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年第11期重点导读

2016-11-10 中国知网



导读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年第11期的重点内容为上尿路肿瘤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期特约了4篇上尿路肿瘤方面的文章:1篇专家论坛,3篇临床研究。本期专家论坛特约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利群教授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方式的选择”一文。该文重点介绍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并围绕腹腔镜手术中输尿管末段的处理、保留肾单位手术、孤立肾和双侧同时发病的UTUC治疗方案的选择、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方式作了阐述。该文约3500字,简明扼要,对临床医师处理上尿路肿瘤有所启迪,值得一读。本期临床研究重点内容为: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对侧上尿路复发危险因素分析、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及术后变化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性别差异(附427例报告)、经腹腔与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比较,以飨读者。

另外,您可登陆中国知网搜索本期杂志,也可在我刊官网(www.whuhzzs.com)免费获取2012年至今刊出的全部内容。我刊首页有本年度重点报道专题,欢迎按此投稿,欢迎来电咨询!


重点文章


1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周利群,李学松,方冬)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其标准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状切除术。近年来在输尿管下段的处理、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术后辅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其相关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介绍。


2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对侧上尿路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姬超岳,钟文龙,张雷,等)
为了探讨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对侧上尿路复发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942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数据,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及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对侧上尿路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出现对侧上尿路复发的有55例(5.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马兜铃酸药物服用史为对侧上尿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马兜铃酸药物服用患者更易出现对侧上尿路复发(chisquare=12.026,P=0.001)。认为马兜铃酸药物服用史容易导致上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对侧上尿路复发。


3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及术后变化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吴翔,李涛,林乐,等)
为了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生存的相关性,收集了2000~2015年我院确诊的T2~3N0M0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9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LR鉴别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最佳临界值,以此分为正常组118例与升高组74例。收集资料包括T分期、分级、数量、原位癌、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分析其与NLR的相关性。并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模型评估其与术后无瘤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确定NLR最佳临界值为2.3,鉴别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597、0.742。术前NLR升高组与正常组在肿瘤T分期、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术前NLR升高组较正常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缩短(41个月 vs 71个月,P=0.00);而中位肿瘤特异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个月 vs 未到达,P=0.2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显著相关(HR=1.42,95%CI:1.01~2.00, P=0.03),而与肿瘤特异性死亡无显著性相关性(HR=1.29,95%CI:0.89~1.87, P=0.17)。认为术前NLR升高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可能较差,并可提示膀胱癌术后复发或转移,可作为随访过程中判断病情的参考。


4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性别差异(附427例报告)(钟文龙,郝瀚,苏晓鸿,等)
为了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性别差异,回顾性分析了427例根治性膀胱全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行院外随访,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膀胱癌临床及病理特点的性别差异,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及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膀胱癌长期预后的差异。结果:本组男361例,女66例,男女发病人数之比约为5.5∶1。入组患者中,男性吸烟比例更高(P<0.001),女性化学物品接触比例更高(P=0.018)。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更易出现较低的肿瘤分期(P=0.003);手术过程中,女性患者较男性出血少(P=0.018),手术时间短(P=0.005),更倾向选择非可控的尿流改道方式(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整体总生存率(P=0.894)、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差异(P=0.735)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女性膀胱全切术后膀胱癌患者更易出现较低的肿瘤分期,倾向选择非可控的尿流改道方式,但患者整体长期预后无显著性别差异。


5经腹腔与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吕东,窦科,向颖,等)
为了探讨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的安全行、可行性及优势,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29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14例,采用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切除术;B组15例,行不改变患者体位的经腹腔途径行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198±20) min,B组手术时间(145±24) 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术后康复时间、随访时间及肿瘤复发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不改变患者体位的经腹腔途径更节省手术时间,其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是安全可行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