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高考作文审对题了吗?看专家学者解读“三本书”

2017-06-07 曾云毕 温州商报

2017年高考今天开考,浙江卷语文作文题《三本书》引发热议,考生对这个题目的评价不一,有人觉得容易有人觉得难。那专家们对这个题是怎么看的呢?本报特邀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分析。


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这样的: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今天,在温州中学考点,记者采访了几名考生。温州中学徐同学觉得这个作文题主旨很明确,难度不高。他说,题很新颖,以前没有写过类似的,但是,根据题目大致可以猜出是写人生三个境界。同样来自温州中学的余同学也认为,可以结合人生经历进行评论。来自温五十一中的邱同学则感觉这个作文题内容有些泛。她说,类似作文都没有写过,比较难写。


语文考试完毕后,温州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个作文题进行了解析。温州大学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崔勇说,这个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学生可以比较容易把握题旨,写起来不太会跑题。另外,这个题目比较有思辩性,暗含着要对这“三本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最终要落实在“心灵之书”上来,也就是“自我成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文联秘书长曹凌云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一目了然,没有“漩涡”或者“陷阱”,切合当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又富有社会意义,难易程度适中。

专家、学者观点

关于“三本书”的理解

○温州大学文学院教师、

文学博士 崔勇


有字之书,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书籍。它是人类过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含括智慧和愚昧;无字之书,也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说它指的是我们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更可以指庄严静穆的大自然。心灵之书呢,也好理解,它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心灵成长”和“内心关照”,也就是和“头顶上的星空”相对应的“内心的律令”——自我的道德诉求。


所以说,这个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比较容易把握题旨。把握好题旨,写起来就不太会跑题。其次,这个题目比较有思辩性。它暗含着要对这“三本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最终要落实在“心灵之书”上来。因为无论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最终都是要完成“心灵之书”,也就是“自我成长”。再则,阅读广泛、思维活跃的学生,还可以联系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最后在灵山取“有字真经”和“无字真经”的故事,来展示自己的阅读和思考的才华。


总之,这个题目可写、能写。总体来说,不错。

今年的作文题没有“陷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温州市文联秘书长 曹凌云


我觉得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一目了然,没有“漩涡”或者“陷阱”,切合当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又富有社会意义,难易程度适中。


面对这样的命题,在审题上没有难度,在论点上考生可以说这“三本大书”都重要,赞同这位作家的观点;也可以认为其中某“一本大书”特别重要,亮出自己的鲜明观点。考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找一些能够自圆其说的漂亮论据,融入自己的道理与感悟来写,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不说套话空话,就可以拿到比较高的分数了。我不建议考生把高考作文写得太“另类”,只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或许能得高分,但毕竟风险太大。

作家陈有为示范高考作文:

读书最后读的是自己

我的高考在25年前的七月,它留给我深刻的记忆有三点:一是炎热,考场里铺满了魔幻主义的冰块;二是父亲骑着自行车送我到考场门口,我说父亲你回去吧,整个考试和此前的任何一次考试一样顺利轻松;三是高考之后的无所事事的那个空荡假期,年少的我并不懂得高考对于人生的残酷的决定性意义,志愿填报什么的一律父亲包办。


25年之后再写一次“高考作文”,身边没有冒气儿的冰块,校门外没有远远地站着父亲。

读书最后读的是自己

已经被大众遗忘的伤痕文学作家卢新华说,读书要读三本大书:有字、无字和心灵之书,在今天倡导全社会读书,读书俨然成为某种时尚和娱乐的今天,有特别的警醒意义。不管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最后读的应该是心灵之书,这才是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


没错,三本都是大书。我在一次讲座中说到,我们的生命过完了,好书还没读完,这是阅读的常识之一。因此站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们会有恐慌,这种恐慌使得一部分人成为读书的机器,一部分人成为徒劳而愚蠢的“藏书家”,因此我推荐网络时代的读者要读经典和死去很久的人的书。书不必读得越多越好。


阅读有它的魔力,它增加了我们生存和生活的经验,让我们走得更远,走到双脚抵达不了的地理和时间的远方,让我们和古人、洋人相遇,并成为知己——这是有字之书。


但还有一本无字的大书,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历练和体悟,幸福的遭遇和悲伤的挫折,关于生死疲劳的真相。要在无字中习得知识和智慧。佛家说,能够带到下一个轮回的,不是财富和名利,是经历和智慧。25年之后,我成为一个女孩的父亲,我不能只给他幸福的人生,她一出生,世界就将这悲欣交集的无字大书交到她的手上,这是为人父母者不忍之处,然而孩子只有在这本无字大书中才能学会真正的成长。在这世界的许多活法,不是在图书馆里就能获得的。等宝贝女儿再大一点,我要带他去旅行,用身体去经历,山川河流、荒漠戈壁,乡村和城市,去认识这大千世界的广袤,人世的沉浮,人类的渺小,并懂得凡事有界限,而界限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有字之书、无字之书,那是向外的阅读,但心灵之书则是向内的阅读。有一句话写在一个学校图书馆的墙上,“书籍是我们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阅读去了解世界,反过来认识自我,正所谓阅读可以“打开宇宙之门”,也可以“打开心灵之门”。


反观今天我们的阅读现状,“快乐阅读”被不断提及,成为各种读书会的主张,然而我多次反对这样的观点。特别是为师者,一定要向学生展示阅读很艰辛的一面,要真正有所得、有所悟,阅读必然艰辛。这和世间的任何事情是一样的,成事必有代价。而真正的阅读一定是撞击到心灵,带给你内心的成长,能够影响和构建价值观的阅读。学校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涉猎广博之外,更要强调深度阅读,来建立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知识和价值认知体系的基础。太多成功人士,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已经通过阅读完成了基本的知识结构的搭建,建立具有独立精神的价值基础。


所以说,阅读不都是快乐的,也不能都只是感官的愉悦。真正的阅读,是知识、经验和思维的某种冒险。喜爱阅读的人,应该是不畏艰难险阻的人,是勇于探险的人,不断地去翻越阅读的障碍,因此获得视野的拓展、境界的提升,从而进入阅读的“幽暗国度”——那种无法言喻的深邃的内心愉悦,那种豁然开朗以致眉目舒展的感觉。


读书,最后读的是自己,成为自己,不丧失自己,懂得自我在永恒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在日常生活和理想生活、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中的位置,并发展出“一个非常有连续性,能够坚持到底,不依赖于满足的自我来。(格奥尔格·西美尔《生命直观》)”


延伸阅读↓↓↓

温州老板赞比亚挖矿被捕,绝食抗议,最新消息是……

温商高考记忆|一位温州老板,5次高考3次申诉,他说我不服输

芒种有点冷?别急,奔三盛夏马上到,养心防暑帖请收好!

拆迁户算了一笔账,为何弃房拿钱280万

省政府发文!温州9个镇将升级为“市”!

温商全媒体记者 曾云毕

编辑 安达

责编  世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