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世间情是何物

陈可抒 读首诗再睡觉 2022-11-01


题图 / 邢磊

点开看组图,关注“美好画片碎碎念”


配乐 / 吉田潔 - 椿之梦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作者 / [金]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世间写情之诗,最好的大概要数元好问这两句了,没有太多的渲染,反倒是轻轻一问,却道出无数感慨。


这其中一半功劳,也在于一个凄美的故事:某位猎人捕中一雁,杀之,其雁侣本来脱网而逃,见此景便悲鸣不已,竟也投地而死。元好问听闻此事,便写下这首《雁丘词》,并自注:


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元好问


神仙伴侣的投影,自然以鸳鸯、鹣鲽、鸾凤为多,这些大秀恩爱的情侣,一只不动,另一只就不飞,或者一贤良、一俊美,总之爱得高调,秀得衷心,往往使人艳羡不已。但实际上,在古代文化中,大雁,也是比拟夫妻的重要意象,更是婚礼上的重要道具,男子须向女方献上大雁作为定礼,古称雁奠,一场结婚才能圆满完成。据《白虎通》所载:


《礼》曰:女子十五许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为贽。纳征用玄纁故不用雁也,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婚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白虎通》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婚姻之“六礼”,其中除了纳征以外,全部用雁为贽。喜欢一个女子,就送她大雁以表心意。据说时至今日,朝鲜族的传统婚礼上还有类似的奠雁礼,用红布包起木雕的大雁,取其爱情忠贞、生死不渝之意。


根据如上解释,大雁之品行有三:守信、忠贞、有序。这三点比不得比翼双飞、鸾凤和鸣之类的华美,却有着最朴实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是通用的,所以古人也往往以大雁来形容君子,譬如《鸣雁行》、《夜望单飞雁》,这都是传统的、专写孤雁失群、君子失意的题目,杜甫便有《孤雁》一诗,形容君子如孤雁般矢志而哀愁,小人如野鸦般庸俗而聒噪: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


日常时为雁,明心笃志,情侣间为雁,忠贞守信,这便是儒士。如元好问所描述的故事中,一只雁因为情侣被捕杀,而悲鸣自杀在旁,与其说他是为了爱情而死,倒不如讲这是他一贯的精神追求。


也许没有那么华美,但我心中自有壮阔;也许没有那么潇洒,但我心中自有志气。


我不是鸳鸯、鹣鲽、鸾凤,但我是那只大雁。


荐诗 / 陈可抒

2019/05/17


购买陈可抒评注的《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典藏版)》,支持他的写作



声优 /  点击可听

声优值守 / 树

版面值守 / 秋如线



第2256夜

诗作及本平台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相关事宜请联系 bedtimepoem@qq.com


今 日 黑 手

荐诗 / 陈可抒

诗人,诗评人

评注出版《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典藏版)》


转发给朋友,是最好的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