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胆小慎点!温州这种海鲜亮相央视,连正宗温州人也看呆了

2017-05-01 王木正 温州商报

点进来的都是“好奇宝宝”!

宝宝别怕,往下看!

毕竟中央电视台的《味道》栏目,

是个正经节目,

介绍完你可能就会爱上它!



4月30日晚上9点,央视《味道》栏目播出《匠心独“道”鳌江》专题片,品尝长得吓人却鲜美的海蜈蚣、“萌萌哒”的滩涂鱼、细如游丝的纱面、“醉八仙”等鳌江传统美食,诠释鳌江“味道”及传统文化和城市风光。


温州鳌江,江海交汇,鳌江水带来的养分在这里沉积,而海水涨潮也会带来海里的养分,这里的海蜈蚣养的膘肥体壮。又恰逢旺发季,这个季节的海蜈蚣一般可以长到一米二以上。(划重点!一米二!也就是说坐车都要买票了这位海蜈蚣乘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98uuwnvv&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总长50分钟左右,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据鳌江镇政府信息,该专题片由中央民族大学硕导、博士、鳌江中学校友汤文靖导演。栏目团队三月份到鳌江踩点、拍摄,四月份制作完成后赶在五一期间播出。


专题片中,栏目主持人、味道观察员访乡村、踩滩涂、进农家,动手挖吓人的海蜈蚣、钓“海陆两栖”的滩涂鱼、做又细又长的纱面等特产,品尝鳌江流域一种历史极为悠久的饮食习俗“天官盘”、生醉八鲜、酒糟溪鱼等乡土美食,观众可以从止不住口水的美食中领略鳌江的传统文化和城市风光。


海蜈蚣

别看它长得吓人,其实它胆子很小,无毒无攻击性。海蜈蚣,学名海蚕,一种蠕生动物,生长于东南海岸浅海海涂上,穴居为主。基本以食海藻海草为主,以小虾小鱼、小型蠕生动物为辅,身形像蜈蚣,脚很短并靠此蠕动。


如此特殊食材,究竟怎么吃呢?答案非常简单:就是汤煮。做汤的秘诀在于时间的控制,从下锅烧煮到出锅,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分钟左右,煮熟的海蜈蚣要保持淡青色,这样的海蜈蚣会带有甜味,如果颜色发黑,说明煮的时间太久了,肉质就会发硬,嚼不烂。

放一张主持人吴迪的局部表情,让你脑补一下美味画面。

“海蜈蚣!我们走!”


 一个地方如果靠海,自然能享受吃海的口福,倘若它还临江,那便是加倍的福气。这样有福气的地方,全中国为数不多,温州鳌江便是其中的一个。在这样一个有口福的地方,自然不仅仅只有海蜈蚣这样的美食,味道调查团为您一一展现:


纱面

江浙一带依海临江,物产丰富,但有一味既非山珍也非海味,却绝对代表着温州人关于“家”最熟悉的味道:纱面。这一带女子身怀六甲,诞下孩儿之后坐月子之时,家中的亲朋好友必定会送来一扎扎的“纱面”以为贺礼。而婆婆也一定会给还包着头巾坐月子的儿媳煮上一碗纱面。


主持人制作纱面

纱面主要产自浙江平阳一带,面条细若游丝。机器为逆天而生,而手艺则必须顺天,纱面制作起来一切都要根据当天的气候温度做出判断。晴天才能做,阴雨天就做不成纱面。若预测第二天出太阳,半夜两点就要起床开始准备工作了。


民以食为天,天赐民以食。淡水和海水的交界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一批独特的海洋生物:


滩涂鱼

瞧这“萌萌哒”的跳跳鱼,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滩涂上蹦跳,所以又名滩涂鱼;


沙蟹

再看那边横行的小螃蟹,个头虽小但来头不小。沙蟹起源于白垩纪,和它同时代的恐龙都已经灭亡了,它却存活了下来。而敬这种“好汉”的最佳吃法,就是生吃,拌上佐料就是传说中“醉八仙”的“江蟹生”,一口一只,鲜味十足。


天官盘

天官盘,流传在温州鳌江一带一种历史极为悠久的饮食习俗。简单说,天官盘不是一道菜,但它又可以是所有菜,是把凡是可以做成冷盘的菜品,都按照宝塔的造型,人工逐层摆放上桌。菜摞得越高,寓意越吉利。


蝤蛑

蝤蛑不仅是食材,还是药材,它具有活血化淤、消食、通乳的功效。所以温州妇女坐月子时,家里都会。

喝酒吐泡的蝤蛑

扒酒蝤蛑

话说这蝤蛑如此令当地人追捧,一定是最后那缸酒给了它味觉上的终极升华,这可不是小编瞎说,毕竟在温州鳌江,当地人调鲜的秘诀就是这飘香的米酒。鳌江米酒自带有浓浓的甜香味,因此鳌江人自豪地把当地米酒称为“蜜沉沉”,寓意比蜂蜜还甜。


延伸阅读↓↓↓

温州人注意了!走路时千万别做这件事,今天起查到就要曝光处罚

手撕三叶草,撞脸大嘴猴,抄袭乔帮主……温州有人做过这些事,被判刑了

五一出游必看!温州高速交警发布出行指南

【街访第五弹】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有多少?他们都花在什么地方?

人贩子光天化日下在温州小巷内抢走小女孩?真相是……

商报全媒体记者 王木正 综合央视科教频道

编辑  海勇

审读  天辉

责编  潘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