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注意!温州泽雅野猴出没,咬伤游客

温州商报 2023-01-11


猴子大家都不陌生,在动物园里都见过。然而这段时间,不少市民发现瓯海泽雅水库一带时常有猴子跑下山,不仅在公路上闲逛,还咬伤上山游玩的市民。猴子到底从何而来?为何频频伤人?记者今天上山一探究竟。



上山游玩遭猴子袭击

脖子被咬出几道口子


  “幸好当时背对着车窗,不然伤得更重。”9月28日,王先生遭猴子袭击而住院。


  当天下午,王先生和同事们相约去泽雅游玩。15时30分许,一行人驾车返程,途经泽雅水库附近一公交车站牌附近时,前方好几辆车都停了下来。


  “他们说这里有猴子出没,但我并没看到。”王先生说,当时驾驶室开着窗,而坐在驾驶位的他背对窗户和同事聊天。就在这时,一只猴子跳进车内,对着他的脖子又抓又咬,顿时鲜血直流。看到这一幕众人都吓呆了,惹事的猴子则立即窜逃。众人随即打110报了警,并呼叫120。



  “患者后颈部有两道伤口深达脂肪层,不时有活动性出血。”急救医生余开拓随车赶到现场,给患者清理伤口。由于猴子的牙齿很厉害,且野生动物携带不少细菌和病毒。为保险起见,王先生被送往市人民医院救治。


  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吕望介绍,他对患者进行了猴咬伤治疗,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疫苗、破伤风针等,最后对颈部伤口进行缝合修复。


  目前,王先生还需住院观察。



市民拍下猴子出没画面

盘山公路随处可见警示牌

  


市民拍下猴子在路上行走的视频。


    咬伤王先生的猴子从何而来?从市民拍摄的视频看,这只野猴在盘山公路上来回行走,嘴巴在不停地咀嚼着,还不时张嘴露出尖锐的牙齿,面对拍摄人并不惧怕,甚至攀至车身。


  今天下午,记者驱车沿泽雅水库环库公路行驶10来分钟,来到瓯湖线上的吴坑桥公交站台,猴子经常在这里出没。


  公交站台前的道路为双向单车道,道路一边是山体,植被比较茂盛。另一边是沿水库而建的步道,平时有不少市民驾车来此游玩。


  “人就是在这附近被猴子抓伤,120也是到公交站台来救援。”现场一村民告诉记者。此时,公交站台附近仍留有血迹。



  “猕猴出没区 请勿招惹 以防被攻击”“猕猴出没 请勿挑逗 请勿靠近 请勿投食”……从吴坑桥一路沿瓯湖线,每隔十来米就有一个警示牌。


    “猴子经常在这段路出没,大概有两三个月了。”现场一名林姓森林消防巡查人员说,这只猴子胆子较大,不怎么怕人,如有车子经过或停下,它还会上前打探。而且,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它的身影出没。


  该巡查人员表示,先前猴子一直都与人和睦相处,是这几日才听到伤人的情况。因此,当地第一时间定制了警示牌,提醒市民注意安全。


  “泽雅山里出现野生猴子以前听说过,但当地人遇到的并不多。可能这些年政府在生态建设、林业资源保护上成效较好,野生猴子又出现在大家的视野。”村民表示,早几年听说有人看到过,但这么近距离拍到野生猕猴尚属首次。



猕猴极可能

从周边县市流窜而来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这并非泽雅一带首次发现猴子,早在2020年就有村民反映在水库绿道周边的树林里发现猴子。猴子会趁没人的时候,偷偷跑下山。但猴子的“身世”至今是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保护地和森林管理处处长王嵘介绍,泽雅一带的山上本来没有猴子,它们并非“原住民”,很可能从文成、泰顺一带流窜过来。


  经当地部门判断,出没的均为猕猴。猕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种猴,既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易危种。猕猴体长51~63厘米,尾长20~32厘米,体重4~12千克左右。头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囊。臀部的胼胝明显。


  王嵘说,野猕猴在温州地区确有分布。近年来,我市文成、永嘉、泰顺、乐清等地都曾发现过野猕猴的踪迹,其中,泰顺乌岩岭较为常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市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普遍提高,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众多珍稀动物在此繁衍生息。


  猕猴喜好集群生活,往往以数十只或上百只一群,由猴王带领,群居于森林中,因此推断在泽雅一带有几十只猴子生存。猕猴喜欢生活在石山的林灌地带,而泽雅自然形态丰富,是猕猴的理想栖息地。



猕猴频频下山或与

山上果实、水源不足有关


    泽雅有野猕猴出没的消息一出,不少市民感觉新奇,隔三差五有人上山寻偶遇。 


  “猕猴频繁下山可能与山上果实不足或没有充足的水源有关。”王嵘介绍,猴子下山有季节性,春秋季山上果实丰富、有充足的水源,猴子一般隐居在深山。但如果它们的温饱问题无法得到满足,就会下山来“蹭吃蹭喝”。


  记者了解到,除了王先生被袭击外,近期泽雅派出所接到多起有关猕猴的警情,有被咬伤,也有被拦路。


被咬伤的市民。


    为何近期猕猴会频繁伤人?王嵘表示,野生猕猴攻击性较强,但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如果发现有人招惹或侵占它的领地,它们就会攻击对方。


  “如现场只出现一只猴子,那它可能是战败的孤猴。”温州绿眼睛生态保护中心主任方明和介绍,猕猴伤人可能跟它们种群之间的生存竞争激烈有关。因为野猴也是“分帮派”的,特别是一些战败的,被驱离猴群的“前猴王”,它们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独自生活期间向弱者施暴,以此证明它还是有实力的。如果有人曾经投喂过食物,那么野猴就会认为人类的东西理应是它们的,稍有怠慢就会直接上去伤人。  

    

    据悉,目前伤人的野猴还未找到,针对猕猴伤人事件,目前相关部门加强巡查提醒,并已联系温州动物园及第三方专业动保组织等专业团队山上寻找猕猴,等诱捕到伤人的猕猴,会妥善安置。

 

提醒

    专家提醒市民,野生猕猴攻击性较强,但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市民在山上偶遇猕猴切勿主动靠近挑衅,切勿投喂,保证自己和同伴的安全。若不慎被猴子等动物咬伤,局部处理越早越好,要尽早使用肥皂水、清水或双氧水彻底冲洗伤口,碘伏消毒后及时就医。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瓯海分局也提醒市民,户外活动时,合理规划线路,不要随意进行探险和无人区徒步活动,秋季蛇类尚处于活跃期,泽雅环库公路周边更有许多野猪、猕猴等野生动物出没。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很多人发布和猕猴“亲密互动”的短视频,包括直接用手喂食、喂水,投喂各种各样的食物造成部分野生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出现造成人员受伤情况,目前周边已设置禁止标志,请游客不要驻足观望,尽快驶离风险区域。






推荐阅读

35℃→19℃!大降温来了!

注意!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限时开放!温州这个地方迎来好消息

惊险!温州61岁市民打羽毛球突发心梗!幸亏球场上有一班医生

全城征集!用镜头记录温州城乡风貌蝶变,还有大奖等你拿!

出品 | 温州商报全媒体  记者 | 李杨慈 吴健  摄影 | 蒋文广编辑 | 灵芝  审读 | 张辉  责编 | 潘捷
点分享点个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