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庐江即将消失的神话——“生花堂制笔”的记忆

2016-07-06 魅力庐江网

 作者:申建军(网名:天柱山)


访问时间:2008年10月12日

采访地点:庐城文明中路川海商厦

使用机型:“三星蓝调”600万像素卡片机

 



吴光裕先生,1940年出生于庐江,祖籍桐城县,初小文化(念过两年私塾),上世纪抗战时举家迁至庐江,“生花堂制笔”品牌传人;自其祖上从事毛笔制作行业始至今,已历经三代人、从业有史百年,是一个曾在社会及书画界影响深远的本土人文品牌,凡年纪大一些的庐江人都知道他家与“生花堂”牌系列毛笔,知晓这个书法绘画的精品工具。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1、站在小巷口抬头望去,可见蓝天白云与县农行金穗大厦顶端的高架。

 

时空走到了2008年。

 

2008年,我县上下还在忙改制,干部与土豪们急着“奔小康”,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刚铺开摊子,全县GDP总值只有80.2亿元,财政总收入6.5个亿,民间网络文化事业刚起步,城区人口不过区区8万(引自2011“庐江年鉴”)——老先生一家躲在小巷里过安稳日子。


据记忆,以前也有人为“生花堂制笔”做过新闻报道,但那还在上世纪末的“巢湖报”上,巴掌大的一块记录文字还没配图;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各类新型传媒工具的普及,那个时候的点滴闪光,现在早就忘光光的啦!



2、这是吴老先生保存的、当年小开版的“巢湖报”样报,记得是1999年以前的版本;上面刊登了我县政协戴家彬先生采写的“庐江生花堂笔店简介”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吴老先生家“制笔”的历史和现状,字迹陈旧但读来却很让人感慨,真乃不可多得。


老先生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他的收藏、给我展示他与“生花堂制笔”的辉煌荣耀——看来,时光与社会已经把老人家给忘了!真该好生看看。



3、吴家现居庐城文明中路川海商厦小巷,有6个子女,各操其行。2008年的“安德利鞋都”外貌,阳光灿烂。我来时在巷子外的街道上拍了这张照片,目的是介绍他家所处的环境与大致地址。


老先生到了退休年龄在家闲居,没事时就在门口闲坐,还摆个兼卖毛笔和香烟的小柜台混时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的制笔业进入低谷停了摆,孩子们也都成了家,这样他就开始了“含饴弄孙、颐养休闲”生活,倒也自得其乐。
 
4、夕阳西下、光影蹉跎,老人家在金秋十月的下午街口独坐,目光浏览着街上人来人往的匆匆过客,也像是在回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听说了“生花堂制笔”的境遇,再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些难受,替老先生难受,替那些仿佛有生命、会呼唤的玉笔之魂而难受。


5、这是老先生的售笔售烟的小玻璃柜,老先生常年带小孙子在此消磨时间。

戴家彬先生介绍说:“吴老先生自七十年代起,分别在本县黄屯乡和皖南泾县开办过制笔厂,期间并成立过‘宣笔办事处’,工人技师最多时有近百人从业。其制笔技术娴熟、自成体系、品种丰富、质量上乘,在国内文化界和书画界颇有影响,为至多书画家所推崇;其产品出口许多国家地区,广为华侨书家所爱,曾多次慕名购买……”它,是庐江那时数有可以打得响的外交品牌之一,也是当时庐江文化生态中最有人文品味的一块金字招牌。但时过境迁、如今它已时光不再。


6、细看一下老先生的售货柜台:破小桌、香烟盒、遮阳伞、旧座椅、大小毛笔、笔端架、书法绒垫等等物品,塞满了我的眼眶。


7、只要不刮风下雨雪,每天清晨孩子们去上班了,老先生都这样过:推来小柜台、带着小孙子、摆好破座椅、拿出笔筒群,一样样的摆好放稳;然后坐在椅子上,有生意做生意、没生意就哄孙子玩看街景,与邻居扯些闲话,百无聊赖打发时间……
      

8、 草根生花堂,世代制笔殇;柔肩攒生活,铁笔写断肠。
      宰相好朱楷,墨客爱乱章;书画鉴文笔,外家喜狼羊。
      银毫凝旧事,腊杆隐故乡;大地起烟波,潜川民生怆。
      光华随风去,终老忆辉煌;传国念华粹,百年生花堂……

严格地说,“生花堂制笔”品牌原创地不在庐江;它1921年以前在桐城,其后才到此地并生存至今。但它是在庐江长大成熟,在此地焕发了半个多世纪的青春风貌、影响了好几代人并打上了深深的庐江烙印。



9、我来拜访老先生的这一天,是2008年10月12日,距今有六年了。去老先生家里看资料,走进了那条闹中取静、清冷幽僻的小巷子,颇有些稀罕少见、穿越时空的感觉。



10、“吱呀”一声、防盗门打开,出来一个人。定睛一看还是熟人,二中教师吴桐生先生!——原来是吴老先生的公子!

