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38:从众的力量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71

2017-09-27 谢小庆王利群推荐 优才成长

罗杰·霍克(Roger R. Hock)著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连载

优才新媒体团队制作

研究1:人类是有一个大脑还是两个大脑?|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4

研究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No.135

研究3(上):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改变心理学的40项No.3 | 心理学与生活No.136 | 优才心理板块

研究3(下):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改变心理学的40项No.3 | 心理学与生活No.136 | 优才心理板块

研究4:小心视崖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5

研究5:所见即所学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6

研究6:睡眠,毫无疑问就会做梦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7

研究7:梦,也许并不浪漫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8

研究8: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样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39

研究9: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0

研究10: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1

研究11:敲敲木头(斯金纳对迷信行为的研究)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2

研究12:观察到攻击行为……做出攻击行为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2

研究13:期望导致结果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3

研究14: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7

研究15: 心中的地图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8

研究16:感谢记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49

研究17:爱的发现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0

研究18:看不见≠不存在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1 | 优才心理板块

研究19:先出生的孩子更聪明吗?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2

研究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3

研究21:性动机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4

研究22: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4

研究23:生活,变化与应激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6 | 优才心理板块

研究24:认知失调|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6

研究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5

研究26:你的品德如何?|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56

研究27:和心脏赛跑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0

研究28:个人与集体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1 | 优才心理板块

研究29:这儿,谁是疯子?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2

研究30:你再次获得防御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3

研究31:习得性抑郁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4

研究32:对心理治疗师的选择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5 | 优才心理板块

研究33:拥挤导致行为异常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6

研究34:缓解你的恐俱心理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7

研究35:投射出真正的你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8 | 优才心理计划

研究36:编个故事吧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69 

研究37:言行不一 |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 No.170              



                         罗杰·霍克(Roger R. Hock)著





(文字来源于Roger R. Hock 优才原创制作)



3840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


        从众的力量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连载


你觉得你是从众的人还是独立的人?我们大部分人更乐意别人认为自己是既从众又独立的,既不怪异、不叛逆,又有个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几十年以来,心理学家对从众这一概念始终非常感兴趣。人类行为的影响力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如果你想到了这一点,那么以上现象的原因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而人们不同程度的从众,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不同个体的行为。


当心理学家谈到从众性时,他们指的是当某一个体成为某个团体的成员时,其行为常追随团体的某种行为模式。通常,这种一个团体对其成员行为的不成文的规定及约束被称为“社会规范”。认真思考一下,你或许会想起在生活中有些时候,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信仰、道德并不同步或一致。其原因是你处于某一群体之中,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那样做,所以你也就跟随着那样做了。这就说明,有时候从众性对于我们的行为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这种力量在某些时候会使我们做出一些与我们的态度、伦理、道德相冲突的事情来。所以,从众性是行为科学家非常感兴趣也非常想研究的。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人决定对从众性进行系列研究,这个人就是所罗门•阿希。他的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从众行为的大量新信息,而且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许多道路。


1理论假设


假如,你与一群人在一起,这些人是你的朋友或同事等。

他们正在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政坛候选人。你很快发现,在这个群体中,其他人观点一致,而惟独你的观点与别人的恰恰相反。当他们询问你的意见时,你会怎么做呢?或是选择冒险,即不顾后果地坚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是选择和群体保持一致,即使你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还有可能你会完全回避这个问题。


阿希想力图了解从众的需要对我们的行为到底有多大影响力。虽然从众经常会涉及一些笼统模糊含混的概念,如态度、伦理、道德和信仰体系等,但阿希选择了“知觉从众”这一较为清晰的形式作为切入点,通过一个简单的视觉比较任务来检验从众行为,这便是阿希能在一种控制的实验环境中研究这一现象。


如果从众所具有的影响力真如阿希以及其他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强大的话,那么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让群体给个人施加压力来操纵某人的行为。这就是阿希所从事的研究,他设计出一系列非常精妙的实验进行验证,该系列实验都用了类似的方法。


