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四学者 「宗教与科学」 对谈

2017-01-26 哲学园

2017

哲 学 园 恭 祝


「宗教与科学」对谈


安哲罗/撰稿  Taylor/摄影

左起:刘创馥、王伟雄、周保忪、关启文、陈文豪 


2017 年 1 月 13 日晚,下着毛毛细雨,香港中文大学逸夫大讲堂却坐了超过六百人,有些甚至要坐在地上及通道,为的是出席一场被誉为自李天命和韩拿的辩论后,香港哲学界最重要的宗教哲学讨论,正是由中文大学思托邦主办的「宗教与科学」对谈讲座。


在这篇报导,记者会详细罗列四位讲者在第一轮报告中的所有论点及立场,希望透过仔细陈列四人的论点,向大家展示当晚的讨论情况,帮助思考相关哲学课题,也希望令大家犹如置身会场当中。至于自由讨论及台下发问部份,将会在另一文章报导。


聚会缘起及讲者简介


当晚的主持是周保松(伦敦政治及经济学院政治哲学博士,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他邀请了四位教授成就了这场对谈。他在讲座开始前强调,这是一场哲学讨论和知性刺激,不是辩论比赛,不会要求参加者举手投票谁胜谁负。


香港中文大学逸夫大讲堂坐了超过六百人,有些甚至要坐在地上及通道


四位讲者分别是王伟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哲学博士,加州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创馥(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启文(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教授及系主任)及陈文豪(中文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助理教授)。


王伟雄及刘创馥在 2016 年合着《宗哲对话录》,在书中他们分别扮演「宗信」及「哲怀」两个角色,就宗教哲学上的几个重要主题作出讨论。他们二人曾经是基督徒也上过教会,如今在各大宗教层面上是无神论哲学家。自《宗哲对话录》一书出版后,引来不同人士撰文响应,当中包括关启文及陈文豪。


关启文曾着《我信故我思: 真理路上的挚诚探索》及 Rainbow of Experiences, Critical Trust, and God: A Defense of Holistic Empiricism, 讨论宗教哲学及知识论课题。他在大学时曾反思基督教及想过放弃,如今是一位基督徒哲学家。陈文豪曾着《理有理讲──以理性寻找上帝》,他的科学、哲学及神学背景让他希望为三者作出整合工作,是一位基督徒科学家。


交互报告


第一环节的次序是由立场不同的讲者交互报告,分别是王伟雄、关启文、刘创馥及陈文豪。由于四位讲者的报告时间有长短之别,而笔者希望尽可能在这报导中「原汁原味」把四位讲者的各个论点呈现于读者眼前,加上言词多寡跟其论点的说服力及合理性无必然关系,因此以下对四位讲者的报告报导也有长短之别,读者阅读本文内容时也可对照当晚的录像片段。1


  1. 王伟雄:宗教与科学在获得思想内容的方式及态度上不相容


王伟雄论宗教与科学的四大不同基本方向及定义


第一位报告的是王伟雄,他首先指出其「基本方向」,认为「宗教与科学是有问题的关系」,并举例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两个人之间有问题,别人才会问他们的关系,若没有问题,通常不会问。此外,他说明不会替宗教与科学两个词语下定义,除非遇到沟通困难,否则假定大家明白。


他也想先说一些旁枝,他指出信徒爱举基督徒科学者作例子,认为两者没有冲突。他说牛顿是信徒,但爱因斯坦不是信徒。但是他同时指出,他们(基督徒科学家)心理上容许两个不兼容的思想内容存在,要处于一种类似精神分裂的状态才可能。这些例子也要细心观看才可以当成证据。例如在 1859 年前的科学家大部份是信徒,但 1859 年后就少很多,因为 1859 年 11 月 24 日是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之日。但他说不探讨这类问题。


他认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性格不合」,最多是「因误解而亲近,始终会因了解而分开」。表达基本方向及立场后,王伟雄开始解释他的论据。他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否根本上不兼容,至少有两个方向回答。第一,两者在思想内容上是否根本上不兼容。第二,两者在获得这些思想内容的方式及对待它们的态度上是否根本上不兼容。他接下来一一回答以上两个方向。


第一,他认为宗教及科学不是所有内容都不兼容,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他补充说明,即使兼容也不代表相信某宗教是合理。他举例指出信黄大仙都跟科学没有冲突,但不代表信黄大仙不是迷信,他认为信黄大仙是迷信。然而,他认为第二个方向更有意思,因此他集中讨论这方向。他认为宗教与科学在获得思想内容的方式及对待它们的态度上是根本上不兼容,包括四个方面。


