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 理 治 疗 基 础(连载)NO.3 | 经典心理著作推荐 | 优才心理系列​

2018-01-03 许又新教授原创 优才成长

心 理 治 疗 基 础(连载)NO.1 | 优才心理系列

心 理 治 疗 基 础(连载)NO.2 | 经典心理著作推荐 | 优才心理系列




许 又 新教授




贵州教育出版社

新的人际关系有三个基本要求:

(接前)



新的人际关系有三个基本要求:

(一)不批评

长辈普遍地喜欢批评、训斥他们的晚辈,尤其是父母,有时批评、叨唠简直没完没了,还喜欢算旧账,严重者非打即骂。这在我国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普遍而严重。长辈,尤其是手里握有大权的长辈,对于已成年的晚辈往往也摆脱不了这种关系模式。这是形成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根源。

心理治疗必须从根本上扭转病人的这种人际关系和反应模式。神经症病人和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是不恰当批评的受害者,他们亲身的经验使他们很难接受批评,更难于经批评而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可以断言,闻过则喜和从善如流的人根本不需要心理治疗。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难道还缺少批评么?口头的、文字的、图画符号的、影像的等等形式的批评,比比皆是,何需再专门训练出一批所谓心理治疗者来从事批评呢?

举个例子。病人抱怨说:“我的母亲不理解我,也不关心我。”维护母亲利益的“义勇军大队”一听这话就火了:你妈把你拉扯到这么大,一把屎,一把尿,容易吗?你已经是快20岁的人了,你理解关心你的母亲吗?你替你母亲做过些什么?你母亲的困难,她为你操碎了心,你恐怕想也没有想过!一开口就是抱怨,怪母亲不理解不关心,扪心自问,你良心何在?如此等等。这些话脱口而出,大家都会说,并且也理直气壮,可起什么作用呢?假如心理治疗者对病人也说这么一套,有可能引起病人的反驳;当然病人也可能默不作声,甚至点点头。但不论怎样,这丝毫也无助于解决病人的心理障碍,而最可能的结果是,病人下一次再也不找这样的“心理治疗者"了。

我们所说的不批评,不仅限于口头上不批评,而且要求心理治疗者在内心持不批评的态度,即所谓非批评性态度(non|.Criticalattitude)。不仅不批评,还要求心理治疗者去理解病人,理解病人的抱怨所由产生的全部事实经过和每一次事实发生当时病人的内心体验。这就是所谓澄清(clarification)这一心理治疗技术和概念的内容。

批评和教训很容易引起病人的反感,甚至敌意,至少也会使病人感到不被理解和委屈。抱怨母亲,表明病人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困难和障碍,病人因此而苦恼甚至构成症状。上面那一段教训病人的话只能使病人感到,他(她)又碰到了一位跟母亲相同或类似的人,病人很容易把对母亲的情感转移到心理治疗者身上,这就是所谓负性移情。可以肯定,负性移情是非治疗性的。

心理治疗者对上述病人的抱怨之一种恰当的反应是:你的苦恼,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和你一样,也需要母亲的理解和关心。这话看似简单,其实含有深意。它把“抱怨”变成了“需要",这在心理治疗中叫做reframing(把病人的言语、观点和态度加以“‘再构造”或“重新制订")。这种技术不但把消极的东西(如“抱怨")变成了积极的东西(如“需要”),并且可以争取到共同的语言(治疗者和病人之共同的“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商讨并促使病人思考:我的需要(母亲的理解和关心)没有得到满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使我的需要得到满足呢?一般地说,抱怨者照例并不明确自己的需要,正如荀子所言:“自知者不怨人。”(《苟子·荣辱》)或者,虽有所知却并不用坚持一贯的有效行动去满足自己的需要。病人往往禁忌多,顾虑多,怕挫折与失败,怕犯错误,怕丢脸等等,所以只好怨天尤人,推卸对自己的幸福和苦恼的责任,回避内心的现实。

非批评性态度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在心理治疗中要坚持这种态度极不容易,这是由于我们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亲人和朋友之间,批评是经常发生的,是极普遍的经验,也是极普遍的一种行为模式和反应模式。

病人所诉述的都是过去的事(不是此时此刻发生的事)。如果我们希望病人做到不后悔,既往不咎,那就只有治疗者本人已经牢固地确立了对自己不后悔、既往不咎的态度,才有可能。要改一变别人,首先必须改变自己。治疗者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所体现出来的待人接物的作风和人格特征,较之说服教育要无比地强有力得多:心理治疗发展史已经反复证实,单纯摆事实讲道理对神经症和人格障碍是几乎不起作用的,,有时还可能起不良作用。

颇值一提的是,医生这种职业很容易使治疗者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并且医生常常不觉察到自己这种态度。

(二)不包办代替

我国传统文化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也赋予父母在子女面前具有绝对权威。现在虽然不特别强调这些了,但父母要求子女“听话”,还是经常可以耳闻目见的事实。在行政系统中,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往往也深刻地打上了这种亲子关系特征的烙印。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父母对子女(尤其是未成年的子女)采取包办代替的教养模式是十分普遍的。这是我国许多人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社会文化根源。

因此,在心理治疗中,新的关系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不包办代替。这主要是指不代替病人作抉择、作决定。道理也很简单:包办代替不能促进病人成长(独立自主,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动员个人精神资源的潜力),而只会助长病人的依赖性。顺便一提,依赖性是神经症病人最重要最普遍的弱点之一,是使病人陷于不能自拔的痛苦和困难处境之重要主观因素,是阻碍病人走向健康的一块巨大的绊脚石。

