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之星】杨立强:警营里的“光影魔术师”

2018-03-18 中国警察网

个人简介:杨立强,1969年10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公安处宣传教育室民警。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5次,荣获个人嘉奖5次,多次被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铁路公安处授予“岗位业务能手”荣誉称号。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播出了一部名叫《畅通大秦》的纪录片,在3集、共120分钟的时间内,讲述了一个个铁路民警驻守小站、甘于寂寞,勇斗歹徒、守护大秦,保卫能源大动脉的感人故事,让亿万观众进一步认识、了解了铁路公安。


  谈到《畅通大秦》,我们想说的是它的拍摄制作人,大同铁路公安处的一位普通民警杨立强。


  杨立强没有接受过新闻专业培训,但却在十年间拍摄了数万张新闻图片,制作了32部电视专题片、3部微电影,并且在全国新闻摄影大赛上屡获大奖。说到其中的原因,除了他对铁路警察职业的热爱,更多的则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杨立强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新闻摄影是在1990年。那年,他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大同铁路公安处柳村车站派出所,担任内勤。那里位置偏僻,生活不便,刚开始,杨立强内心多少有些失落,但时间一长,在走访调查、宣传安全的工作中,他被师傅们经年累月坚守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于是,杨立强决定拿起相机,记录下师傅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了拍摄基层一线民警的镜头,他请求所长派自己到一个更偏僻的警务区体验生活。在那里,他跟着驻站民警一起巡查线路,一起检查设施设备,一起买菜做饭。


  在一周时间里,杨立强深入了解了铁警的故事,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拍下去的决心。回到派出所,杨立强马上跑到照相馆冲洗照片,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寄给了报社。


  一天,两天,杨立强等待着,等待稿件被采用的消息。“当时心情特别忐忑,高兴的是拍摄了一组自己还算满意的作品,但又怕由于水平不高,被编辑弃用,自己白费工夫不说,还让民警工作的真情真意被埋没!”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消息,这让他情绪失落。


  几天后,杨立强接到同事打来的电话,说《大同日报》发表了他拍摄的那组《小站铁警的故事》的图片。一听这事,杨立强兴奋地叫起来,几天来心头的阴云一下子消散,他赶紧跑到外面找报纸给同事们看,还多找了几份专门给那位小站民警留着。


  从那时起,杨立强更加坚定了钻研新闻摄影的决心。而那份报纸,他也一直细心留存至今。杨立强说,他留存这份报纸,不仅因为刊登了他的第一个作品,有着“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更重要的是,这里面饱含着他从事公安新闻摄影工作的初心,那就是记录警营好故事,传递铁警正能量。


  那时候,所里只有一部老旧的海鸥牌照相机,胶卷也贵。虽说所领导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可杨立强有时还是舍不得,每一次按下快门,他都要认真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摄影摄像水平,更好地展示铁路民警的风采,杨立强用微薄的工资订阅了《中国摄影》《人像摄影》等摄影杂志,利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拍摄技巧。他还积极与当地摄影协会联系,虚心向优秀摄影师请教,仔细研习优秀的摄影作品,从中学习时间、构图、光线等方面的技巧,然后不断地去尝试、去实践。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把人像拍出赏心悦目的感觉,杨立强感到有些吃力。不过,在杨立强的性格中有一种超越常人的意志和坚持。“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比如在一个地方拍了一张照片,因为光线或其他原因对它不够满意,就必须再次重返旧地,直到拍出满意的作品为止。”杨立强这样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练习,在拍摄人像时,杨立强已经可以把人物表情拍摄得惟妙惟肖了。


  2006年,因为新闻摄影工作成绩突出,杨立强被调入公安处宣传教育室,专门从事宣传摄影工作。新的岗位、新的挑战,给了他更多的学习机会,也让他更加坚定为铁警画像,用光影讲述铁警故事。


  自那以后,在公安处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在铁路沿线的派出所、警务区,在冰天雪地里、酷暑高温下,在飞驰的列车上,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人流中,经常可以看到杨立强扛着摄像机奔波的身影。很多同事赞赏他对新闻摄影的独特视角,前来向他请教学习,他都乐于传授,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杨老师”。