2方法



视觉材料由成对卡片组成,每对卡片的其中一张上画有3条不同长度的垂直线(称为比较线);另外一张卡片上画有1条垂直线(称为标准线),其长度与前一张卡片中3条线中的1条等长。接下来便是实验的具体程序:假如你是自愿参加“视知觉研究”的一名被试,你准时到达了实验室,发现其他七名被试已经坐成-排。你坐在这一排的最后一个空位上。实验者呈现出一对卡片,要求你判断3条比较线中的哪一条与标准线的长度相等。你观察了一下卡片,并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回答。从离你最远的那个被试开始,主试要求他们回答同样的问题。每个被试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轮到你的时候,你也很清楚地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然后主试更换了卡片,又进行同样的过程。毫无问题,你与其他成员一样,又一次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然而,在下一轮测试中,奇怪的事发生了——主试向你呈现卡片后,你立即想好了正确答案(毕竟,这并不困难),但是在其他被试回答这一问题时.他们却都选择了错误的答案,而且他们竟都选择了同样的错误线条。现在,轮到你作答了,你犹豫了,你简直不能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难道所有的人都瞎了眼吗?正确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难道不是吗?你们到底是瞎了,还是疯了?现在你必须做一个决定,就像我们前面描述的你与你的朋友或同事在一起的情景——你是继续坚持你的观点(毕竟,在你面前的线是正确的),还是顺从其他人的意见?


现在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在实验室中的其他七个“被试”很本就不是真正的被试,而是实验者的助手。他们从开始就处在实验当中,而且回答也是规定好的,当然,这也是该项研究的关键。那么,在这项研究中,真正的被试是如何回答的呢?


3结果



每位被试测试数次,其中约有75%的人至少有一次与团体内的人保持了一致。综合所有实验结果,被试服从于团体,作出错误回答的次数约占1/3。我们可以充分相信,线条的长度是可以准确判断的。主试要求控制组中的每名被试单独写下他们对线条比较问题的判断,则被试的正确率为98%。


4讨论与相关研究



团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有力影响在阿希的研究中得到了清楚的体现。如果个体愿意服从于团体,那么他们对明显的错误有时也不具判断力;而这种影响力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团体在何时会发挥更强大的作用?问题在何种情况下会变得更模棱两可呢?从众效应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多年来一直为人们反复思索的问题现在已得到了科学的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中,阿希的研究结果在两个方而显得极为重要和关键。首先,如前所述,他首次清楚而科学地证明了社会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力;其次,或许也是更重要的,即这项早期研究引起了大量后续研究,其作用持续至今。自阿希的早期研究开始,该类研究的数量急骤增加,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从众效应的了解,也使我们明白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从众效应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下面是其中的一些研究发现:

1社会支持阿希在同样的实验上作了微小的变动,他对七名助手的回答进行改变,使其中一名助手在实验条件下给出正确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有5%的被试同意团体的一致性意见。很明显,你只需要一个同盟者就能“坚定立场”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这项研究发现还得到了后来几项研究的支持。


2团体的吸引力及成员的归属感后来的一些研究证明,个体越为某一团休所吸引,对这一团体越有归属感,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顺应该团体的态度与行为。如果你喜欢某一团体而且觉得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是你的后援),则你顺应于该团体的倾向性将是非常强烈的。


3团体的规模首先,阿希和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都证明,从众的倾向性随团体规模的增加而提高。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联系并非如此简单。确实,从众的倾向性随团体规模的增加而提高,但这仅限于人员数量为6一7人的团体。当其规模超出这个数字时,从众效应的水平不再增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降低。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阿希声称,也许随着团体成员数量的增多,人们开始怀疑其他成员是有目的地影响了自己的行为,并开始抵抗这种显而易见的压力。



