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投资界最常见的20种投融资骗局

2017-07-24 华南融投资

一、工商登记查询

   如果与你联系的“投资公司”在中国大陆没有取得工商注册登记,那么,99%的可能是:它是骗子公司;如果“投资公司”是某外国公司驻中国某城市代表处, 则也需要取得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注册登记;应当至公司经营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询相关的注册登记。但更为便捷的方法是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办或 认可的企业信息网络查询。


二、骗子公司的名字一般大气磅礴

   骗子公司目前多冠以某国某某国际投资集团北京代表处的名义,也会在一个相对体面的办公地点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特别是那些取得了工商注册登记、在高档写 字楼内办公、甚至有外国人参与的骗子公司,更具备极强的欺骗性,让一般人在短期内难以识别。要知道只有下一定本钱才能套到更多的钱,所以,项目方千万不能 以此为判断其是否具备投资能力。

三、骗子公司的业务人员多素质不高

   该类公司不会舍得花大价钱去请专业人士做业务,骗子公司一般自身也不具备培训这些素质不高的员工的基本能力,同时骗子公司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在所谓的 培训上。所以说是骗子,就是说他们有别于那些精通投融资行业规则、能驾御投融资方向、并能够从第三方取得足额资金的人。他们大多对具体实质业务缺乏认识, 这一点在谈判中对项目深入探讨时很容易看出来,在谈判的过程中,骗子们不会和你深入探讨,只会与你谈如何贷款、必要的程序及花费。明明说是某某国际投资集 团代表处,即使最差的国外公司也会在自己开始的海外代表处招聘相应知识水平的办事人员,最起码要理解该国语言,否则如何与“首代”沟通啊!尤其在投融资这 种知识、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里更是如此!

四、比较喜欢“干净”的项目

   所谓“干净”就是其他投资公司没有染指的项目。他们没有经历过投资项目,不熟悉其中猫腻,也就很容易被这些骗子公司利用所谓行业惯例、集团工作规范、国 际惯例等说辞所摆布。我们经常能看到第一次经历所谓投资公司的骗子公司谈判的项目方抱着真诚合作的态度,把投资公司视为救星,希望从融资意向书签定开始, 就开启了融资的大门,到最后竹栏打水一场空。让人看了真实痛心!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五、骗子公司一般不喜欢公司所在地的项目。

   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骗子公司一般不会插手本地项目,所以真实有本地项目也会拒绝,也许会很明确的拒绝,也许会以条件不成熟等借口推掉。要知道,如果在 当地骗了一家公司并被每天找上门闹,他们怎么进行正常的行骗工作呢!外地的项目方就不同了,要是来闹一次也要从外地周折到骗子公司,成本太高,不可能天天 来理论。骗子公司正是抓住这一点,吃定了外地项目方。

六、指定中介服务机构

    投资公司会要求项目方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商业计划书或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或评估报告或律师尽职调查报告或法律意见书等文件,骗子公司通常会指定或推荐特定 的公司、事务所为项目方出具相关文书。骗子公司经常与一些不法公司、无良律师合作,共同欺骗急求资金的项目方。通常,不法公司、无良律师会把向项目方收取 的咨询费、评估费、律师费的一半回馈给骗子公司。总之,当“投资公司”指定或推荐特定机构出具项目文件时,项目方明智的选择应是:停止合作并举报。

七、骗子公司普遍要求项目方承担考察费用

  当“投资公司”要去项目所在地考察,而由项目方承担差旅费用等考察费用时,项目方应当有足够的警觉。试想,一个连差旅费用都出不起的公司,它能有多大实力呢?

