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分享 | 向您敬礼!航天员老爸,您是女儿心中最亮的星

2018-01-14 军报记者



从“神五”到“神十一”,中国航天员书写了壮美的“飞天故事”!在这背后,有多少来自亲人的支持和牵挂,洋溢在天地之间。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20岁生日之际,本版“家人”专栏借由两位航天员女儿的视角,近距离走入航天员真实的生活和内心。梦想有多远,足迹就会有多远。我们从她们的讲述中,读出了平凡中的伟大。


神七飞天,我随您梦驰浩瀚太空

“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1月5日,全体航天员在航天城重温入队誓词。我的父亲刘伯明位列其中,激情宣誓。


在我的眼里,老爸果敢、睿智,挺拔的腰板有十足的军人气质。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几乎甚少有他的身影。老爸很少陪伴我,下班回来就一头扎进书房,开始他的学习和攻关。也曾不解和失望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理解他,一切皆因一个“飞天梦”!


我家有个传统,每周六晚都会开一个“家庭会”。也就是在这一个又一个会上,我才得以听爸爸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老爸的家庭条件不好。考上了离家十多里的县重点中学后,为了节省住宿费和伙食费,他3年从未住过校,每天骑一辆破旧的白山牌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学校。那是一条起伏不平的土路,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可老爸说他从来不觉得苦。


正是在那时,老爸深深地迷上了航天,成了“世界进入太空第一人”加加林和“世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铁粉”。所以,当空军来他们学校选拔飞行员时,他瞒着家里报了名。老爸对我说:“那时,一想着有一天能去探索太空,为祖国争光,我就觉得再苦也甜。”


航天员的训练非常艰苦,为了适应太空的环境,他们必须完成几十项高难科目的刻苦训练,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挑战极限。


老爸是一个执着、有毅力的人。“神五”首飞任务老爸没有入选梯队,他虽遗憾但不气馁,一心扑在学习和训练上,天天给自己加课,整理的60多万字学习笔记现在还列在我家的书架上。2008年,老爸终于如愿以偿,入选“神七”乘组,真是十年磨一剑。


进入乘组后,老爸与家“隔离”,开始了4个月的封闭训练。当时,我也忙着在学校备战中考。我们想见一面,实在是太难了!一天中午,老爸突然打来电话,说能抽空到学校看我,我开心得一蹦老高。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第一个冲出教室,向校门口跑去。当我气喘吁吁地站在老爸面前,他幽默地说:“再不来,就得太空回来见了。”离别之前,老爸满是愧疚地对我说:“爸爸不能陪在你身边,为你加油打气,你不怪我吧?”“不怪,不怪。”我连忙摆手,“谁让你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呢。”我当然希望老爸能陪着我 45 35073 45 16040 0 0 8435 0 0:00:04 0:00:01 0:00:03 8433但我知道,他既然选择做一名航天员,就是把更大的责任扛在了肩上。


聆听父亲的“飞天梦”,刘倩婷心中充满了骄傲。作者提供


那一天,我终生难忘——2008年9月25日,随着“点火”的一声令下,橘红色的烈焰喷涌而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我和妈妈的心在牵挂和思念中,随着飞船里的爸爸飞向了遥远的太空。


那天晚上,妈妈有点坐立不安。我安慰她:“飞船已经顺利升空,接下来的一切一定会顺利的,咱先休息,明天起来再看新闻报道。”她点头答应着,眼睛却还紧盯着电视。第二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看见妈妈窝在沙发里睡着了,电视还开着。“神七”在太空飞行了3天,我和妈妈的心也揪了3天。


“神七”入轨后,按照分工,老爸和翟志刚叔叔马上投入到舱外服的组装和测试任务中。老爸后来告诉我:“当时,我们连续20个小时没有休息、没有吃饭,身体极度疲劳,累得闭上眼睛就能睡着。”


可就在翟叔叔刚刚爬出轨道舱、老爸也准备出舱的时候,一声刺耳的警报突然响起——“轨道舱火灾”!那警报声听起来是那么冰冷残酷,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直播的妈妈和我顿时胆战心惊。要知道,美国第一个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怀特就是因舱内大火而牺牲的。充满纯氧的环境瞬间就会变成一片火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真不敢想象。只觉得自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听不见旁边的声音,心脏好像也停止了跳动。


更要命的是,由于开舱时间过长,“神七”已经飞出了马林迪测控区。图像没了,声音也没了!我紧张得手心里全是冷汗,浑身都绷得紧紧的。那几十秒,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传来了老爸和翟叔叔的对话——


老爸:“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叔叔:“明白!”


老爸:“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叔叔:“成!”


我的泪唰的一下流了下来。老爸这一辈航天员把任务看得比天高,把使命看得比生命重要,在这危急时刻,他们没有一点犹豫和胆怯!终于,画面重现,舱门打开,老爸露出身影,将鲜艳的五星红旗递给了翟叔叔。那一刻,我真为自己有这样的英雄老爸而无比骄傲!


