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她在麦肯锡6年做到合伙人,期间生了3个娃还有马甲线

2017-07-30 澳际教育



《我的前半生》让看上去“好有钱好高大上”的咨询行业火了一把;唐晶在事业和爱情之间两难的选择,也让不少人对“面包or爱情”、“女性安全感”、“家庭和生活平衡”之类的话题感慨万千。


我记得还在麦肯锡的时候,应该是做到合伙人以后,做背奶妈妈。有一次下了飞机,先去找地方泵奶。国内某三线城市机场,母婴室是没有的,所以找个厕所,各种忙乱后搞定。然后上找出租车去客户那里开会。坐上车,舒一口气,正要休息一会,蓦然发现手指甲里竟然都是黑的!赶紧找指甲刀……然后“光鲜亮丽”地去开会了。


李一诺和她的三个孩子


我在麦肯锡呆了十年,六年做到全球合伙人,中间生了3个娃。从项目经理到副董事,然后从副董事到合伙人这两步晋升,都是大着肚子的。另外特别自豪的,是仨宝宝咱都自己喂奶,各喂了8个月,10个月,13个月,越战越勇的意思。


2015年5月份我换工作,离开麦肯锡,做盖茨基金会中国的负责人,一直全职工作。而且坚持锻炼,现在体重47公斤,还有马甲线,后面有图有真相。

 

自我吹嘘完毕,讲讲干货。其实掌握这五点,你也能做个不焦虑的励志青年!


大部分的限制都是扯淡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从某个角度看,都充满了各种局限。

 

大的局限也许是身体病患残疾。但就算是“健康人”也有经济条件、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各种各样的限制。或者更直接地说,没有人的人生没有限制。

 

但如果把“限制”作为“起始”条件,你就无形中把选择的空间变狭小了。

 

我记得一个调查显示一流大学毕业生觉得最好的工作是教书,但选择这条路的原因是因为有编制,有保障,而不是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这就是把“有编制”作为自己的限制,作为自己选择的起始条件,而不是以目标为导向。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生孩子不能做XX了,学理工不能做XX了,不出国不能做XX了。这些限制,其实都经不住深究,对我来讲都是误人子弟的“市井智慧”。

 

英文有一句话,When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如果以目标为导向,大部分的限制都是扯淡。


 

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也是先想我想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遇到限制,就见山开路,见水搭桥。这个对女性尤其重要,我们的“市井智慧”大部分是加给女性的“限制”,找男朋友、结婚、生娃,都成为“限制”。


甚至很多年轻女生为了不知道哪年才会生出来的娃,现在就限制自己的选择,真的是很不智的做法。


贪心一点

先把生米煮成熟饭


贪心一点,别觉得“想要”是一件坏事。

 

只要不妨碍别人,对自己要求“贪心”一点是件大好事,我想要孩子,又想要工作,还想要有情趣的生活,那就定这个目标,然后想办法实现。


如果自己都不“贪心”地想,那你想要的生活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2013年的时候,我想学油画,但工作忙,没时间。后来我想,想学就想办法,没时间去上课,就把老师请到家里来。


晚上需要陪孩子,就麻烦老师晚上10点来。当时我请的老师是中央美院的研究生,一开始他很紧张,一个中年妇女约他晚上10点到家里来是要干啥?!我赶紧解释我老公也在家。后来开始画了人生第一幅油画。


实现“贪心”的方式,一个是上面说的目标导向,另外一个就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饭”。


想要孩子,就生一个,然后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会有的。

 

很多“高知”的人,喜欢深思熟虑,不准备好不行动,其实这些深思熟虑很多时候是无用功。而且说实话,你永远会感觉自己没有准备好。

 

所以想要啥,就去做,迈了第一步再看第二步。我也有很多开始的事不了了之,不过只要不停地在这样做,总有几件事会做成。



融合工作与生活


我不赞成机械地对立“工作”和“生活”。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觉得"work life divide"(将工作和生活分开)特别重要。


新入职场的人经常做得特别机械,用俩手机,一个工作一个生活。或者坚持周末不查邮件。



其实完全可以非常灵活地安排一天的时间,管理自己的精力。最终的目的是高效地做好事,并过好生活。


“下班”的时候如果在状态,打个工作相关的电话或者发个邮件,可能会省去一个不必要的会,为明天省出大把时间。


另外我工作的时候其实也经常“走神”,想想孩子的事,转换一下大脑,也是调节。


工作时间长了,感觉最有效的是以全面的自己去面对全面的工作和生活。

 