宗教与科学的四大不同


第一,宗教着重权威,科学不着重权威。因为当宗教信徒有问题,会问传道人、牧师或教宗寻求答案;但当你有科学问题,不是透过问一个有权威的人或重要的科学家而得到答案。王伟雄强调他不是说科学没有有权威人物,但这些人都可以被挑战的,无论他们名气有多大。


第二,宗教强调信心,科学讲究证据。但王伟雄说这里需要解释一点,他指出科学家只需在开始时讲信心,不能最后都讲信心。相反,即使宗教可以凭证据开始,但若他们不能成功用证据达致宗教结论,宗教会用信心填余下的一步,但科学是不容许这一步,他认为这是很大的分野。


第三,宗教自以为已经获得真理,科学永远在寻求真理。因为不会有一个科学理论被提出后为整个科学真理画上句号,不需再探讨。在科学发展史中,这是从未发生过的。因此,他形容宗教是「顽强不变」,但科学是依着证据不断改变。


第四,宗教趋向分裂,求异不求同。因为信徒对经文有不同理解,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因为他们都以为自己掌握真理,而科学遇上歧义时,会力求统一,因此这个方向跟宗教相反。


接着,王伟雄指出对方可能有以下响应:「宗教与科学的知识对象不同,因此获得其知识的方式及态度不同没有问题,像文学及科学的不同一样,河水不犯井水」。王伟雄某程度同意这响应,但他同时指出,现实上大部份宗教会对自然作出陈述,而且这些陈述是宗教的必然内容,若陈述与科学不同,冲突就会发生,因此以上响应难以成立。


他举了两个例子帮助说明,第一个是基要派 (fundamentalism) 基督徒会基于圣经字面解释,计算出地球只有 6000-8000 年历史,但这跟科学计算地球有 45-47 亿年的说法不相容。第二,在基督教中,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必要存在,但这跟演化论不兼容。


在报告最后,王伟雄指出在历史上,每当宗教和科学有冲突,宗教早晚都会让步,只是早晚的问题,不论 100 年、200 年或 300 年,最后都会让步,那些死都不让步的就会成为笑柄。因此,他说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为何总是宗教让步而不是科学让步呢?就像天主教会也接受演化论,虽然是神导演化论。


2. 关启文:宗教及科学不必然冲突


关启文论「宗教与科学—和谐或冲突?」


回应王伟雄


接下来的是关启文报告。他首先指出对王伟雄的发言有一点不同意,他表示虽然自己是一个基督徒,但不认为自己拥有真理,仍在寻索当中,而且在他过往历史中,他的信仰是可以修正的 (revisable),也想过放弃信仰。他认为个别信徒可以用一个开放态度面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果真的觉得不理性,可以考虑放弃,或者对部份违反理性的内容不断进行修改,这不是大问题。因此他认为宗教及科学可以对话,而不是对立,可以讨论双方背后可能有的哲学和观点,思考两者之间有哪一种关系。


区分科学及科学主义


他使用一个名为「宗教与科学—和谐或冲突?」的投影片帮助说明,他认为讨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之前,首先要区分「科学」及「科学主义」两个概念。他指出「科学主义」是一种哲学,不是科学本身,认为科学和科学建基的感观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关于知识的观点。他强调这个区分不是指讨论的另一方必定相信科学主义。对于科学,他指出自己不针对科学,加上自己是科学学位毕业及曾任高中物理及应用数学的教师,可以算是一名科学老师。


但他指出科学主义有排斥性,跟科学不同。他举例说明,香港人过海(由九龙往香港岛)有很多方法,包括乘坐隧巴(隧道公交车)或地下铁路,但若然有观点坚持过海便一定要坐隧巴,这便是「隧巴主义」。而他指出科学主义其中一个大问题是自我驳斥 (self-defeating),因为科学主义本身也不能用科学证明。他同意王伟雄的做法,分析哪些是获得知识的较好方法。关启文认为这不是科学领域,而是哲学领域。


以爱因斯坦三句说话及 Newsweek 封面主题为例


其后,他同意王伟雄所说不能用「有科学家信有神」就证明两者和谐,但他接着也以爱因斯坦为例,只是带出爱因斯坦也曾思考过宗教及科学的关系。


关启文引用爱因斯坦三句曾说过的话。第一句是很多人都听过的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and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他指出这个 "religion" 未必指有神论。爱因斯坦也曾批评人格神,但爱因斯坦提出的宗教和科学关系似乎有一种互补性,这未必是真理知识上的互补,但功能及各方面不一定排斥。


