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霞教授:肿瘤免疫治疗的动态监测
导读
3月15日-17日,CSCO第二届全国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在重庆隆重召开。本次大会首次设立了“肿瘤免疫治疗中青年医师论坛”,不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而且为中青年专家提供了学术交流的舞台。
本期整理了3月17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苏春霞教授在中青年医师论坛上的报告内容,题目:肿瘤免疫治疗的动态监测。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已进入飞速发展期,国内外有关免疫治疗和免疫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全球肺癌领域的研究占据整个免疫临床研究的近1/4,而有关免疫治疗的安全性问题也接踵而至,首先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免疫治疗的“非常规应答”。
特别是肿瘤“假性进展”、“超进展”的问题不断被人关注,这给临床医生在选择合适病人、做出正确临床决策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假性进展为肿瘤先增大后缩小。免疫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或径线一过性增加或者出现新病灶,此后肿瘤才缩小。
免疫治疗的超进展也是一种常见现象,在接受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假性进展发生率可达16%。超进展与>2个转移部位相关,并可预测较差的总生存期(OS),更常见于老年患者。
传统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版)不能很好的评估免疫治疗,而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的iRECIST标准应运而生,但疗效评估标准只是解决免疫治疗新问题动态监测的开端。相比于传统治疗,免疫治疗的复杂性和未知性给预测免疫治疗疗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多重因素影响免疫治疗疗效,机制和过程比较复杂,包括肿瘤细胞和肿瘤免疫微环境等。肿瘤组织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外周血相关指标等多个因素可作为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指标。
PD-L1表达通常被认为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标志物,但检测平台不同、PD-L1表达的时空异质性(不同时间、不同病灶间、同病灶不同细胞间)、穿刺样本的PD-L1假阴性和cut-off值选取的差异等,均会影响结果的判读。
因此,需要通过动态无创方法检测这些Biomarker,监测免疫治疗疗效,进而指导临床决策。
目前可行的动态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采用抗体影像学方法动态检测肿瘤PD-L1表达情况、动态检测TIL水平、连续的ctDNA以及ctDNA TMB检测等,以及外周血LDH、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等的监测,结果提示ctDNA是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的一种动态监测方法。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也对一些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进行了ctDNA的监测,发现ctDNA的含量、LDH水平与免疫治疗的疗效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种无创监测的可行性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临床实践来证实。
总之,免疫治疗动态监测还存在较多问题,优势和挑战共存。
苏春霞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现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同济大学医护青年联谊会理事。
推荐阅读
1.专家视角|马胜林教授:浅谈PD-1/PD-L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3.杨农教授点评:Nivolumab给晚期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来自CA209-003研究的完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