  随着摄影摄像水平的不断提高,杨立强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甚至苛刻。他经常这样对自己的徒弟说:“在练习摄影的道路上,你会不断犯错,受到打击,但是每一张失败的照片都是一堂课,学会从中查找问题,否定自己,你就会越来越优秀。”


  “摄影摄像不仅要能承受体力和意志上的挑战,还要具备能吃苦受累的精神。”光是一套摄影装备就要20多斤重,由于长期扛着摄像机奔波,杨立强的右肩被压出一道又深又红的沟,背也有点驼了。有时候,为了拍摄一张满意的照片,他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


  到铁路沿线,特别是山区拍摄驻站民警时,还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记得拍摄《畅通大秦》时,为了生动展现王家湾警务区的地理环境,杨立强扛着摄像装备,一步一步地爬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黄羊山顶,拍摄中,一不留神脚下打滑,要不是他眼疾手快抓住身旁的灌木,很可能就跌下山谷了。


  闪耀的成绩背后饱含着巨大的艰辛,但杨立强从不愿提及。2016年1月31日,杨立强拍摄的35分钟纪录片《鹰眼神探姚学同》在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播出,荣获了全国十佳长篇纪录片奖。回想起拍摄过程,杨立强至今记忆犹新。为了将反扒民警姚学同的故事真实形象地展示给观众,杨立强跟随姚学同率领的“铁鹰”小分队随警拍摄两个月之久,几天几夜奔波在客运站、火车上,蹲点守候,风餐露宿,吃泡面、睡地铺,有时为了拍摄一个抓捕镜头,要跟着小分队作战数十次。


  摄影摄像是一门发展进步很快的技术,要想取得成绩,就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面对“微时代”宣传方式的转变,杨立强萌生了拍摄微电影的想法。不熟悉微电影的制作流程,他就以经典电影为师,观看了大量优秀影视作品熟悉流程,不了解电影导演知识,他就查阅专业书籍学习。2016年,杨立强自编自导拍摄的微电影《礼物》诞生了,并获得了由公安部政治部举办的第二届“我奉献·我快乐”公安民警微信、微博、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回想拍摄过程,这部微电影的演员景旭杰说:“杨老师好几次都是冒着严寒冰雪,奔波在大同、临汾、太原三地之间,拍摄完一组镜头后,双手都冻得无法伸展,还有很多镜头在列车上拍摄,因为列车摇晃,每组镜头都要拍摄十几遍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是杨老师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他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闲暇之余,杨立强还喜欢练练书法,在安静中体验笔墨的流动。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他的书法作品《用心坚持》。他说:“做好新闻摄影工作,用心是基础,坚持是关键。”10多年来,杨立强用心捕捉自己眼中的美丽,用心照出基层民警的多彩人生,记录下了从警路上的无数美好回忆,打造了无数引以为傲的代表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杨立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5次,荣获个人嘉奖5次,多次被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铁路公安处授予“岗位业务能手”荣誉称号。现在,同事们每每提到杨立强,总是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夸赞他是大同铁路公安处的“光影魔术师”。


  在今年年初大同铁路公安处举办的“感动警营”年度颁奖典礼中,杨立强被评选为感动警营人物。评委会给杨立强的颁奖词是:他记录感动,却不想自己早已感动他人;他弘扬先进,却不知自己已是标杆;风风雨雨的坚守,他从不后悔;勤勤恳恳的付出,翻遍了相机内存,却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他用勤勉、务实、进取书写对公安事业的忠诚;用求精、求细、求优彰显对警察职业的追求。”


  站在领奖台上,杨立强一手高举奖杯,一手紧握鲜花。“我喜欢用影像记录工作,记录生活,更喜欢用镜头发现美,用光影传递警营里的每一个感动!生命不息,快门不止!”他说。


    作者 | 郭艳梅

编辑 | 徐琦

审核 | 刘健

 您可能喜欢 


【两会·聚焦】“全能”记者“跑”两会:一场实力与体力的挑战

【两会·微网端】为中国点赞!公安新媒体手指舞成“爆款”

【荐读】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重磅】一档全新的电视栏目在中国警察网上!线!啦!

【招聘】你有能力,中国警察网有空间,来吧!

【敬言茶舍第183期】女神节过了才敢说这话:这届警花不行,千万别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