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40:无条件服从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72

2015-10-16 (美)罗杰·霍克 优才成长



4040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


无 条 件 服 从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连载

如果某人利用职权命令你对另一个人施加350伏电压的电击,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个人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你会听从命令吗?没有人会这样做。如果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你会认为他或她是一个残酷的人或是虐待狂。耶鲁大学的斯坦利·米尔格莱姆所做的这项研究,试图检验服从行为,并得出了一些令人深感不安的惊人结果。


米尔格莱姆的服从研究在整个心理学史上极富盛名,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几乎在每一本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都会提到该项研究。如果你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交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这项研究要比对其他研究更熟悉。由这项研究引发,米尔格莱姆写了一本关于服从心理的书,拍了一部与此相关的专题片,该片在大学心理学课上反复放映。这个实验不仅涉及有关服从行为的讨论,而且还在心理学中对于用人类做被试的伦理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米尔格莱姆指出,二战期间有成千上万在命令驱使下发生的骇人听闻的凶欢事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种因服从命令而做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贯穿于人类历史之中。在米尔格莱姆看来,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倾向是如此强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是同情。


在行为科学家决定要研究某种人类的复杂行为之时,他们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发生行为的情境进行有效控制,以便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这时于研究者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要在实验环境中模拟现实生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倩。因此,米尔格莱姆的问题是如何引发一个人命令另一个人去体罚第三个人,而且还不能使任何人受到伤害。


1理论假设



米尔格莱姆最初的理论假设是,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性,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原则。例如,米尔格莱姻认为,虽然许多人从未有意伤害过别人,但他们认为,凡是在权威人士的命令下,却很可能对受害人做出伤害行为。


2方法



也许,这项研究最巧妙的部分就是在实验室里验证服从的力量技术和方法。米尔格莱姆设计了一个看起来非常骇人的电击装置。在一个大电表里有30个调节的开关,不同的开关代表着不同的电压.电压从30伏开始,每次以15伏为单位递增,一直增加到450伏。这些开关被分成三组,即“轻微电击组”、“中等电击组”和“高压危险电击组”。主试欲用这个装置让权威人士命令被试不断地增加电压去电击另外一个人。在你得出米尔格莱姆是一个施虐狂的结论前,请注意,那是一个伪造的电击装置,但看起来却十分逼真,它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遭到电击的痛苦。


这项研究中的被试有40名,是年龄在20一50岁之间的男士。其中15人是技术工人或非技术工人,16人是售货员或商人,9人是专家。研究者通过报纸广告或直接发信的方式征集被试,要求被试参加耶鲁大学的一项关于学习与记忆的有偿研究。每位被试都单独参加实验,为了获得较多的被试,研究者付给每位被试4.5美元(记住,这是1963年的美元),并清楚地告知所有被试,报酬在他们来到实验室后便付清。这就保证了被试不会因担心得不到报酬而在实验中表现得不自然。


除了被试之外,还有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研究者的助手(一名47岁的会计),他扮演一名被试;另一位是“演员”(穿着一件灰色的实验室工作服,看上去非常正式),扮演主试的角色。


当被试到达耶鲁大学社会互动实验室时,工作人员安排他坐在另一名被试(研究者的助手)的旁边。很明显,实验的真正目的是不能告诉被试的,因为那样将会彻底改变他们的行为。所以,主试给他们讲了一个“假故事”。他对被试解释道,这是一项对学习中惩罚效应的研究。然后游戏通过被试从帽子里抽纸条来决定谁当老师、谁当学生。这个签是研究者事先安排好的,因此真正的被试总是抽到“老师”.而助手则总是抽到“学生”。记住,那名“学生”以及“主试”都是研究者的同伙.


