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在微信里正确地回复“在吗?”

2018-01-16 温州商报


最诡异的是,往往你回应了之后,对方就迷之消失了?!之后又来一次……

——@innto


根据我的经验:在微信上独独问候一句「在吗」,不是求帮忙,就是要表白。

——@CRYstal

(想问他被这样表白过多少次得出的结论。)


恕我直言,我在不在,完全取决于「你是谁,有啥事」好吗!

——@Leeee


在微信上和我用「在吗」开头的人,往往是关系不太亲密的人。

——@猫乐


每次收到「在吗」,都有一种「麻烦来了」的预感。

——@Winnie



适用范围:无惧被对方拉黑或删除的「好友」。双方对话频率<一年一次,常见于小/初/高中同学、或是某次社交场合上加的陌生人。


在吗?


不在。



在吗?


你是?



在吗?


我没有钱。


能有效击退以借钱或凑份子钱为目的发来的「在吗」。


在吗?


这秒钟在,下一秒不一定。




在吗?


在吧。

健在。



还在吗?


装疯卖傻型


适用范围:只要你开心,没有限制范围,但是有被当成 2B 的风险。


在吗?


不是本人。


不如我们就互相假装是爸爸在线好了。


在吗?


在还是不在,这是个问题。


其实「在吗」是个哲学问题,每次被这样问,我都会质疑自己存在的真实性。


在吗?


对不起,您的消息发送失败。

您呼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有事请留言。

对不起,您的消息旨意不明,已被系统自动过滤。


伪装成系统,是我最后的保护色。


见色忘病型


适用范围:应用范围极窄,如果你有暧昧对象或暗恋对象,不妨一试。


在吗?


我随时都在。

你要跟我表白吗?


使用前务必把握好和对方关系的火候,否则有适得其反、把对方吓跑的风险。


大仙算命型


适用范围:熟知对方套路,八成他又是想找我干嘛了。但当下就是任性不想理他。


在吗?


(直接不回复,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般半个小时后,对方就会耐不住直接说事了;或者,对方也把这事儿忘了,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




现代人每天要处理成百上千条信息,而像「在吗」这种零信息量的消息,很难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去处理,实质上是在提高彼此的沟通成本。在线交流能够提高沟通效率,但是「在吗」无疑是在拖后腿。


在聊天时,人们都习惯于通过分析对话信息把控接下来的节奏,而面对「在吗」,生出的失控感和未知感会让人感到焦虑。


开门见山地聊天,直接道出原委,是在给对方留有余地,是高「聊商」的表现。


人们之所以对「在吗」感到压力,也许是因为,它成了一种套路的先行者,带给了我们「联系必有事,有事才联系」的印象。


我们期待着「在吗」过后,紧接着的是温情的问候或好久不见的寒暄,而不仅是冷冰冰的索取资源。毕竟我们心中真正的朋友,并不会单方面索取,而是尽量不给对方添麻烦,共同支撑前行。

延伸阅读↓↓↓

利和文化·2017温州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出炉 21日起接受微信投票

温州流感高峰迟到了一个月,但来得更强烈!幼、小学生成了“重灾区”

@温州学生:寒假时间定了!开学时间定了!暑假时间也定了!

重磅!温州市民明年买新能源车有补助了,每辆补......

明天起,温州人买的海鲜和农产品将来自这两个地方!

来源  WeChat Moments、南方都市报

编辑  慧伟

审读  天辉

责编  潘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