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醒】深夜一声尖叫后,喉咙上多了血窟窿,只因……

2017-12-06 中国警察网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救人

救人啊!



2017年10月16日凌晨2点多,广东珠海

一辆绿色的士头小货车在细雨中疾驰

突然间一声巨响


随即

当地交警大队接到事故报警

称发生了一宗严重交通事故

现场有人重伤


01

惨烈现场一死一伤


 


交警和120接警后迅速抵达现场,现场的情况让人骇然:车上坐着两个血人,而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乘客喉咙上有一个大血洞!


一旁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大声地哭喊:“快救人!快救人!”



医生立即进行急救,但由于副驾驶上的乘客失血过多,已经失去生命体征,最终回天乏术。后座乘客仍有生息,紧急处理后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



02

热风取暖竟成催命符


 

原来,那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正是司机陈某。


经调查,陈某因为收工太晚,开车送工友齐某、唐某回住处。由于夜晚寒冷,坐在副驾驶位的齐某要求打开暖风。没想到暖风在冰冷的挡风玻璃上结成雾气,使陈某的视野变得模糊。陈某只好一边开车,一边擦玻璃。


这时,齐某不知为何,突然发出一声尖叫。陈某一慌,车辆失控撞向路边的大树和交通指示牌。



陈某并未受伤,但副驾驶位上的齐某颈部穿了一个血流不止的大窟窿。后座上的唐某也浑身是血,不省人事。


最终齐某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唐某重伤,被紧急送医治疗。


03

司机视线不良仍驾驶需担全责


 


交警调查发现,被撞倒的指示牌立杆上沾有少许血肉组织。鉴定后发现,事故发生时,立杆刺穿挡风玻璃扎入齐某的颈部造成致命伤,再掉落到地上。



经过调查研究,交警认定陈某驾车在前挡风玻璃起雾、视线不良的情况下依然行驶,没有注意路面情况,是导致事故的根本过错,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由于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陈某已涉嫌交通肇事罪,目前已被依法逮捕,等待法院的判决。



这场事故令人唏嘘
死者齐某今年28岁

妻子怀二胎八个月在老家养胎

而司机陈某今年52岁

正准备再打拼几年回家养老



正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失误

造成了这场惨烈的悲剧


在气温较低的雨雪天行车,车内容易起雾使视线受阻。尤其是夜间,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影响到行车安全。


般司机遇到车内玻璃起雾,常常采用最传统的除雾办法:一边开车,一边用抹布擦拭挡风玻璃。这种做法十分危险。



这里教大家几个

既可以去除车内玻璃起雾

又可以保证安全驾驶的办法


1

暖风除雾


将空调风口调到风窗挡位,打开空调制冷开关,让压缩机工作除湿。此时把温度旋钮置于暖风位置,就可以达到既除雾又制暖的目的。


2

冷风除雾


将空调风口调到风窗挡位,打开空调制冷开关,让压缩机工作,可瞬间平衡前挡风玻璃内外温度,达到除雾效果,缺点是冬天用这个方法会很冷。


3

开窗通风


车内玻璃雾气主要是由于车内的湿度较高,车内外温差大所引起的,因此稍稍打开车窗让空气流动起来,就能消除内外温差,从而驱散雾气。


4

玻璃除雾剂


市场上可以买到专用的汽车玻璃除雾剂,能有效预防车内雾气。其用法是先将挡风玻璃内面擦净,再喷涂除雾剂,过1―2分钟再用干毛巾擦拭干净即可。这样能玻璃上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能有效防止水汽在玻璃上凝结形成雾,一般喷擦一次可防雾5至7天左右。


也可以动手DIY“玻璃除雾剂”:将洗洁精按1∶10左右的比例兑水,然后用软布蘸取涂抹于车窗挡风玻璃内侧和后视镜镜面上,过几分钟后用干布擦净玻璃,这样做效果不输玻璃除雾剂。


还可在挡风玻璃上涂抹一层薄薄的甘油、酒精或盐水作防雾剂,也可防止挡风玻璃内面在短期内结雾。



所有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前提

就是不要在驾驶时使用!


玻璃除雾处理可以在驾驶前进行

如果在驾驶过程中玻璃突然结雾

切记停车处理!

不要让悲剧重演!



来源 | 深圳公安发布

编辑 | 徐琦


审核 | 张

 您可能喜欢 


【聚焦】警察夫妻的爱情:“出警遇险”绝不说!

【荐读】因为你不是警察,所以你不会知道

【解密】哪些狗狗不适合做警犬?第一名还是它……

【微预警】团雾突袭,能见度瞬间降低,如何应对?

【提醒】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出新花样:“呼叫转移”躲避警方拦截

【关注】总有一些猝不及防的感动,让你与温暖不期而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