然后,“学生”被带到隔壁的房间里.被试看到工作人员将他绑在椅子上,用电线将电极与邻近房间里的电击装置连在一起(在完成电极粘贴任务时要避免皮肤起泡或烧伤)。虽然学生的胳膊被绑着,但是他仍能够得着标有A, B, C, D符号的按钮,并以此来回答隔壁房间里老师提出的问题。


主试向“老师”和“学生”清楚明了地交代了学习任务。简单地说,该任务是让学生对各种各样的单词配对进行联想记忆。单词表很长,因此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记忆任务,当老师的被试把每对单词读给学生听,然后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主试要求被试在学生做出错误的反应时给予电击惩罚。最重要的是,每增加一次错误反应,“老师”就要将电压强度提高一级。所有的这一切伪装得极为逼真,没有一名被试对电击的真假表示怀疑。


当学生的助手的反应是预先排好的,正确或错误的反应顺序对所有的被试来说完全一致。所以,当电击总量随着错误的反应增长时,“学生”开始从另外一个房间发出痛苦的叫喊(这也是预先安排好的,包括其叫喊的话语内容及其心脏不舒服的事实)。当电压达到300伏时,他猛撞墙壁,要求工作人员放他出去。电压超过300伏之后,他变得完全沉默,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主试告诉“老师”,用处理错误反应的方式来处理不反应的情况并继续进行应有的电击程序。


大部分被试在电压达到某一点时会转向主试询问是否继续进行电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主试会命令被试继续,且在此过程中很有必要向被试发出一系列语气渐重的命令。

命令I:请继续

命令2:实验需要你继续

命令3:继续进行是极其必要的

命令4:你别无选择,你必须继续



通过记录下每位被试拒绝继续进行的电击水平,就可以对服从行为进行测量。在这个电击装置上有30个开关,每位被试的得分在0一20之间。进行完全部过程,获得满分的被试被称为“服从的被试”,而在较低点就中断的被试被称为“对抗的被试”


3结果



被试会服从主试的命令吗,他们最多会用多高的电压?你预测的结果是什么?想想你自己、你的朋友和一些普通人。你认为有多少人会使用所有30个电压水平,达到最高的450伏-一危险:严重电击呢,在讨论这个实验的真正结果之前,米尔格莱姆让一组耶鲁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四年级学生以及许多其他同事对结果作一预侧。人们的估计最低是o,最高是3%,平均为1.2%。也就是说,100个人中会对“学生”施加最高电压电击的不足3人。


在主试的命令下,几乎所有被试都将电压提升到了300伏的水平,直到学生猛击墙壁,要求离开实验室,并拒绝回答问题为止。但是,最令人吃惊的是使用全部30个电压水平并使电压达到最大值的被试数量。


尽管有14名被试不服从命令,在达到最高电压之前中断了实验程序,但40名被试当中仍有26名,也就是65%的被试按照主试的命令继续进行实验,并使用了最高电压。这并不是说被试能心平气和或很高兴地去做这些事情,许多人表现出有极大的心理压力并为受电击者的境况而担忧,甚至对主试非常愤怒。然而,他们还是服从了命令。


对他人施加电击这一酷刑的人自己在心理上也遭受着痛苦,尤其是在最后三次电击中,“学生”不再作出任何反应。为了帮助他们缓解这种焦虑,在被试完成实验后,研究者将这个实验的真正目的以及全部的实验程序,包括对他们的欺骗手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池们。此外,研究者还对被试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作为助手的“学生”也来与每位被试见面。


4讨论



米尔格莱姆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上:首先是被试那惊人的服从倾向。这些被试是同意参加一个关于学习的实验研究的普通人,绝不是冷酷的虐待狂。米尔格莱姆指出从童年开始,他们就知道昧着良心去伤害别人是不道德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主试是一个处在权威地位的人,但是你仔细想想,他到底有多少权力呢?他没有任何权力发号施令,被试若拒绝执行命令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很显然,是情景本身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得服从倾向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想。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关键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被试因执行了主试的命令而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焦虑。研究者猜测,被试只要拒绝继续进行实验.这种不适感就会减轻。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米尔格莱姆引用了一个观察者的话(此人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被试):

