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移防军人子女到焦作可自主择校,拒绝接收将被追责

2017-11-30 军报记者


家门连着营门,军属牵动军心。国防和军队改革稳步推进,许多部队转隶或移防,随之而来的部队基础设施建设、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逐渐增多。有效破解这些难题,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鼎力支持。


焦作市和吉林市有关部门,紧贴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进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做好转隶移防部队的服务保障,助推改革强军战略顺利实施。


地方支持

焦作市出台硬性规定支持军改提升军心士气


移防军人子女入学一路绿灯

本报讯 辛振乾、特约记者王根成报道:“女儿转学到焦作可以自主择校,这让我强烈感受到身为军人的自豪。”11月22日,驻河南焦作某部组织十九大精神学习交流,作战支援营营长于杰等6名官兵讲述子女转学的经历,让大家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有了更真切地体会。这份自豪感源于该市今年5月出台的名为《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抚工作的通知》。


“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驻军变动大,保证移防调动军人子女入学顺利满意,关系军心士气。”焦作军分区领导介绍,《通知》规定现役军人子女入幼儿园和小学、初级中学,在严格执行“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同时,优先安排到教育质量好的学校;个人自行选择到学区外就读的,优先安排入学,学校不得拒收;没有空余学位,就近安排教育质量好的学校。



“军人子女随父母移防调动多次转学,学习成绩难免会受到影响。”该部教导员冯文涛告诉记者,焦作军地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官兵少了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练兵备战。


据了解,焦作军地在研究制订这份《通知》时,专门将“实行统一办理”规定写入文件。规定每年6月底前,驻军团以上单位把申请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子女名单及所选学校汇总成册,报送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定,而后统筹予以安排解决。近期,焦作军地又收集整理了500余名现役军人子女的入学资料,确保符合条件的一人不漏。


“必须全力支持改革强军,不能让前方将士为后方孩子上学的事分心。”该市十一中学校长吴林强告诉记者,原来个别学校以学位紧张为由不愿意接收军人子女,现在市里要求军人子女入学实行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必须无条件接收,“我们提前与驻军单位联系,掌握军人子女的入学、转学情况,便于预留学位,绝不拖军改的后腿。”


强化执行力,严肃追责问责。《通知》还规定,每年军地组织联合检查组,发现有落实政策不积极或拒绝接收现役军人子女的单位,报送市执法部门,严肃追究其主要领导责任。


吉林市主动作为帮助移防部队解决后顾之忧


把暖心事办到官兵心坎儿上

本报讯 邓洪杰、特约记者乔振友报道:11月下旬,吉林省吉林市召开常委议军会,就前段时间军地联席会议梳理出的新移防和转隶部队需解决的15个问题进行跟踪问效,相关部门汇报进展及落实情况。列席会议的驻军某部领导感慨地说:“刚移防到这里人生地不熟,但地方党委、政府主动上门给我们解难题,让官兵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吉林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今年该市共有3支新移防和转隶部队,在营区硬件设施建设、家属就业安置和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有很多困难亟待解决。某移防部队到达吉林市不久,主管双拥工作的副市长就会同军分区、市民政局的同志来到部队,“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落实。”地方领导主动上门,这让移防部队的官兵没想到,而没想到的暖心事还有更多。



移防部队还没到,官兵的“后院”就安排好了,新修订的《吉林市接收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吉林市现役军人子女优待入学的暂行规定》明确,符合随军安置的家属保证妥善安置,转到吉林市上学的孩子就近就好安排。移防部队还没到,进出营门的路就修好了,路基拓宽了,路面也平整了。移防部队还没到,水电暖改造工程就已经启动了,市政府将营区供水并入市供水网,对新营区进行供电扩容,还将部队供热纳入市集中供热网。


移防部队刚进驻一周,吉林市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就组织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倾听驻军部队尤其是刚转隶移防部队的建设难题和官兵需求。市领导当场承诺:部队提出需要地方解决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涉及到哪个部门,就由哪个部门与部队对接,按责任区分和时间节点尽快解决


这次召开的常委议军会上,对部队转隶移防后发现的新问题再次进行对号入座,由地方各职能部门认领任务,明确分工,确定时限。会上,两个单位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进行了解释说明,一个单位的领导还作了检讨。


据了解,该市已为34名移防调动军人子女办理了入学手续,将25名随军家属纳入指令性安置计划,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改善部队基础设施和官兵生活条件。


部队实抓

“关爱军人家庭, 拿出真招实招”



从关中平原到高原藏区,在西部战区陆军某部随军家属王佳米眼中,曾是一条遥远、艰辛、充满着未知与迷茫的旅程。


未知和迷茫并未持续多久,王佳米的心情就像高原的蓝天和秋阳一样明媚起来——到新驻地仅两个月,地方政府就帮她安排了合适的工作,4岁的儿子也一路绿灯进入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就读。


越是调整改革越要关爱基层。为解决部队调整移防后官兵普遍面临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今年以来,西部战区陆军领导带工作组走访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解决官兵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托入学、退役官兵安置、公寓住房保障等矛盾困难。


地方政府普遍建立解决部队保障问题“绿色通道”。某旅移防到成都平原仅一周,地方党政领导就带领联合工作组到部队现场办公,立说立行解决官兵公交出行、移动通讯服务、基础设施改造等问题,并就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列出工作计划。像王佳米一样,目前已有千余名驻地变换的官兵家属走上新岗位、子女入读新校园。


“关爱军人家庭,拿出真招实招!”西部战区陆军坚持抓部队调整移防与为官兵排忧解难并行推进。“脖子以下”改革刚刚启幕,战区陆军党委就制订出台改革期间服务基层的36件暖心实事,包括军地协调解决移防部队现实问题、落实官兵福利待遇、开展“四位一体”巡回服务、组织基层官兵集中疗养保健等内容,逐一通报部队接受官兵监督。


西部大地,秋意渐浓。战区陆军的法律、心理、医疗、文化服务小分队深入部队开展巡回服务。文化服务小分队最受欢迎,一首首《军中绿花》《我的老班长》等经典歌曲,勾起了无数军人军属的军旅情怀和美好回忆。


羊城广州,爽风拂面。战区陆军一批基层官兵家庭在这里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疗养。某旅四级军士长陈应虎的妻子鲁琳激动地说:“结婚多年忙工作、忙着照顾老幼,外出旅游是种奢望,这次一家三口一起疗养旅游,我感到很幸福。”


一系列暖心举措激发了官兵练兵备战的强劲动力。在贺兰山下、河西走廊、川西山地、雪域高原的座座训练场,官兵们瞄准实战化训练的重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关,持续掀起备战打仗热潮。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孙利波  通讯员樊净芷)

本文刊于2017年11月30日解放军报03版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