神经症病人最常向医生提出的问题之一是:“我该怎么办?”应该做的和喜欢做的二者严重分歧对立,是神经症性心理冲突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详见第二章)。

有一次,我和病人首次晤谈,交谈一段时间后,我对病人说:“你是不是感觉到,你说话喜欢用应该这两个字?"病人沉思了一会儿,大有所悟地对我说:‘‘你说得很对,很深刻,你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毛病的关键。,’接着又谈了一些时候,这次治疗性谈话不得不结束了。大夫希望病人回去后就此次谈话内容再仔细回顾一下,深入思考思考。可是,病人在临别前仍说了这么一句:“大夫,那么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呢?’’说完.我和病人不约而同地都笑了起来。可见,这“应该’,的意识如此根深蒂固,绝不是一次有所领悟就能解决问题的。对于这种类型的病人,治疗者不仅切忌包办代替,甚至在一定的治疗阶段中,连提示性的忠告也以少提为好。

父母的教训、斥责甚至惩罚使病人从小发展了牢固的“应该感”,而个人需要和兴趣爱好受着压抑,对父母包办代替形成了依赖心理。因此,治疗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帮助病人弄清楚个人究竟有些什么需要。个人精神上的需要,本人却不清楚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帮助病人的方法是启发病人思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

即使是行为治疗,如果新的行为设计与病人个人真正的需要没有多少联系,行为治疗者如果不尊重病人的主动性(如代替病人制订行为矫正的细节),就是暂时有效,恐怕也很难持久;或者,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消失了,另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又接踵而至。

(三)不偏依(unbiasedattitude);

A.弗洛伊德(1936)说得十分清楚明确,治疗者对病人心理之诸要素(诸方面)要保持等距离立场(equidistantstand)。也就是说,对病人内心世界冲突着的各方保持等距离,绝不偏向任何一方。

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跟我们日常待人接物(尤其是处理比较熟悉和亲近的人际关系)时的态度大不相同。所以,专业心理治疗者需要特殊的训练。得不到专门训练的治疗者必须在实践中按标准教科书和指南书对自己进行磨练,严格地自我训练,尽量避免把对亲友的态度带进治疗关系中去。

举例说,病人既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十分苦恼。治疗者对这样的人生大事不可能没有他确定的道德观和主张.但对病人心理冲突的双方却必须保持中立。中立态度之所以必要,是为了避免纠缠于具体的利害冲突;而且只有中立的态度.才能使交谈和讨论逐渐深入到病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深层中去。离婚和不离婚的冲突,作为一种长期不能解决的神经症性心理冲突,总是更根本的生活态度甚至性格冲突的表层表现。患得患失之心太重,是完美主义人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是深在的不安全感的显现;或者,病人与配偶的冲突情感只不过是未成年前对父母的两价性依赖(ambivalentdependence)一既在情感上强烈依赖父母,同时又对父母有同样强烈却往往是深埋的不满,甚至怨恨---的转移。

有一位从事“心理咨询”的妇联干部,当来访的妇女诉苦说,丈夫有外遇,不理她,她实在受不了(说时往往痛哭),同时,她又实在不愿意离婚,这位“心理咨询者”照例对来访者晓之以大义,说不想离婚是未能摆脱旧道德的精神枷锁。这位“心理咨询者”极力教训来访者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甚至说“这样背信弃义的丈夫,还有什么可留恋?"这位“心理咨询者"是位很不错的妇女工作干部,但是,这位妇联干部并不是在做“心理咨询”;她是从妇女解放运动的角度对来访者进行宣传鼓动,要求妇女挣脱旧道德的精神枷锁,她是在做社会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这位“心理咨询者”既违反了不包办代替的基本要求,也违反了不偏倚的基本要求。

对于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工作者来说,我们在体会来访者因丈夫不忠于爱情而痛苦的同时.还必须同样努力地去深入体会来访者对丈夫忘不掉也难以舍弃的旧情。只有对冲突的双方有同样深刻的投情的(empathic)理解,才能说是对来访者痛苦的心理冲突有较全面的理解,也才有可能深入下去理解表层夫妻关系背后的深层次的冲突,甚至性格冲突。只有来访者对自己的心理有了深入的理解,她才有可能作出恰当的抉择。

必须明确,求助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人,目的在于摆脱痛苦的心理困境,而这种相对持久的内心痛苦是心理冲突的体现。

如果一个人已经决定离婚,或者离婚能够使她从困境中摆脱出来,那么,最能给她帮助的人不是心理治疗或咨询者,而是律师。律师将帮助她如何离婚(协议离婚,还是向法院起诉),帮助她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如子女抚养权,家庭财产应得的份额等),把损失降低到可能的最低程度。对处理这类问题,律师可以提供最佳帮助,而心理治疗或咨询者却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的知识能力来满足求助者的要求。

这个例子也可以使我们理解,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有它特殊的服务内容和方法,不同于一般教育工作,不同于职业咨询,也不同于有关婚姻、知识产权、遗产、名誉权等等法律纠纷的咨询。

不偏倚的原则,虽然源于心理分析治疗,但是,它对其他心理治疗也是同样适用的。

以上三条只是基本的要求,并不能包括一切。但即使是这三条,要真正做到,在根本态度和理论上都有深刻体会,确实很不简单,也不容易。这就要求心理治疗者在理论学习和治疗实践中不断提高。在治疗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重要的是每一次治疗后,我们都必须作记录,进行回忆思考.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我们便会减少错误而逐渐成为成热的有丰富经验的心理治疗者。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