八、骗子公司还会要求项目方支付保证金

  “投资公司”要项目方支付“保证金”或“手续费”等费用,均是违背商业惯例的。若投资公司提出上述要求,则意味着这些低级骗子公司开始张开它们的贪婪大嘴了。

九、蹩脚的网站

   为体现公司的实力,骗子公司一般会设一个网站。一般都是静态的,且内容十分有限,页面风格都十分本土化,中式课本英文赫然展现在网站上。因为他们没有心 思、也不会花费那个“大头钱”。再看看他们的e-mail地址也是以163、yahoo、hotmail等结尾的。要知道,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 的网站及企业邮箱,一个能向他方投资的投资公司应当有实力建设自己的网站。这是比较基本的常识。投资公司职员的名片上没有列出公司网址、企业邮箱而使用免 费邮箱时,或者,号称是外国公司,但仅有中文网站而无外文网站时,十有八九,它们是骗子公司。

注意事项


一、不要被《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迷惑。

   要知道,只要提交了必要的资料、有相应的场地、人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会核发《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的。但是,取得了《登记证》并不意味着中 国的行政机关认可了外国公司的实力,因为,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时并没有要求外国企业必需足够的资本、资历。目前, 常见的骗局是中国人或外国人或中外人员共同通过公司注册代办公司在境外设立公司,之后在国内设立境外公司的常驻代表机构(名称如:某国某公司北京代表 处),吹嘘自己是“从事项目投资、金融服务等的综合性大型跨国公司”,以外商身份引诱项目方上钩。

二、不要被外国人迷惑。

  世界经济发展看好中国,但是,中国大陆同时也是骗子的天堂。越来越多的骗子老外也蜂拥来到我们这个打击经济犯罪效率低下的国度。希望朋友们看到大鼻子老外时,不要让媚外心理作祟而丧失理智判断。

三、不要被高档办公场所迷惑。

   骗子公司会在装修豪华的甲级写字楼内办公,因此,绝对不要轻信在高档写字楼内办公的公司的实力。当然,许多低级的投资骗子公司在中低档写字楼或公寓办 公,是很容易看出其马脚的。但是,绝不是说在高档写字楼内办公的都是有投资实力的公司,要知道,骗子公司是越来越狡猾的。

四、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

   国内投资公司,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须列明“投资管理”或“项目投资”。而“投资咨询”、“投资顾问”、“投资管理顾问”的经营许可,并不能推论出投资 管理、项目投资的经营范围。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其登记证上一般标明“不得开展经营活动收取费用”,因此,项目方应当擦亮双眼。

五、不要迷信熟人的介绍

   不要迷信熟人介绍的公司肯定是可靠的。举例来说,当我指出一公司是骗子公司时,当事人仍怀疑本律师的判断,因为他更迷信“这是某部副部长介绍的”;最终 他明了骗局时,项目方已经付出了许多时间、金钱、精力。骗子公司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来者不拒”,经常表现为:对项目不论好坏、大小、技术先进与否,不论 是否具备融资条件,均表示有投资意向,并要求对项目进行考察。

六、发现近年来骗子公司的动态

  1、骗子公司在各地招募投资代表为“投资公司”拉业务。
  2、骗子公司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活动频繁。
  3、骗子公司会积极参加投资洽谈会议。
  4、蒙骗了许多地方政府的招商服务机构;部分地方媒体及政府官方网站甚至对骗子公司大力宣传。

  因为投资骗局的隐蔽性、取证难,受害方往往投诉无门。特别是,许多政府招商部门或国有企业的经办人员为了避免自身承担责任而往往在受骗后不了了之。

11.项目考察、评估

项目考查、评估是考验项目方耐心的试水,一般融资从接洽到资金投放周期比较长,前期如果“深度”配合,是后期尤其是中介公司能否拿到佣金,掌控资金和项目双方局势的前提,一些骗子公司为生存也会通过这个途径骗些小钱的,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什么合同都敢签。如果你的项目是资源型且基础很好,记着资金方往往在第一印象就已经决定60%以上,细节往往是双方利益的博弈,长时间没消息很可能是中间周转过长(中间人一旦多肯定不会成功)或早已被资方淘汰,不要多费力气等,要找下一家。评估费、茶水费出手的时候要考虑最恶劣的情况发生,先多方搜集一下是否有成功的案例,以及良好的声誉。对于某些指定机构评估,或要求先满足一些所谓“经费”的问题而转移“注意力”,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中介公司要求的,这个时候要注意了。