“我看到一位成热稳重的商人进入了实验室,他面带徽笑,充满自信。但在20分钟内,他就变得痛苦不堪,说话结结巴巴,很快就近乎一种神经崩清的状态……有时候.他用自己的拳头敲着前颇,喃喃自语遭:‘嗷.上帝!让我们停止吧!’然而,他还是按主试的要求继续进行.直到进行完所有电压等级。”



在文章的结尾,米尔格菜姆列举了几点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种特殊的情景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服从倾向。从被试的角度来看,概括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果这项研究是由耶鲁大学发起的,那它一定是好事情,没有谁会怀疑这样的著名学校;2

实验的目的似乎很重要,因为我是志愿者,所以我会尽力完成我的任务来配合研究者实现这些目标;


3毕竟,“学生”也是自愿来这儿的,他对这项工作也有责任;


4嘿,我是老师,他是学生.这纯属巧合——我们是抽签决定的,其实另一种情况也很有可能出现,即我是学生,他是老师;


5他们为这事给我报酬我要尽力做好;


6我完全不知道心理学家以及被试的权力,所以我将屈从于他们的安排;


7他们告诉我们,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危险。



5研究发现的意义



自从这项研究发表后的豹多年以来,米尔格莱姆的研究仍保持着不错的状态。米尔格莱姆本人用耶鲁大学以外的其他类似被试重复了这一实验过程,他们是义务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志愿者和一些女性被试,每次得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另外,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相关实验设计,米尔格莱姆进一步拓展了他的研究发现以揭示促进服从行为或限制服从行为的原因。他发现,受害者(指“学生”)与“老师”的身体和情感距离的改变制约着服从倾向的强烈程度。当“学生”在另外一所房间,与“老师”彼此不见面也听不见对方的声音的情况下,出现了最高的服从率(93%的被试用了最高电压)。当“学生”与被试同在一所房间内,主试要求被试强迫“学生”把手放在电击板上,此时的服从率最低,只有30%。


米尔格莱姆还发现,权威人物(指主试)与被试的身体距离也会影响服从行为。被试离主试越近,其服从倾向越强烈。在一种实验条件下,主试离开房间,并用电话对被试发出指令,结果被试的服从率仅为21%。


最后.有一个现象是令人比较乐观的,即当主试允许被试用他们想用的电压水平惩罚“学生”时,没有一名被试使用的电压超过45伏,也就是第二个开关。


6批评



米尔格莱姆的研究不仅影响着我们对服从行为的理解,而且使人们对用人做被试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即使没有一个人受到电击,但当你认识到自己仅是因为穿一身实验室工作服就听从他人的命令而去残酷地电击别人(很可能致死),你会作何感想?人们对米尔格莱姆研究方法的批评意见是:在实验期间,被试所承受的压力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此外,他们还指出,这种潜在影响可能会长期存在。当被试经历内心折磨后,主试告诉他们这是个骗局,他们会怎样?也许他们会感到自己受人利用、难堪,而且有可能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不再相信任何心理学家或者合法权威。


另外一种批评意见主要集中于米尔格来姆研究结果的效度方面,其主要观点认为,被试与主试间的关系不仅有信任的成分,还有依赖的成分,并且实验室对于被试来说也是一种陌生的环境,在那里表现出的服从行为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的服从行为因此,批评者声称米尔格莱姆的研究结果不仅效度低,而且由于其效度低下.实验对被试所实施的处理也就是不适当的。


通过在被试参加完实验后对他们进行的调查,米尔格莱姆对这些批评意见作出了反应:他发现84%的被试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而只有1%的人对这次经历表现出后悔。另外,一个精神病专家访谈了40名被认为是在实验中感觉最不舒服的彼试。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人遭受长时间的心理折磨。因批评者认为实验室并没有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米尔格莱姆的意见是:


“来到实验室的被试是主动的、有选择权的成人,他有能力接受或拒绝在实验中给予他的命令”。



这里所报告的米尔格莱姆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深刻思考对用人做被试的实验的道德间题。事实上,该研究是对服从行为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影响更大,还是对心理学研究以人为被试的道德政策问题影响更大,仍是极具争议的。