第二句是 "Without the belief that it is possible to grasp reality with our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s, without the belief in the inner harmony of our world, there could be no science. This belief is and always will remain the fundamental motive for all scientific creation." 他指出科学及 "belief" (信念/信心)的关系,显示出科学不单起初要有信心这样简单,若相信理性能够掌握这样的合谐,多少都出自这样的信心。


最后一句是 "I think of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the world …as a miracle or an eternal mystery. But surely, a priori, one should expect the world to be chaotic, not to be grasped by thought in any way." 爱因斯坦詑异为何宇宙有秩序和可以被理解,认为这是永恒奥秘。先验来说,宇宙可以是很混乱及不能理解的。其后,关启文引用 1998 年 Newsweek 封面以 "Science Finds God" 为题,指出近代有科学及宗教对话的新发展。2


三个基本立场


关启文其后指出他的三个基本立场。第一,他认为「信心不一定非理性,宗教与科学不必然冲突。」他指出不是说一定要用科学来证明宗教,宗教有其独立地位,也指出宗教有很多类别及不同层次的信念。他同意部份人过份理解圣经字面及踏进仔细经验范畴的讨论的确会犯很多错,因此「宗教不断让步」的部份原因是因为有些宗教人士对宗教的限制缺乏自觉性,他认为这些都可以被纠正。


第二,他指出科学理性不是获得知识或合理信念的唯一途径。在它自己的领域中(如自然规律的研究),他也同意科学是较为可靠的知识,但这不代表其他真理都全然不可靠。他举例指出「A 比 B 可靠,并不代表 B 不可靠」,就如演绎法中的真值保存 (truth preserving) 比归纳法可靠,但不代表归纳法全然不可靠,否则便是沦为科学怀疑论。同样的道理,科学比宗教可靠不等于宗教全然不可靠。此外,若两者有相反陈述的冲突,他认为应接受较稳固的科学,宗教应该自限及不应「乱冲乱撞」。


第三,他认为对宗教思想和科学理论都要同样作批判反思,他自己提倡的是一个有反思及批判的宗教思想,就如他多年前的书名《我信故我思》。


两种知识


关启文引用犹太哲学家 Martin Buber 对「我—你关系」及「我—它关系」获得的不同知识指出科学和宗教的不同进路及特点。他举例说,我们若要认识一个物质的化学成份,可以透过如火烧及加入硫酸等方法看其反应,但我们不能火烧女朋友及淋硫酸在她头上从而认识她。相反,认识一个人须要聆听、尊重、耐心及爱等。他进而指出从宗教角度看,认识神正是亲身体验的知识 (personal knowledge),这未必是一种经验知识。他强调这样说不是企图证明必定有这种知识存在,只是说明这是从宗教角度的看法。而这种知识未必能从外在证明,但也未必能从外在排除,科学以外也可能有其他知识。


他指出自己强调的宗教是 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寻求理解的信心),即是一种重视理性、思考和推论的信心。而他认为更重要的是:「科学和哲学希望对人生有全面的理解,而宗教信仰也可发挥创造性理性,尝试为人生的各种经验提供最佳和最全面的说明。它提供一个最融贯的世界观,达致最高度的统一性,涵盖我们的感官经验、对美善的经验、对意义的追寻,人格的整合和社群的建立等。」所以他认为自然世界只是人生一部份,虽然这是重要的,但其他部份还有内在道德体验、心灵和美善追求。所以他指出合理性不是单建基于理性证明,可能也建基「实践上的合理性」(pragmatic reasonableness),不能否定它们的存在。


世界观之争


关启文指出真正的争拗不是科学与宗教,而是世界观之争。面对科学知识和人类经验,不同世界观尝试提供不同诠释系统。当代西方最主要的世界观是自然主义及有神论。前者以物质、能量和自然定律为一切基础,用此诠释所有事。后者以神的创造为一切基础。而关键的争论是自然主义和有神论之争,这是哲学层次,不是科学层次。


但如何比较这两种世界观哪种较好呢?关启文推介其中一种科学也会使用的方法——最佳说明推论 (IBE)。若一种世界观能为所有数据和经验提供良好的说明,它就有其合理性。若一种世界观比另一个提供更佳的说明,那就更合理。


关启文指出科学提供的资料引申很多哲学问题。例如为何世界有秩序而不是混乱?为何世界可被理解?为何世界偶然产生机率接近零?人的意识、人际关系等,为何会出现?人的尊严从哪里来?是由哪个原子或化学物支持尊严?面对种种问题,英国哲学家 Antony Flew 因此由无神论变回非无神论。另外,无神论科学家 Fred Hoyle 在研究碳合成过程中,也认为涉及巧合过程,Fred 曾说:「显示有一个超级智能者曾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动手脚。」3


