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才选拔与培养(之2) | 倾听李尚志教授的声音 NO.16 |优才名师讲坛系列

2017-03-25 李尚志李谷兰彦杰 优才成长

英才选拔与培养

                                                                (之2)

                                                     李尚志

(接前)


二、英才培养之ZBC

前几年,教育部质量工程评选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其实,古今中外很多圣人、贤人培养人才的思想和实践都是关于英才培养的世界级的精品课程。

课程Z:太极剑。

教师:Prof.Z(张三丰)。学生:张无忌。

这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描写的教学案例。张三丰领导的武当山道教基地被敌人围困。为了击退敌人,保存自己,张三丰将自己新创制的太极剑传授给弟子张无忌。

教学目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应用于实战。

教学手段:动作示范。

特色:不是要求学生记住所教的动作招数,而是要求忘记这些招数。

与敌人搏斗,需要的是招数。但预先不知道敌人在搏斗中的招数怎样变化,如果张三丰预先教张无忌一套固定的招数,死记硬背拿到搏斗中去依次“演出”,一定失败。张三丰教了一些具体招数,目的并不是让张无忌直接用这些招数,而是希望他从这些招数中领会所蕴涵的规律,也就是“剑意”,在“剑意”指挥下随机应变产生出另外的招数来克敌制胜。

老师教学生知识,是为了用来解决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不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发布一些“圣旨”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当让学生通过解决示范性案例来领会其中的规律,再在这些规律指导下解决千变万化的问题。这叫做“通过有招学无招,无招胜有招。”

课程B:金刚经。

教师:Prof. Budha(佛祖)。学生:须菩提等。

教学目标:提高素质。

教学手段:讨论班。

特色:1.不为当菩萨而修炼。2.佛法好比渡河的筏,过了河就不要了。

菩萨是佛祖的学生。佛祖在金刚经中反复告诫他们:如果老是记住自己对别人做的好事,就没有资格当菩萨。按照这个教导,做好事是为了自己捞好处的、为了当菩萨而修炼的,都不能当菩萨。同样的道理,为了得奖搞科学研究,为了提职称而写论文、计算SCI篇数的,都是为了当菩萨而修炼,越修炼离目标越远。


如果别人说“过了河就不要佛法了”,似乎是对佛祖的大不敬。然而,佛祖自己就是这样教导学生的,要求他们不能死记硬背佛祖说的话,而要通过这些话领会其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溶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这与张三丰要张无忌“忘记招数”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课程C:苛政猛于虎。

教师:Prof.Confucius(孔子)。学生:子路等。

教学目标:提高道德水准和从政水平。

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特色:在特定的场景之下建构知识体系。特定的场景是:泰山侧,哭于墓者而哀的妇女。建构的知识体系是:苛政猛于虎。

现在一些人将“在特定的场景之下建构知识体系”称为“建构主义”。按照这个说法,孔子的上述教学法就是建构主义。春秋战国时很多说客为了说服国君采纳自己的意见,也喜欢采用建构主义的方式:先编一个故事给国君听,利用故事营造一个场景让国君不知不觉顺着自己的思路走下去,同意自己的观点。我在中学语文课中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一个例子。可见,建构主义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不过,现在那些宣传建构主义的人为什么不用建构主义的方法宣传建构主义,也编一些生动易懂的故事来引人入胜,而非要讲一些高深莫测的话来让老百姓不懂呢?

                                                                                         (未完待续)

小编:下方的广告,请每天帮忙点击一次,点完迅速返回即可,当是对我们的支持!谢谢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