4性别。你认为男人和女人在从众的倾向性和自发性方面会有不同吗?继阿希的工作之后有早期研究指出,女人似乎比男人更愿意从众。这种性别差异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证据频繁地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之中。然而,近期的研究对这个结果提出了质疑。现在看来当时的许多早期研究(多由男性设计)无意中创造了一种实验,对男人比对女人来说更熟悉、更舒适。心理学家明白,当人们在某种情境中不知如何表现才恰如其分时,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从众倾向。因此,关于女性有较强从众倾向的结论也许只是一种系统误差,由方法上微小(且无意识)的偏向所致。最近的研究是在更好的控制条件下进行的,结果并未发现从众行为有性别差异。


有关从众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其他相关领域,其中包括文化差异、在作决定时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量、规范所具有的作用、隐私的多少等。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都包含了对这些因素更全面的讨论。


5批评



阿希对从众效应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此外该研究也在多种条件下被重复进行。而对这项研究发现的质疑大都落在它们的实用性上。换句话说,被试在实验室里对一些线条的回答与现实生活中的从众行为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呢?这是所有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人类行为的实验都存在的一个问题。这种质疑的理由是:“也许被试可以在线段长度这种并不重要的琐事上与团体成员保持一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重要事情上,他们不会那么轻易地表现出从众行为。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现实生活中的从众事件更有意义,但现实群体在从众事件上给予个体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6近期应用



我们从以下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阿希的工作对有关社会问题的的重要研究依旧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调查的是年轻人卷入不安全的性行为之中的原因。大约有4名年龄在18-29岁之间的学生接受了不同方式的测验评估。测验内容包括HIV/AIDS的知识、HIV的高风险度行为(避孕套的使用不当,多角性关系)、酒精和其他药物的使用以及性经历等。“青年团体中的从众行为常模”是预侧HIV高风险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


另一项研究使用了元分析的方法,检验了涉及阿希的线段判断任务的大量前人研究。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人们的从众倾向是否随时间而变化,以及从众行为是否存在文化效应等问题。研究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初,即阿希进行他的著名研究以来,美国人的从众行为已经大幅度下降。更为有趣的是,他们认为文化对人们从众行为的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度(比如日本、印度)中所进行的从众研究发现,在这些国家里,社会群体的目标高于个人目标,人们的从众行为也远远多于具有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的人民,如美国。在美国,个人目标优先干集体目标。这些发现再次证明,心理学研究绝不能忽视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实际影响。



编辑

方迎九 程文梅  姚兰 杜冬雪 张向东 徐 良  吴 希  寇忠宝  王潇  潘秉衡  孙斌

李善杰 高红彪  徐伟  徐浩伦  徐勇凌 杨树山 许光  杨雅康  白郎 尚婧  张梦雪 

鲍磊 李健兵  邓玉珠  王晓君 刘淅萍  李春生 王艳 付佳佳 刘龙丹 胡浩 王秀冬 

赵红丽  夏正如 夏宇鹏 李佳蔚  李旭东  罗琼  黎道谷 李陈芹 潘奎 陈宇锋  杜红军 丁宗华  寇忠宝   吕志军  徐怀忠 唐坤  倪国根  杨国英 王丽珍   戴前伦 龙素君 

薛启谊  谢焕新  陈海玲  王建春  王雄 谈宏量  张岩  何平 陈奇智  裴晓华 杨小舟

法博一  张新凯  甘译铭

编审

贾随刚 柳军飞 谢小庆 甘华山  林克  杨树山 庄力可 张彦杰  陈泯   祝卓宏  滕安  朴龙 李敬革  姜和 张彦杰   朱鹰  欧可平  李尚志  郑日昌 赵宗绪 耿雁生 李凯城

蔡一兵  


策划王利群  教授

青藤园

为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

留(游)学整体解决方案






阅读课

读你、读他、读自己

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


优才成长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自动获取新闻早餐



魔绘亲子故事

0-8岁家长孩子绘本故事

检索延伸阅读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