关启文强调自己提出以上的问题不是要推论出某一个结论,只是说很多科学发现很有趣,而面对这个丰富的世界,哪个世界观有一个较好的解释呢?纯粹是自然定律、物质和能量产生?抑或有智慧的造物主呢?关启文指出这是千古之谜。


3. 刘创馥:宗教和科学在内容上有冲突


刘创馥论「宗教和科学的冲突」


回应关启文


首先,刘创馥借用关启文的投影片回应他。刘创馥指出爱因斯坦所说的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and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要看语境脉络。他指出科学家常用这些慨念,如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掷骰子,其实是讨论量子力学问题,不是说有神存在,只是作一个比喻。而他指出爱因斯坦心里唯一称得上叫 "Religion"的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因此爱因斯坦的意思是说,若从事科学工作时没有对自然规律有敬畏是有缺憾的。4

其次,刘创馥指出若自己没有记错,Newsweek 封面报导一个调查,是访问美国科学院院士是否相信有人格神存在,结果有 7% 仍相信,因此 Newsweek 封面报导仍有科学家信神,不过只有 7%。5


两种冲突:直接和间接


刘创馥指出宗教和科学的内容上是存在冲突关系。首先,历史上科学和宗教有具体及血腥的冲突,如哥白尼和加利略提出日心说时,当时的确有些科学家活生生被教廷烧死。此外,当宗教和科学有冲突,宗教会因科学而慢慢修改,科学都会经常修改自己想法,但从来不会因为宗教发现而改变科学的理论,如发现创世记文献而修改科学对地球年龄的看法。


刘创馥认为宗教和科学在内容上的冲突分两种,分别是直接和间接冲突。他承认若科学研究自然世界而宗教研究价值、道德及理想,其实没有太多冲突空间。但宗教难免也会具体描述现实世界,这部份就有直接冲突,而这些直接冲突有强弱之别。


在强冲突方面,例如像是宗教内容跟已有很强科学了解的事实不同。例如王伟雄提及的年轻地球论及神令地球停转一日令以色列人打胜仗等。在弱冲突方面,就如圣经记载大鱼吞乔纳。


在间接冲突方面,科学对超自然存而不论,只研究自然世界,但科学都会影响我们对这领域的看法。如以前的人或许用雷神解释打雷现象,但当科学理解打雷的原因后,虽然科学不会推论出没有雷神,但我们理解自然现象后,人们相信有雷神存在就变得奇怪。刘创馥指出雷神比喻或许不常见,但现实上有人相信「撞鬼」及演化过程中需要超自然干预,但若然科学已完全解释,再额外相信鬼作怪,就好像相信雷神一样。


他认为间接冲突也有强弱之分,强冲突就如相信有雷神的荒谬,弱冲突就如大部份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指出以色列人没有在埃及做奴隶等历史事件,这是弱冲突。因为历史学及考古学的可靠性比演化学及天文学等弱。最后,刘创馥自嘲是第一个用不完十五分钟的讲者。


4. 陈文豪:近代的宗教及科学愈来愈多对话


陈文豪论「宗教与科学的丰富对话」 


回应王伟雄


文豪是新脸孔,主持周保松邀请他报告时都忘记他的名字。因此陈文豪自我介绍,他是研究天文物理、宗教哲学和神学。


首先,他回应王伟雄。他同意宗教和科学有很多不同,特别在方法论,不过他指出虽然两者不同,但是否代表它们不兼容及没有空间对话呢?他认为不是。王伟雄认为「宗教重视权威」,但陈文豪认为不一定,他指出基督新教传统本身重视个别信徒对圣经有自己诠释,自己也可以是祭师。


至于王伟雄认为「科学不重视权威」,陈文豪也认为不一定,他按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知道科学界内有些叫主流,有些叫非主流,而且前者看不上后者,后者也不喜欢前者,例如他也有研究的黑暗物质,也有主流及非主流的看法。


他同意「科学尝试统一」,但指出很多时没有对话空间:科学最后决定接受甚么理论时,很多时候都会运用少许权力或考虑谁是主流的因素。至于王伟雄指出「宗教是四分五裂」,他认为不一定。因为基督教的不同宗派重视合一,神学也寻求统一对话。因此陈文豪认为王伟雄对宗教及科学的二分有点粗疏,不能一概而论。 


回应刘创馥


其后,他对刘创馥所说「科学不会因宗教修改其内容,但宗教会因科学修改其内容」的言论有少许补充。第一,为何科学不会因宗教修改其内容?他指出因为科学对超自然是存而不论,因此科学必然不会被宗教修改,因为科学本质上不会理会宗教和超自然的内容。


