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政》NO.1| 《论语》第二部分《为政》NO.1| 触摸古典的中国系列 |【经典选读】 NO.132

2017-07-14 方迎九尚婧李凯城 优才成长


触摸古典的中国

第一部 《道德经》 连载

《道德经》(1~81章 集齐)【经典选读】NO.1 | 《道德经》集

第二部  《论语》第三部分 《八佾》 连载

《论语》第三部分《八佾》(1~26集齐)| 触摸古典的中国系列  |【经典选读】 NO.131

《论语》第二部分

《为政》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为政》


《为政》篇包括24章,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二部分。

2·1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孔子说:“以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意思

  

译文:孔子说:“以德从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只处在自己的位置,而群星环绕,各司其职。”

评析

  这段话代说,统治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关于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学而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十三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二十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经典选读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圣人很谦虚的求教。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首轮红外扫描后,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中发现疑似失传约1800年的《齐论语》。




优才新媒体团队制作

延伸阅读之孔子的故事》

1:孔子误会了颜回

《八佾》之2 |【经典选读】NO.2 |《论语》 |《论语》第三部分《八佾》| 触摸古典的中国系列

2:孔子行礼

《八佾》之1 |【经典选读】NO.2 |《论语》 |《论语》第三部分《八佾》| 触摸古典的中国系列

3、孔子与公孙赤  雪中送炭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论语》第三部分连载《八佾》连载

【经典选读】NO.130 |《八佾》之1 |《论语》

【经典选读】NO.129 |《八佾》之2 |《论语》

【经典选读】NO.128 |《八佾》之3 |《论语》

【经典选读】NO.127 |《八佾》之4《论语》

【经典选读】NO.126| 八佾 之5 《论语》

【经典选读】NO.126| 八佾 之5 《论语》

【经典选读】NO.127 | 八佾 之6 《论语》

【经典选读】NO.128 | 八佾 之7 《论语》

【经典选读】NO.129 | 八佾 之8 《论语》

【经典选读】NO.130 | 八佾 之9 《论语》

【经典选读】NO.130 | 八佾 之10 《论语》

【经典选读】NO.130 | 八佾 之11 《论语》

【经典选读】NO.131 | 八佾 之12 《论语》

【经典选读】NO.132 | 八佾 之13 《论语》

【经典选读】NO.133 | 八佾 之15 《论语》

【经典选读】NO.135 | 八佾 之17 《论语》

【经典选读】NO.136 | 八佾 之18 《论语》

【经典选读】NO.137 | 八佾 之19 《论语》

【经典选读】NO.138 | 八佾 之20 《论语》

【经典选读】NO.139 | 八佾 之21 《论语》

【经典选读】NO.135 | 八佾 之17 《论语》

【经典选读】NO.138 | 八佾 之20 《论语》

【经典选读】NO.139 | 八佾 之21 《论语》

【经典选读】NO.140 | 八佾 之22 《论语》

【经典选读】NO.141 | 八佾 之23 《论语》

【经典选读】NO.142 | 八佾 之24 《论语》

【经典选读】NO.143 | 八佾 之25 《论语》

【经典选读】NO.144 | 八佾 之26 《论语》




策划王利群  教授




青藤园

为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

留(游)学整体解决方案

阅读课

读你、读他、读自己

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

优才成长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自动获取新闻早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