研之余,团建、运动会等是同学们“压箱底”的珍藏记忆。团建时,团队老师们带着家人和学生一起吃饭、随心聊天,“陈老师总是抢着给同学们拍照,而且把我们拍得都很好看。这让我真的觉得一整个团队就像是一家人。”詹莹娇说。


每年春季,GRF团队都会精心策划一次运动会,为新加入的同学迎新。何佳璘说:“老师和同学们同时比赛,我们会和老师争论犯规与否,老师也会为我们加油打气。大家融为一体,师生之间的界限也不复存在。”除了团建活动,师生成员也在生活中互帮互助,罗伟说:“亦师亦友、知己知彼的团队文化,大家庭般的科研与生活氛围,也许就是GRF团队不断壮大、取得突破成果的制胜法宝所在。”



临近毕业之际,老师会根据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为同学们提供就业思路,帮助同学们分析行业现状,分析就业前景。徐津表示,在一次周末,陈明军老师专门为几位毕业生讲解如何制作工作简历,在同学们已经做好的简历基础上一项一项地仔细修改。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都会时不时查看同学们的简历,询问同学们的就业进度。“团队里的每位老师对我们都很上心。”徐津说,“我们作为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非常感谢老师。”



学姐学长寄语




罗伟“搞研究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不在于写论文,而是通过科研,让自己的成果推动实际应用的发展,这是一种很强的内在驱动力。”


徐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也许前方充满更多不确定,但不要因为没有达到预想就灰心丧气、过度担心,只要踏实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会有好结果,一切都会苦尽甘来。”

詹莹娇“开心科研,坚持一定会胜利。享受科研,就会收获感满满。”


何佳璘“兴趣、恒心、沟通是科研最重要的三样。兴趣是前提,恒心是核心条件,沟通是解决困难的有效方法。”


推荐阅读
西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惊喜上新!
@2024届毕业生,收到请回复!
西华大学2024年四川本科一批次调档线公布!
西华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作者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梁思超 冯扬清

编辑 | 雷榆铃

编审 | 陈彧 王舒


为优秀的西瓜籽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华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