12.租赁SBLC

我无法思考明确这个怪圈——租赁信用证,企业缺少资金的话,外资在“不想动款”的情况下,用银行票据给你做投资抵押,而他独自承担风险,你只需要每年付使用成本10%,这很可能只是洗钱。顺便插一句,如果是买断的话,那就是他向你融资了,因为你给他的是现钱,他用证抵押,而你要用银行抵押贷款的方式买断他,你贷的款支出项目用途超过20%就是洗钱。贸易的信用证是可以的,跟着合同走,必须有真实的交易背景且有可以控制的风险,老外不会随便开这个出来,他不是傻瓜。如果要接证银行担保的话,那么这和你在接证银行借款有什么区别?用你的项目抵押给开证方,想一想对方能划算么?

13.各种各样的机构

银行中国代表处(UN、US、BVI、HK等)、国际有限公司(私募)、基金会、协会、融资网站、投资咨询顾问担保有限公司,等等,这些机构只要不是真正自有资金,往往都是虚假的(钱从海外进来的时候,按国家政策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谁都会说钱在国外),恶迹斑斑。银行代表处,基本是不做业务(除少数批准外,国家也不让做),唯一就是提供上市服务。很多名字起得很响亮的“中国”、“国际”、“华人”之类在海外注册的公司,经查是没有金融许可证的机构,和所谓的投资咨询、顾问公司没什么不同,往往都是花几千元注册的空壳公司,依靠一些社会关系来套项目、圈钱。一些所谓担保公司,它们在银行根本没有担保额度。所谓国外的基金会,其实他们的实力和耐心根本没可能去投资一个具体的实业项目,尤其是不了解的,它们的资金是直接去金融圈里(外汇、股票、证券、上市公司的债券等)去滚动,一旦失败就直接解体了。要记着,在中国投资是有潜在壁垒的。中国国内的一些协会,那些以非正规手段挂靠的机构,其实和牙防组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么做只是为了有个号召力圈有钱人的钱罢了,对一般的项目并没有兴趣,唯一感兴趣要做的就是造势。融资网站是最能忽悠人的了,他们以为自己拥有的信息就能左右投资人,其实有钱的人都不是傻瓜,而浏览或者发布投融资信息的往往都是一些中间人或者非常小额的个人(要这些人出钱投资更困难)。

14.无抵押贷款、过桥资金、短期借贷

关于无抵押贷款,请参看银行贷款章节,一般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馅饼”。过桥资金,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缺乏流动资金(难怪李嘉成也特别重视),很多所谓的资金方(代表)利用项目方急于需要资金的心理,先把活儿接下来,然后满大街跑着去找钱,充分调动老旧裙带关系,信息很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漫天飞,最终却耽搁你的时间,你发出去10条线,最后的答复可能都是一样,因为资金是空的——短期的钱更不好借,尤其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根本很难成。

15.直存款戴帽直存

直存款,就是抢银行 56 26807 56 15212 0 0 2872 0 0:00:09 0:00:05 0:00:04 2872这一点只要是银行的人都知道,可为什么还这么热?因为表面上看,资金是没有风险的,资方很乐意睁一眼闭一眼,当然仅是表面:任何银行都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根据法律,银行有义务支付存款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所以,你去存款没错,错在银行和用款企业合谋将资方的钱调动到企业账户,虽然银行的电脑不会出错,但人是灵活的,这么做和从银行抢钱没什么区别,否则银行存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贷给你呢。对于贴息,银行肯定是不能给的,否则就是高息揽存,如果企业用不上钱,肯定是不会吃亏白给的,如果企业亏损还不上钱,那么上海的社会保险(放心保)的案子是很明显的了(到最后中介费变成受贿是很正常的),最后都是银行的坏账,国有资产的流失。在法制逐步健全的今天,谁还愿意做呢?尤其是没办法保密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情况的发生是:私人的钱做这种事情是很不划算的,即使所谓的贴息够,但总体回报不高,而对于公司,现金往往是企业的生命,不会随便拿出来闲着存给别人,所以,几乎95%以上的资金是所谓邮政、保险、证券的资金,而这些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资金根本就是银行对银行发生的,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拿国家的钱吗?),也不存在某些因为存款不够而没钱贷款给企业,真正的原因是企业不符合条件,或银行的“头寸”问题。