7近期应用



米尔格莱姆的服从研究继续对目前的研究发挥着广泛的影响,这一点可以在近期研究的不少注解中得到证明。这些研究主要是在米尔格莱姆早期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启发下进行的。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米尔格莱姆从事他的研究以来,每年都有与此有关的研究出现,这些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米尔格莱姆理论的完善以及对权威人物服从倾向的详细解释,另一类是有关在实验中对人类被试施行欺骗手段的道德问题的争论。


有一篇关于斯坦利·米尔格莱姆研究的权威评述回顾了源于米尔格莱姆早期服从实验的所有研究。总体上来看,贝思发现各种研究普遍支持米尔格莱姆最初的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在米尔格莱姆第一次发表他的结果之后的近40年内,服从率似乎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这与美国人的直觉判断相矛盾。一般而言,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不像40年前的美国人那样敬重权威,当权威命令他们做自己不同意的事时,他们会作出反抗。另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对米尔格莱姆早期研究中性别间题的关注。事实上以前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男性。仔细想想,总体而言,男性与女性谁更倾向于服从权威?贝思从米尔格莱姆的后期研究和其他人的研究中发现,男人和女人在服从率上并没有多大区别。


荷瑞拉(Herrera,1997)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对米尔格莱姆在实验中使用欺骗手段所涉及的道德问题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他写道,从历史上看,在心理实验中使用欺骗的手段是实验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欺骗更多归因于研究者自觉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研究者对人和科学研究的价值判断之上的。他继续阐述了以下极富争议的见解:


“评论者经常引用斯坦利·米尔格莱姆在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以此作为对欺骗态度转变的先驱,而且建议当今的心理学家应遵守更文明的道德规范。但是很难找到证据来支持这样的观点。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欺骗是一种恶意的实验手段。在有关社会工作者的一篇文章中,凯格尔提出了以下具有煽动性的论断,并幽默地将文章命名为“在欺骗手段的问题上,我们是在自欺欺人吗?”


“欺骗通常被认为是不遵守规范和破坏信任感的行为。然而,欺骗实际上是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确立自我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手段。……人们常用欺编来协调一致、维持自尊、保护隐私和重新调整不平衡的力量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凯格尔所讲的欺骗不仅存在于日常的人际关系中,而且还存在于社会工作者和他们的当事人的关系之中。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呢?事实证明多数人多多少少对欺骗的普遍存在感到迷茫,但同时,他们又承认凯格尔的论断是合理的、正确的。 所以,我们该如何保护被试在心理研究中免遭不合理的欺骗手段的伤害,而同时又允许必要的欺骗手段的继续存在?温德勒在其研究中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建议在研究涉及到欺骗手段时,研究者应给予被试更高水平的知情同意权。这就意味着,在你同意成为使用欺骗手段的实验的被试之前,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在此实验中使用欺骗手段是研究的需要。温德勒声称:“这种二级许可是为使研究使用的欺骗手段接近于可接受的欺骗,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来协调二者的关系,即既要尊重被试,又要满足科学实验所偶尔需要的欺骗过程”。


最后,贝思的另一项而研究让我们又回到了米尔格莱姆研究的出发点:“大破坏”。贝思得出了这样的观点:米尔格莱姆的研究也许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即在服从行为的决定因素中,情境的压力完全超过了人格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印象并不完全准确。贝思认为与个性相关的变量,如人格特征和根深蒂固的信仰系统也能预测服从行为。他提出对服从权威行为的正确描述必须考虑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影响。

优才成长(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由优才学校、优才公益、优才教育研究院组成,常年开设HelloBaby学前班、少儿英语班、冠军冲刺班、国际夏(冬)令营等班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心理专项培训,定期举办精英成长、青年成长和宝贝成长俱乐部公益活动,期待您的加入。电话:010-88518289,18301030361。

长按下方图形识别二维码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