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他与温州的不解之缘

2017-12-14 温州草根新闻

 你还记得 

 小时候背诵过的《乡愁》吗? 

△余光中手书《乡愁》

今天中午,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乡愁”的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病逝,享年90岁。


△余光中


据台媒东森新闻报道,余光中此次入院,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后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四处赶回,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过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余光中先生与温州有着深厚的渊源。

2010年1月11日,著名诗人余光中第一次来到温州,参加了龙湾区文联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并为温州读者带来一场文化讲座。


附报道原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广为传诵的《乡愁》,触动了很多人的心。昨天下午,诗作者、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第一次来到温州。今天,他将参加龙湾区文联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并为温州读者带来一场文化讲座。

来温州有温差没时差

老友牵线促成此行

一顶格子呢帽盖住一头白发,戴一副半框的金边眼镜,身穿一件绿色棉外套,昨天下午5时多,82岁的余老出现在温州永强机场大厅,步伐稳健。

余光中在文学界久负盛名,曾在台湾、香港地区和美国的10多所大学任教,并出版了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集共计50余种,被台湾文艺界尊称为“诗翁”。刚下飞机,温州的寒冷天气让老人有些不适应,要出大厅了,赶紧把外套上的帽子罩上。余老说,出来前他特地让女儿查过温州的天气,做了一些准备。“还是觉得冷,温度(比台湾)大概低了15℃。”余老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

余老夫妇和女儿昨天一早7时多从家中出发,搭机从台湾飞香港,而后转机抵温。“飞得不算久,她(指女儿)从加拿大飞来要10多个小时。”余老幽默地说,他从台湾过来,有温差没有时差。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赴台,如今已82岁高龄了,一般不轻易外出参加活动。这次来温,是由余老的朋友、同在台湾的温籍学者黄静嘉牵的线。

据龙湾区文联文学协会副主席翁美玲介绍,黄静嘉祖籍永嘉,是我国法制史学家、资深大律师,也是余老的故友世交,二人分处台北、高雄两地,却仍常联络。去年11月,龙湾区文联着手筹备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打算邀请名家讲座,“诗翁”余光中进入大家视野。龙湾区文联出面,请黄静嘉代为牵线,联系余老。

尽管余先生时间排得满满,但最后还是接受了黄静嘉的邀请。84岁的黄静嘉原打算陪余老来温州,遗憾的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在医生和家人劝阻下缺席此次返乡之旅。

今天下午,余光中将在龙湾区文化中心进行主题为“艺术经验的转化——灵感的来源”的文学讲座。

对雁荡山神往已久

第一次到温州,余老满心好奇,尽管长途奔波略显疲惫,一上车还是认真听起了导游的解说。

“机场是在瓯江南岸吧?”、“温州以前是不是叫永嘉?”、“温州是沿海一带很早开放的城市吧?”……看来,余老对温州了解还不少。最让余老神往的,是雁荡山的秀美景色。余老说,他很早以前从《徐霞客游记》里读到关于雁荡山风景的描写,印象十分深刻。这次来温州,一定要去一趟雁荡山。

从温州的风土人情、特色小吃,到温州皮鞋的“两把火”和打火机,再到温州的民歌民谣,导游讲得精彩,余老听得专注,时不时还追问几句。一曲《叮叮当》唱完,余老立刻问:“‘啰来’是什么意思?”导游一解释,余老的爱人插话说,温州话很难懂,“我们家以前的老邻居刘先生就是温州人,他说的话我们完全听不懂。”

“好像各地都有温州人的商会吧?”对于被誉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人,余老评价:“温州人非常团结,也很会做生意。”

[延伸阅读]

《乡愁》这首诗是余光中在离开大陆20多年的时候,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20分钟便写出来的。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2011年2月18日,“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亲笔题写的墨宝“洞天福地,从此开头”,通过高雄市半屏山两岸经贸旅游发展协会赠予“百岛之县”洞头。

我要爆料 →微博:@温州草根新闻 

来源:海外网、中新网、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