 


11、在家里坐定,老先生拉开了话匣子。


自抗战后期到改革开放前,“生花堂”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制笔经验,工艺质量也日益提高,产品畅销省县内及南京上海、台湾等地,还出口到日本;六七十年代,老先生注册了产品商标、还在本县黄屯及江南泾县开设制笔分厂,很是辉煌了一阵子。

当时,县里领导和有关部门很重视这个本土著名品牌,曾给予资金政策及对外宣传上的大力支持,支持老先生扩大再生产;其时“生花堂”的产品种类达四十余种,还有二十余种新产品随后问世,很受国内客商、教师学生、书画家及返乡探亲之台胞的喜爱,并作为县里的对外馈赠礼品……
 

12、老人家转身去了里间的“工作室”取资料,我飞快起身跟随,用相机拍下了里间环境摆设的一幕。


13、简陋的居室之中,老人家从衣柜里拿出了一只老旧的毛笔包装盒,里面估计是老人很得意的收藏——他说要给我好好看一看。


14、我在摆弄相机,老人家一转身、不知从哪里翻出了两张纸片:一张是发黄的旧报纸(老《巢湖报》);一张是看上去有些年岁的字条,写有某些字样。
 
15、上图是字条放大样——满纸工整流畅、布局好看的硬笔书法,秀美绢丽,一定是老先生某位书法好友的手笔,让他珍藏至今。

再一细看:纸上所写内容,全部是有关“生花堂制笔”的历史、规格、品质与市场容裕度的记录,一个本地人文品牌的经典浓缩;倩倩一张纸、聊聊百余字,虽无题无款无年记,字行里间却承载了吴家数代人百余年的辛劳汗水与禅心竭力,这是他家的光荣档案,是他家的历史丰碑……


16、老先生在里间翻了半天,拎着一个纸盒塑料袋就出来了——他要给我展示一下“生花堂”毛笔的品质和故事。


17、上图展示的是“生花堂”毛笔的部分产品,大家可以细细看。


戴家彬先生在文章里介绍: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店主吴家成赴上海学习制笔工艺,成为第一代制笔人;宣统三年(1911年)吴家成辞世,吴德贵成为第二代制笔人,续写了数十年的辉煌;1996年春,96岁高龄的吴德贵老人在庐江仙逝,吴光裕先生则随后成了“生花堂制笔”的传人,成为我们今天的主角。

此外,“生花堂”之笔素以“四毫”著称:以黄鼠狼毛制成的叫“狼毫”,笔力甚健钢劲;以兔毛为芯、鸡毛为盖的叫“鸡毫”,笔体柔中带刚;以黄鼠狼毛为芯、鸡毛为盖的叫“鸡狼毫”,写起来刚柔相济;以山羊毛精制的叫“羊毫”,落笔柔软弹性、书舞行云流水——其大者可书盈方匾额,微者能写蝇头小楷,艺术表现之力无与伦比……

老人家还告诉我,我县当今许多著名的书家画家都曾在他家购过笔,如马法武、徐尚辰、姚泽江、张吉德等等;各中小学校学习书画的学生教师、政府干部机关职工、冶父山各寺庙的住持大师、做早点心的司厨、进城挑粪的乡民、看病的郎中以及算命看相的先生一干人等,统统都曾是他的用户……

因为有了上述著名书画家、有曾获国家“兰亭奖”书法家凌海涛、“庐江三高(高明、高家达、高剑波)”及其他获奖书画家等聚成的气候,再加“生花堂制笔”传说的渲染以及早期其他艺术门类专家铺垫的内涵,经济欠发达、攀比不如人的我县总算有了一点文化与文雅的底气、总算与“人杰地灵”之说沾上一点边边!

如此说来,把“生花堂制笔”看作庐江本土的人文文化品牌,毫不为过。



18、再给大家展示一张“胎毛笔”照片,其上真名真品印制清晰,爱子如命的现代家长们一定会趋之若鹜、追求新奇。这是他2009年制作的一个宝贝,留在手上作珍贵纪念。

 

19、再看一张老先生毛笔工作室内景的写实照片:灰暗、简陋、杂乱、不是很整洁……一个真实的写照。



20、“一部书画史,半部在笔中;生旦净末丑,各自领风骚……”

到了老先生眼下这一截,市场萎缩、替代增多以及年龄增大,老先生已经不去想这些烦恼事了;再者社会变了孩子们大了,在各行业工作一帆风顺,接班人的事情也就不那么重要,维持品牌生计的古训到此淡化了许多,可以想得开些了。

只有逢年过节或是有关重大节日时间,老先生还忍不住搬出自己的宝贝来,在巷口摆个摊子、跟老熟人们哇一哇……


                                                   JJ.录于2008年10月12日
                                                   再编起于2014年11月12日
                                                   初稿于2014年12月29日


    转自:手机影像   责编:珮酱

庐江人都在看


我在安徽庐江,我愿为防汛接力下去!人定胜天、抗洪必胜!
暴雨中,绽放的铿锵玫瑰!

抗洪救灾、青年当先!庐江青年志愿者投身防汛救灾第一线!

在庐江吃喝玩乐生活服务下载我就够了

庐江第一生活服务平台

手机在手,随时随发,分享生活

关注热点,玩转庐江,有我就行

魅力庐江网APP(1.5.0)版 新版上线


长按识别二维码

点个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