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3

撒花!

温州又拿了个全国第一”

这回是因为国内知名综艺节目

《极限挑战》在乐清摄制的“创业之路”,

5月20日晚,在东方卫视开播,

52城收视率1.245%,全国同时段第一




太平桥、北大街、洪宅、西门老体育馆……5月20日晚,这些乐清人十分熟悉的画面,出现在了综艺节目《极限挑战》中,6位“极挑团”成员走上街头,开动脑筋赚取人生第一桶金,体验乐清商人的创业之路。



极限男人帮来到

1984年的温州

化身成了温商

实地体验

温州商人白手起家的经历



以全新的宣传方式记录

温州人吃苦耐劳、争做老板

敢于创新、走向世界的

创业经历和创业精神

在节目中他们扮演

温州模式的先行者

温州市场经济的先行者

那就是

飞马供销员


中国最早的供销员形象可能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温州人,十万泥腿子们穿着山寨版的西装,腋下夹一黑皮公文包,两个上衣口袋,一边放着自抽的劳动牌香烟,一边放着待客的牡丹烟。补鞋的、弹棉花的、理发的、做衣服的、倒腾的,天南海北没日没夜地奔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13401ml24u&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自大型纪录片《温商》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左倾的错误

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政治上的解冻让温州人看到了希望

来自各行各业的供销业迅速兴起

老百姓统一叫他们“飞马牌”

是整天忙忙碌碌的意思

与一般的推销员不同

供销员的主要作用就是

打听各路商业信息

有人给工厂提供原材料

也有人专门向外接订单



供销员吃苦耐劳


供销员也讲面子


供销员也很“吃香”


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

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

“四千精神”也成为贯穿整期节目的精神内涵


不仅极限男人帮体验了早期温商的创业经历

知名温商高天乐、郑秀康、钱金波

也在节目中亮相

分享他们眼中的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




本集节目中,“极挑团”成员从小本生意到开厂跑订单,到企业逐渐做大做强,浓缩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乐清人创业打拼的历程。片中,几位明星在体验创业之路的同时,不断为乐商吃苦耐劳、团结信任、诚实守信精神打call。


早期的温州经济模式被比喻成“一辆车子,两个轮子”:轮子是为“家庭工厂”和“专业市场”,两者一起驮着“商品经济”这辆车狂奔行进。这种比喻就道出了当时很普遍的“前店后厂”的模式——一条市街两边的排屋,面街的是店,屋后就是家庭工厂。


1992年,温州苍南,前店后厂的街道格局


“十万供销员跑市场”是早期温州经济的一张名片。供销员每次外出往往带有几十家家庭工厂的小商品样品,到各城各乡推销,回来时带几十个业务合同,通知家庭工厂进行生产。


此外,供销员还负责捕捉市场讯息,比如某大城市商场的某种产品销路不错,便买回温州,令家庭工厂钻研仿造,再以更低的价格占领市场。


温州供销员向大城市商场推销小商品


但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犹如一股寒潮

吹入了商品经济刚刚起步的温州




想起改革开放前夜-1976年被错杀的温州“飞马牌”供销员陈瓯江,其罪名是“组织投机倒把集团,从中牟取二万七千余元巨额暴利,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依法判处死刑。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据中央精神,在对当时10多年的死刑案件进行复查时,对陈瓯江一案复查的结论是:错杀。这就是说,陈瓯江并不是没有罪,而只是不该杀而已。这并不是平反,只能说是一个改判。即使这个改判,也鲜为人知——当年处决陈瓯江时,万人公审大会曾让全城老小妇幼皆知陈瓯江;而后的改判仅几个亲属知道。不用说温州市民不知道,即使他的朋友也不知道。


温州晚报2013年11月22日7版


个体经济最为活跃的乐清柳市成了经济整肃的首要对象。


整肃前,柳市有八位人物在各自的经营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分别是五金大王胡金林、螺丝大王刘大源、线圈大王郑祥青、目录大王叶建华、矿灯大王程步青、合同大王李方平、电器大王郑元忠和旧货大王王迈仟。


整肃开始后,八大王接连被安上“投机倒把”、“严重扰乱经济秩序”等罪名,其中六人于当年锒铛入狱。


农民企业家的一时落难给温州的民营经济浇了一盆冷水。但改革的闸门一旦开启便无法关闭。改革仍是主流,保守的意识形态终究没有杀出回马枪。


1984年,温州政府抓住中央一号文件“国家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指示,为八大王翻案平反。随后,温州的民营经济再次步入正轨。


总之,1978-1984年,温州农民自导自建的专业市场与家庭工厂遍地开花。温州一脚踩下商品经济的油门,在当时的全国一马当先。


1984年,温州被正式列入首批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名单,其发展获得了中央政府层面的支持。


1984年国务院批准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长篇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温州的启示》。文中指出“温州市农村家庭工业蓬勃兴起,短短几年,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已为人们公认。温州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道路,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广大农村走富裕之路的又一模式——‘温州模式’”。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


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第一篇将“温州模式”这一概念见诸媒体的报道。这篇稿件还首次概括了著名的“四千精神”——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


“四千精神”说的就是供销员,他们“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常年累月为千千万万个家庭工业采购来大批原材料,又把千家万户的产品带往全国各地,挨家挨户推销,使商品生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群众说,没有他们,家庭工业就会停机关车,专业生产就要“断路”。与大规模商品生产的发展相适应,各种专业市场也应运而生。这些市场服务于大批家庭工业,是联系产供销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千家万户收集、交流信息的最好场所。


温州的“飞马牌”供销员,80年代都成了发家致富的经济能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延伸阅读↓↓↓

市区高温飙到35℃!教室里要不要装空调,温州家长群里吵翻了,您怎么看?

手持大哥大,腰别BP机,号码908888卖出"豪宅"价,那些年型扎牢的温州人啊!

14000多家!这家温州快餐,国内门店数远超麦当劳肯德基总和,最近又把店开到泰国越南缅甸

微信公众号卖了38亿,背后的温商是……

一晃十年,此去汶川,发现竖着这样一块让温州人动容的石碑……

出品 | 温州商报全媒体   整理 | 余迪力  

来源 | 《温商》、地球知识局、瓯风

编辑 | 迪力   审读 | 天辉

责编 | 潘捷   监制 | 陈建东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