方法论上,有两个小经验和大家分享:

 ▲ 2分钟规则。如果能够2分钟内处理完的事,就处理掉,哪怕是“非工作时间”。因为你如果看到了,哪怕你不处理,这件事也会占用你脑子至少两分钟,索性处理掉。


 ▲ 抓大放小,只记大事。小事能记就记,记不住这件事要么会消失,要么会自己通过别的途径回来找你,所以不用担心。


尽早承认“男人没啥用”


这个说法反和谐社会,不过男同胞先别着急骂我,看完你就感谢我了。

 

我觉得作为女人,特别是妈妈,很多时候我们的不满和不快是来自对丈夫的失望。


生了孩子之后妈妈恐怕都有顿时变超人的感觉:半夜不论多累,孩子一哭准醒,毫无怨言。



喂奶不管多辛苦,都能想各种办法坚持。而且还大量学习各种育儿知识、社会学、心理学、成功学、儿童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综合素质教育… 这还只是起点,更别说孩子上学的各种操心。

 

我原来一篇文章里写过,有孩子之后,感觉家里的工作量从两个人的1+1=2变成2+1=10。


老公给力,能力增长20%,变成1.2,剩下的8.8都靠咱了,凭空增长800%,能没有怨言么!

 

话说回来,男人由于没有怀孕生子的生理历程,是很难有潜力大幅度成长的,所以要降低对老公的要求。如果你觉得“理想”状态是你俩都从1变成5,那你就会一直失望下去,徒增烦恼。因为对男性来说,这反人性,不可能。

 

我对好老公的要求:第一,理解我支持我;第二,在关于孩子的问题上我指哪他打哪;第三,大事情上拿主意,是我商量的伴儿。

 

关于如何做到解决1到10的问题,我的方法是:

 ▲ 少焦虑,其实10里很多事是自己焦虑而来的。这一点,就把10变成5了。


 ▲ 自己从1变成1.8,老公变成1.2,剩下的2,通过帮助来解决,那就是家人帮忙+购买服务。家里有人帮忙是大福气,另外一些事情花钱请人帮忙也解决大问题。


对付焦虑,多问自己的内心


其实最浪费时间的事,是无效的焦虑。

 

我们现在生活里有很多焦虑。做家长之后,可以焦虑的事情更多。


我觉得现在所谓的“教育产业”,说的不好听一点,大部分是靠家长的焦虑“创造价值”的。

 

首先给家长灌输各种观点,产生焦虑感——竞争激烈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各种素质要有啊,在未来社会才能立足啊,然后就有各种课程、班、服务、产品,让家长买。


其实你买的大部分东西是无用的,大部分班也是浪费时间。也许在短时间里它们起到了缓解焦虑的作用,但长时间看来只会让焦虑更重。我很不喜欢。



反焦虑最终是需要“心理强大”的,这很不容易做到。

 

另外一个对抗焦虑的法宝就是“没时间”,如果你有大把时间无所事事,就容易胡思乱想。时间有限,也就很大程度上抵抗了焦虑的侵袭。

 

焦虑,说到底,是自己的状态。什么事情让你焦虑,是一种不安全感么,是害怕么?为什么有不安全感?多问自己的内心。

 

最后补充一条,不忘初心。

 

从孩童到成人到中年人,无奈地说,大部分人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庸俗化”的过程。


从年少时的梦想,到房子车子票子孩子。大学校友聚会,太多人都在谈在好学区买房子、孩子上学、工作理财赚钱。达到了以后,目标是换更大的房子…

 

当年那些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年轻人呢?我在这些中年面孔后面找不到。



写在最后

 

所谓时间管理,说到底,是管理人生。

 

人生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改变,但有些东西你可以选择。选错了路,时间管理得再好也没有用;选对了事,你的时间管理就做好了一半了。


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做了半天才发现,都是沉没成本和无用功。

 

和大家共勉,不忘初心,管理好我们的人生。

 

下面,说好的马甲线:-)


文章根据奴隶生活和LinkedIn整理完成如有涉及作者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及时撤下文章,先致以歉意。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澳际教育诚意推荐。

戳“阅读原文”没有语言照样上名校,留学移民还能一步到位!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