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睡意哲学 | 休谟:心灵只是舞台 - EP31

2017-03-27 01哲学团队 哲学园

置顶哲学园  好文不错过


往期在文末


無睡意哲學課 

BEDTIME PHILOSOPHY

香港01哲学授权发布


原文链接:http://philosophy.hk01.com/無睡意哲學/46035/休謨:心靈只是舞台---EP31

休谟:心灵只是舞台 - EP31

01哲学团队


实然与应然

 

休谟认为道德出于人的情感而非理性。因此,休谟的看法跟传统的道德理性主义思想大相径庭。传统的道德理性主义认为人们认识了人或世界是如何,然后就知道人应该做什么。休谟没有否定理性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但他认为理性只负责判断和推理,为人类找出真理。在休谟看来,理性所发现的真理是冷漠的、不能引起任何欲望和反应。凡是可理解、明证、或然或真实的东西,通通只能获得我们冷静的知性同意,满足我们的探究好奇心时便终止。

 

事实上,这里涉及实然与应然的区别,即「我们是什么」与「我们应该如何」的分别。休谟在他的《人性论》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注意到其他作者是按照推理方式,由「人/世界是什么」或开始一步步进行道德及伦理的讨论,例如作者推论出上帝存在及证明世界存在甚么法则,但突然之间作者就由原本命题之间的「是与不是」跃进到「应该与不应该」的行动问题,休谟指出这种跳跃往往是不知不觉,因此难以被发现。

 

其实休谟的意思是理性只能告诉我们事情是如此和不是如此,而不能因此推论出我们应该要如此行动。因为在他看来,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一个难以被克服的鸿沟,由实然推论不出应然。例如过去的伦理学会说:「人是理性生物,按理性去做就是行善」。但是,「人是什么」不能推论到「人应如何」。伦理是个关于应然的问题,而不是关于实然问题。

 

休谟认为只有情感才能把我们导向美德,而不是理性。一个行为被认为是善,不是因为被理性发现,其实是这个行为曾经激起我们的倾慕之情,一个行为被认为是恶,是因为我们内心对这个行为产生厌恶之情。

 

心灵只是一个舞台

 

休谟的怀疑主义还反映在他对于人格的哲学探讨。在休谟以前,洛克认为人格具有同一性,正因如此,所以人类的认识和道德判准才得以成立。柏克莱虽然否定物质实体的存在,但没有否定心灵实体,反而认为心灵实体才是真正的存在。休谟则否认存在任何实体。休谟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印象,但关于自我、人格的观念没有相对应的印象。如果说我们说自我、人格存在的话,我们就必须知觉到这些东西是完全不变和恒久常存在,但我们对自我的经验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反而多种多样,例如恐惧、快乐和愤怒等等。

 

休谟由此认为自我只是众多知觉的集合体,远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自我、人格观念。我们对自己的知觉都是众多不断流转变化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在时间上相继接续,一个心理状态出现后,很快又消失,下个心理状态又接着出现,不断循环。休谟把心灵比喻为一个舞台,各种知觉不断来回表演,来回穿过,悠然而逝。但我们为甚么总是觉得自我、人格确实存在?休谟指出这些东西之所以被发明出来,只是为了掩盖实际变化而已。大概在休谟看来,人们需要人格、自我这些观念只是为了方便日常生活。

 

休谟与康德

 

休谟的怀疑主义对传统理性主义一直坚持的概念发起强而有力的冲突,休谟质疑了因果关系、归纳法、人格和实体等传统哲学认为自明的概念,极大冲击了人们建构科学的信心。远在欧洲大陆东部的普鲁士地区(Prussia),当时有一名学者研习了休谟的哲学后,便从「独断的睡梦」中唤醒过来。这个学者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经过休谟的怀疑论的冲击,康德一方面要重新建立人类知觉的大厦,另一方面亦要限制人类知识的领域,为道德和宗教信仰留下空间。于是乎,西方哲学发展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德国哲学家们一个接一个登上思想的舞台。


知识论 - EP01  形而上学 - EP02  伦理学 - EP03   美学 - EP04  宗教哲学 - EP05  X的哲学 - EP06  哲学教育 - EP07   自然期待 - EP08   无知之知 - EP09  理型与洞穴 - EP10   小结: 哲学入门 - EP10'   政治与人生 - EP11  逻辑作为方法 - EP12  整体先于部分 - EP13  小结:古希腊三哲 - EP13'  太一与灵魂 - EP14  教父哲学 - EP15  形而上学传承 - EP16  五路论证 - EP17  意志与剃刀 - EP18  人文主义的兴起 - EP19  小结:经院哲学 - EP19'  我思我在 - EP20  心物二元 - EP21  泛神论 - EP22  自由与必然 - EP23  单子 - EP24  神义论 - EP25  理性主义 - EP25’  利维坦 - EP26  心灵是块白板 - EP27  政府论 - EP28  柏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 EP29  休谟:怀疑论 - EP30


哲园微课



1

主讲嘉宾:史咏钢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得心理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育心理所研究人员,参与课题有《教育的后天性》、《积极心理的重建》等。 

2

课程安排:


第一讲:如何分辨是不是真正的“爱”?

第二讲:一种成熟的人格应该是怎样的?

第三讲:如何培养成熟人格并实现爱的能力? 


时间:3月29日~3月31日晚19:30~21:00

(主讲1小时,互动答疑30分钟)

地点:千聊语音直播群+文字

费用:45元

报名:点击阅读原文

主办:知更社区、哲学园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