16.(不上网)保函、(美元)趴账款、财政担保

保函没有不上网的,不上网就是假的,是签字人(如果是银行官员的话)私下借钱的协议,银行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上网的保函,和存单一样,只是你要开数额的钱都到银行去了,如果不是你的钱你项目根本用不上。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有这个必要吗?美元存款趴账,这种情况下你只是个人头,底单依然不是你的名字,你没有支配这个钱的权利,存单只能当废纸罢了,很多人还幻想着拿这个去贷款。你会花钱买一张纸吗?财政担保,用地方的财务收入来担保投资资金的安全性,最后是国家偿还,国家目前银行里的20多万亿资金还放不出去,有钱可以上股票市场去赚一下,没必要拉上国家和民众的权益为一小撮利益集团牟利。担保不是一件小事,实际和出资没什么两样,我想即便是政府也没这个权利,如果项目亏损了,偿还就相当于卖国。

17.三方委贷、中外合资

我看了不少三方委贷的版本,基本分两种:银行版本和银主版本。大约在近20年前中国政府对于外资是非常欢迎的,但外方没有放款权(金融机构才有的),国家有关部门为此制订了这个方案,银行的版本里,银行都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你要和用款企业合作,和我没任何关系,我还要收管理费。试想,如果是你的钱,仅仅为了把钱给你所不了解的项目或者企业,而你既不参股,又不管理,又不监管,这和把钱扔到水里有什么区别呢?在所有银主的版本里,有这么一句猫腻的话:“代收代付”,如果收不到该怎么付?是要拿银行的钱去填补吗?这就像是要抢银行。对于委托贷款,外资更愿意做中外合资,以前外资的优惠政策现在已经没了,很多项目根本没有壁垒,非你不投,外资独资不是更好吗?如果对方合作,有可能是你给他打工,很多人不乐意,外商更多的时候是觉得国人做事不严谨,还不如直接自己操作或找正规的管理机构更彻底,更何况很多时候外方的技术比中国先进。

18.存单质押

如果有一张存单,在你可以抵押的情况下,从银行贷款,这种情况和把存单直接给你使用没什么区别,资方要多少贴息都没关系,就是90%,也还有10%,反正还不了还可以划存单里的钱,现实中根本不会有资方这么做。中国国内流行的存单质押也是存在猫腻的:要银行出个保证能把存单退还给资方。如果还不了的情况,那么银行既要划款,还要把存单退回。那么,这个漏洞算什么呢?只能算是抢银行。所谓保证,不是银行的正规业务,即使所谓的关系有效,到时候也是三败惧伤(行长首先被X),真的会有资方为了一点所谓的贴息冒这么大的风险吗?我看最多还是中间人的妄想吧。

19.不还本,不付息,扶贫款解冻资金增值下线款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效果很轰动,情况很严重,结果有点玄儿。任何违背经济规律或者非你莫属的事情,都将属于奇迹。这种情况轮到一个项目方上的概率不超过1/1000,有钱的人也肯定会有一定的势力,资金大了都很正规而不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小钱,有不需要还的吗?只是因为你的项目好?或者得到政府的批文?如果真是赈灾扶贫的款,都敢用的企业那也是牛人了。对于下线款,我不想说太多,一句话不可能!真以为这个世界钱太多了找不到项目了吗?所谓冻结资金,靠权力拿到的机会,这么大的好处轮到项目方头上的可能,即使这个资金存在(会有吗?),概率、成功率有多大?有了这个钱,还需要做项目吗?美梦难圆啊!

20.海外上市

中国国内为挽救几乎崩溃的股市,计划开中小企业创业板,庆幸的是大家赶上能喝粥的时候了。而国外这方面的运作也很透明和成熟,IPO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中国国内的中介,利用项目方不懂的心理,往往狮子大开口要多少股份,需知国外对于中介机构(国外叫经纪人)是很有规矩的,ICC500/600是什么,建议大家自己去看看。上市并不是很神秘的事,你自己都可以做,一个企业培养这样个把人才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基本没什么了不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