相反,宗教考虑超自然及自然现世的融合,考虑宗教的人也活在自然世界中,会受自然世界影响,因此宗教因某些东西而被修改不是大问题。人的经验增加而有不同诠释并不奇怪,人的知识一直增长,科学也是如此。


陈文豪个人倾向相信演化论,但他认为这不代表跟宗教不兼容。首先,他指出圣经中的六日创造是简单讲法。事实上在宗教历史中对此经文有多过一个诠释方法。如第二世纪的神学家 Oregon 指出头三天未创造太阳月亮,第一天也未创造天,因此六日创造是寓意。此外,四世纪的奥古斯丁认为创世记第一章是播种,第二章形容整个世界自行生长及演化。因此上帝创造了生物自行演化的潜力和可发展及进化的宇宙。陈文豪指出第四世纪已经有神学家率先提出演化的概念,比19世纪的达尔文还要早。因此,演化论可以跟宗教兼容。


宗教与科学的丰富对话


陈文豪指出在近代发展,宗教与科学有丰富的对话。一方面,宗教理解和尊重科学的严谨性及合理性;另一方面,科学明白自身的限制,不否定宗教的合理性。很多时候科学家不采纳自然主义,而宗教与科学在近代开始有平等的空间讨论和整合。他举了两个近代宗教与科学整合的例子。


第一个是时间之始。时间有开始一刻,不是永恒存在,但科学对此仍未有完满的解释。因为若宇宙有成因,自然定律可以创造宇宙吗?自然定律可以在宇宙存在前独立存在,令它从无到有?单靠科学似乎仍未有一个完满解释,若从宗教角度看,就会用造物主作解释。


第二个是微调问题 (Fine-tuning Problem)。陈文豪指出这是困扰科学家的问题,因为刚刚好一些数字才能让生命演化,而我们的宇宙就正正是这些数值。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几乎所有物质都在最初三分钟内完成。碳、水、氧等元素来自恒星内的核聚变,直至死亡时爆发,抛射到恒星外。新的恒星如太阳凝聚早期的元素,形成生命演化。


但恒星内产生足够的碳和氧的条件极度苛刻。碳核子内的能量值必须是 7.65MeV,氧核子内的能量值必须是 7.12 MeV。为何自然界有些元素恰巧是可以让生命演化的数值?科学家于是称之为微调问题,这个问题是科学界共识。另外,在 2012 年,科学家找到更多微调数字,若数值大一点或少一点,生命都不能产生。


科学家尝试解答微调问题,但我们很难说这些数值是由自然定律决定,因为这些定律也需要微调一个得出这些数字的形式。因此,科学有两个尝试解答。第一个是机率论,但若只有一个宇宙,其实机率太低,因此大部份科学家认为需要更好的解释。第二个是多重宇宙论,但这说法没有实证基础,而即使有无限多的宇宙也不代表就找到这个宇宙,例如在无限多的双数中找不到单数。若从宗教角度解答,上帝将宇宙各个常数调较至可以让生命自行演化的数值。


除了以上两个例子,陈文豪指出近代的宗教与科学对话还有其他课题。例如趋同演化 (convergent evolution) 是否为微调现象?演化过程是否完全随机?大自然定律如何被定立?谁决定这个模样?为何大自然可以被理解?第一生命如何诞生?DNA 复杂性从何而来?……等。


小结

以上就是宗教与科学的第一部份的报告环节。自由讨论及台下发问部份,将会另文报导。


1.在第一环节中,王伟雄报告时间大约为 17 分钟,关启文的报告时间大约为 23 分钟,刘创馥的报告时间大约为 14 分钟,陈文豪的报告时间大约为 17 分钟。

2.网上找到那一期的原文。

3.Fred Hoyle, "The Universe: Past and Present Reflections."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November, 1981. p.12.

4.关启文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没有时间逐一响应,四天后他写了一篇文章〈爱因斯坦如何看宗教与科学〉作回应

5.关于这个批评,后来出现一点变化。刘创馥于1月20日(对谈后七天)在其脸书承认记错,并为到可能做成的误导致歉:「我以为该期Newsweek有谈及这个调查,但其实没有...虽然我当时也有声明我不肯定记忆是否正确,但若有听众被误导,谨此致歉。」此外,关启文在1月23日撰文〈宗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由 Newsweek 的报道谈起〉,提及「刘博士也承认他对 Newsweek 的内容的记忆有一点点偏差,我自己也重新阅读那期 Newsweek 的内容……没有提到只有7%顶尖科学相信神。」
Read more @哲学新媒体 Philosophy Medium:http://www.philomedium.com/report/79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