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秘深圳"火眼"实验室:3天建成 接收样本量超23.7万人份

随着“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的
全面实施,
全国疫情防控
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需求
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记者3日从华大基因获悉,
截至3月2日24时,
华大基因已累计完成130万人份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生产

由华大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经从武汉成功复制到深圳、天津、长沙、石家庄、北京、无锡等地区,已在全国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36万人份,为疑似排除、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提供重要依据,更为决胜武汉及湖北以及全国复工复产提供科学支撑。此外,“火眼”模式也将从中国走向全球,成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新冠疫情的“前哨”。




武汉“火眼”日通量升至2万人份/日 

“火眼”模式将全球复制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作为

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

也是接触者解除隔离的判断依据,

对抗击疫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快速大幅提升检测能力,通过5天时间的高效施工建设,2月5日,日检测能力达万人份的武汉“火眼”实验室开始试运行,成为“雷神山”“火神山”“方舱”等众多抗疫堡垒名副其实的前哨。


从2月29日开始,武汉“火眼”实验室的日接收样本量已突破1万例,3月1日样本接收峰值超过1.4万例。目前,武汉“火眼”实验室检测日检测通量已由1万人份/天,提升至2万人份/天。截至3月2日24点,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及其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累计接收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地区超过11万人份的检测样本。


深圳华大临床检验中心主任、深圳“火眼”实验室负责人张红云介绍实验室全流程。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提升样本检测通量是当务之急,“火眼”实验室通过装备华大集团旗下华大智造的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进行核酸提取,大大提升了大规模样本检测速度。除装备武汉“火眼”实验室,确保每天万人份的检测能力之外,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目前已驰援全国30余个城市及地区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包括湖北、山西、北京、天津、南京、深圳等。在新冠病毒检测一线已贡献日均超过10万样本的理论提取通量,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火眼”实验室装备的华大智造MGISP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正在进行核酸提取。


武汉“火眼”实验室的高效运行,也为全国多地抗击疫情提供了有效参考,“火眼”模式也从武汉向全国各地复制,为疫情防控和恢复社会经济有序运转提供科学保障。目前,华大已经在武汉、深圳、天津、长沙、石家庄、北京、无锡(技术支持)等7地布局“火眼”实验室并承接样本检测工作。另外,上海、重庆、昆明、青岛、贵阳等地的“火眼”实验室也正在筹建中。


火眼实验室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值得一提的是

国际社会和媒体对“火眼”实验室高度认可

目前

已经有多个国家

正在与华大洽谈合作事宜

要把“火眼”模式引入到海外市场



深圳防控被WHO点赞  

双“火眼”累计收样超23.7万人份



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联合考察报告》,引发广泛关注。这份报告高度评价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其中将深圳三阶段疫情防控策略作为经典案例


深圳“火眼”实验室


华大作为深圳疫情防控的参与者之一,深圳大鹏“火眼”实验室的建设再次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市和大鹏新区为实验室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从申报、登记、审批到建设仅用3天时间目前,华大已经在深圳建设了两个“火眼”实验室并运营,单日检测量最高可达1.8万份人。截至3月2日24时,深圳“火眼” 实验室接收样本量已超23.7万人份。


此外,华大基因也面向全国企事业单位开通了“复工复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



华大累计生产130万人份试剂盒 

国内捐赠达13.25万人份



高质量试剂盒的充足供应
也是保障核酸检测的重要部分

作为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程序正式获准上市的试剂盒产品,截至3月2日24点,华大基因已累计完成130万人份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生产,为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出院提供重要依据。


火眼实验室QPCR。截至3月2日24点,华大基因已累计完成130万人份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生产。


此外,根据疫情防控所需,华大发挥自身在基因科技领域的成果优势和行业号召力,火速驰援武汉及全国疫情抗战。


截至2月26日,华大基因共计向全国捐赠13.25万人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已全部发放到位。其中,武汉发放2.42万人份,湖北非武汉地区捐赠6.46万人份,除湖北外全国其他地区捐赠4.37万人份。此外,第三方爱心机构通过向华大基因公益采购对各地捐赠试剂盒共计17.4万人份。



大目标导向+科学精神+自主工具 

华大将战“疫”到底



华大从1999年成立至今,就把“传染”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线,基因检测的技术积累了20多年。


在2003年SARS疫情时,华大用36个小时就破译了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96个小时就做出了SARS病毒酶联免疫试剂盒,并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赠30万人份的SARS病毒酶联免疫试剂盒。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华大基因最早参与检测
并发现了新冠病毒,
华大智造高通量测序系统
就在病毒检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2019年12月30日,在最早提交至全球共享流感病毒数据库(GISAID)发布的13例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中,有5例来自华大智造高通量测序仪MGISEQ-2000,为研究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华大的两个检测方案从研发到报送,在一个月内高质量、高要求完成。国家药监局第一批应急审批通过了4个试剂盒产品,华大占2个。其中,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检测试剂盒,能够鉴别诊断包括新冠状病毒在内的其他冠状病毒和呼吸道病原的感染。

武汉“火眼”实验室,从立项到建成,仅有5天时间,日通量快速提升至1万人份,装备了华大智造MGISP-100及MGISP-960两种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进行核酸提取,交付时间可以最快6小时完成,保证日清日结。


武汉华大交付团队通宵作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华大在武汉前线有超过600名员工,全国几千名员工从春节前就开始加班加点,为确保“火眼”实验室24小时运营,实验人员三班倒,穿防护服连续工作8个小时。


汪建认为,华大始终坚持大目标导向,始终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始终聚焦基因科技,建立了自主配套的工具与大平台体系,从国际合作到独立自主,到引领发展,开展符合国情的大工程实践,创新的体制机制,互补的人才团队,全球纵横的大视野,在战斗中学习成长磨合纠错……这些华大特有的范式,将继续为武汉、湖北及全国甚至国际的防控疫情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与保障。




来源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周红声 刘燕 苗威

监制 | 张露锋

编辑︱黄小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