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荐读 | 一封800字的家书,讲述父子两代兵的转变

2018-01-13 军报记者

天高云淡,阳光正好。1月10日上午,绿茵草地上,30多位媒体记者正在与东部战区陆军第73集团军某合成旅的战士们进行交流,他们当中有多次立功受奖的训练尖子,有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典型女兵,还有擅长带兵训练的基层指战员,大家讨论热烈。记者们尽职专业,官兵们英姿飒爽,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在这众多的优秀官兵里,一位连长告诉记者,他们连有一位战士的父亲给连里写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字里行间表达的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一位退伍老兵对军队深厚的感情让人动容,并在全旅传为美谈。



为了深入了解这封家书背后的故事,记者找到了家书的主人公之一,刚入伍两年的战士李立昊。


第一眼看到他,记者的感觉是“哇,好小啊”,干练的军装、略黑的皮肤也掩盖不了他眼神里透露出来的单纯和稚嫩。可是简单的交谈之后,就发现这个看着稚嫩的小伙子其实远比我想象的成熟和有担当。


大概所有在军人家庭长大的孩子都是这样,从小在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总是会对军营有着更多的向往和感情,因为了解,所以热爱!但同时,他们也会相比于其他孩子更不容易感受到慈爱,因为常年的“不在家”,所以儿时的陪伴成长少之又少。李立昊的父亲是一名退伍20多年的老兵,也是一个两次荣获三等功的优秀战士,李立昊从小听的最多的就是父亲讲军队的故事,和父亲在一起更多的是严格的要求,“他很少会跟我有亲密的举动,特别严厉,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写这样一封信,太不像他了!”看得出来,李立昊现在都还对父亲写信一事有点难以置信。在他的眼中,父亲变了!


父亲真的变了吗?


正当记者与李立昊聊得正欢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他的父亲,笔挺的身板,矫健的步伐,显然,受过军营历练的老兵还一直保留着军人的精气神儿。


“我是一名老兵,虽然退伍了,但这么多年一直关心国家军队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走向,我深知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儿子现在在军营我特别希望他能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做一名敢打仗,能打仗的好兵!”相比于李立昊的紧张和拘束,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而旁边的李立昊则时不时小心翼翼地望向自己的父亲,那眼神里仍然有敬畏,但能感到,汇聚更多的是深情!除了表达对儿子的期望,李爸爸说写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觉得当了两年兵的儿子长大了!“以前总觉得他年纪小又调皮捣蛋,所以对他总是很严厉,但其实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呢?”


父亲“变”了,因为儿子也变了。


入伍两年来,李立昊先后获得军事比武3000米第三名、优秀新兵、专业集训比武5000米第二名、某专业课目第一名等多项荣誉,俨然一颗军事训练的新星!也从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能和所有战友打成一片,能说敢说的人。“入伍两年来,部队教给了我很多,我的班长对我不仅在训练上严格要求,在专业训练上给与指导,还教我要做好人生规划,生活中事无巨细关心帮助。连队领导对所有战士一视同仁,提供各种机会培养我们成长,如果没有军营的历练,我可能还跟入伍前一样,对于人生什么都不想不管。”


这是父子俩合照时最亲密的姿势了。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摄


李立昊的改变,正是李爸爸送他来部队的初衷,军营是个大熔炉,它能戒掉拖沓懒散,它能培养血性果敢,国家和人民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卫,军营需要优秀的年轻人加入才能更加强大!李立昊的成长是部队众多战士的一个缩影,也是基层军队讲究科学带兵、以情当兵、重视人才培养的体现。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最终也要落到培养人塑造人、抓基层打基础上,体现为建连育人、全面过硬、能打胜仗的实际成效。该旅合成四营营长李强就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带兵、因才施教“现在的战士都很聪明,可能刚开始会让带兵人伤脑筋,可是只要掌握好方式方式、真正走到战士心里,就没有带不好的兵!”


该旅刚刚结束的开训比武考核,因为某些原因李立昊没能参加,对此他深表遗憾,但是他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军事素养,突出长跑优势,紧随父亲脚步尽早荣立三等功!“只要部队需要,我就会一直留下,做一名像我父亲那样的好兵!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才入伍两年的李立昊早已给自己做好了军旅规划,当他的父亲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笑容是欣慰更是期望。



 相关链接 

电台|维和军人三封家书!看后泪奔

抗洪|两代人的两封家书,催人泪下!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作者:中国军网记者杨帆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57 30419 57 17570 0 0 9989 0 0:00:03 0:00:01 0:00:02 998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