在老爸返回地球前的那个晚上,我和他在指挥大厅里进行了一次“天地通话”。我好奇地问他:“爸,你在太空中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只见老爸扭过头,一边看着窗外,一边深情地向我描述:“地球就是一个蓝色的球体,它缓慢地转动着,飘浮在茫茫宇宙中。海岸线清晰可见,日出日落多彩美丽。我的脚下就是闪闪发光的星星,很美很美。”我想,虽然当一名航天员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能够在太空俯瞰美丽的地球,老爸无疑是令人艳羡的。


大学毕业后,我跟随老爸的脚步,穿上了军装。幸运的是,如今的我也成为一名“航天人”,与老爸之间又多了一层战友关系。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期半年的入伍训练中,我有幸参观了航天员奔赴太空的出发阵地——“问天阁”。当我来到老爸出征前的房间,看着门上他的签名时,感慨万分。从“神五”到“神十一”,中国航天员6次畅游浩瀚宇宙,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向您敬礼!我的英雄老爸!


(刘倩婷)


20年备战,您是我心中最亮星辰


航天员,在一般人的眼中是遥不可及的、神秘的,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27岁的助理工程师邓满琪眼中,航天员却是近在咫尺的、真实的,并且是亲密无间的。因为,她的父亲邓清明就是一名航天员。


7岁之前,对于邓满琪来说,关于父亲的记忆就是两个字——“盼”和“望”。那时候,父亲是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因为训练任务重,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


小满琪最喜欢抬头向天,因为只有盯着天空,才能在飞机出现的时候第一时间发现。在她的小脑袋瓜里,飞机就是父亲,父亲就是飞机。


在邓满琪的记忆里,总是任务缠身的父亲,1993年几乎一整年都没怎么回家。有一次,忙完飞行的父亲难得回到家中,一时兴起要给小满琪表演魔术。只见父亲手托一张白纸,上面放着的几根铁钉居然跟着手的移动跳起舞来!满琪看得入了迷,缠着父亲公布“秘密”。父亲慈爱地摸摸她的头,把手摊开,原来他的手心里藏着一块磁铁!小满琪崇拜地看着父亲,她觉得自己的父亲是那么的神通广大。


1998年1月5日,对于邓满琪全家来说,这一天意义重大。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首批14名航天员组成了这个担负特殊使命的英雄群体,而父亲邓清明从一名飞行员被选拔成为预备航天员。


成为一名航天员的女儿,邓满琪在骄傲之余,也有一些苦恼——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经常与父亲见面了。


自从成为预备航天员以后,父亲要不断参加各种各样的训练,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即便是回到家中,父亲也是一头扎进书房学习。想和父亲说说话,邓满琪都找不到机会。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英雄归来时,航天城里的所有人都前去迎接。看着大家欢呼雀跃,热泪盈眶,相互拥抱,邓满琪深切地感受到了父亲职业的荣光,感受到了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自豪。


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邓满琪与父亲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合影。李大琪摄


杨利伟的成功飞天,激励着所有航天员更加刻苦地训练,邓满琪的父亲也不例外。为了备战神舟六号任务,他不断提高训练强度和难度,不论再苦再累,总是逼着自己再练一会,再试一次。久而久之,原本就很少的亲子时光,被越来越多的训练挤压得所剩无几。邓满琪与父亲见面少、沟通少,心中的不满情绪慢慢滋生。


2005年,父亲以微小分差落选神舟六号任务,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成功飞天。就在神舟六号还在遨游太空时,邓满琪学校召开家长会,父亲破天荒地腾出时间参加。家长会结束,恰巧有记者在学校采访费俊龙和聂海胜的子女,欢声笑语一片热闹。


“自己也是航天员的女儿,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关注?”邓满琪内心的小情绪终于在对比反差中爆发。回到家,她边哭泣边埋怨父亲:“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啊?”


父亲挤出一脸笑容,安慰女儿:“我一直在努力,还有机会的,我们一起努力奋斗。”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奋斗”两个字成为了邓满琪和父亲的约定。无论是新年的祝福,还是考前的动员,每个特殊的时刻,俩人之间总有书信相伴,而书信的关键词都是——“奋斗”。


神舟七号任务、神舟九号任务,十多年过去了,虽然邓清明在每一次选拔中都全力投入,却总是遗憾地以微小分差落选。一路陪父亲走来,他的那份坚韧不拔感动和影响了邓满琪。对父亲,她再也没有了埋怨,有的全是深深的敬意。


2012年,邓满琪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航天人”。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时,她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代职。“神十”发射的前几天,邓清明也作为任务备份乘组成员来到了酒泉,入住问天阁。此时,父女俩已经分别了近一年,彼此都非常挂念。由于航天员乘组在飞行前要进行医学隔离,两人约定,每天晚饭后,隔着问天阁的围栏见见面。


父亲在围栏里,邓满琪在围栏外,相距10多米。邓满琪对父亲说:“爸爸,飞天的梦想只离你一步之遥,不管结果如何,你都要加油啊!”转身离去的那一刻,邓满琪忍不住流泪了。多年来,父亲为了心中的那个“飞天梦”不懈努力,却屡遭挫折。这其中的苦涩,唯有家人最是懂得。


2014年,由于任务的需要,第一批航天员中没有上过天的已有5人转岗或退休,仍然坚守岗位的,只有邓清明一个人了。


2016年10月,邓清明再一次入选神舟十一号任务备份乘组,最终却又一次与太空失之交臂。每次作为备份返回北京,邓满琪都会陪着专门穿上一身红色衣服的母亲,手捧鲜花到机场迎接父亲,用最灿烂的笑容给他鼓励和宽慰。这次也不例外。可当父亲回到航天城的家里时,他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哭声和水流声交织在一起。只听母亲对父亲说:“不管结果怎样,我们这些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努力了,奋斗了,我们无怨无悔!”


那天晚上,邓满琪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看到了你染过的头发里面暗藏的白发,为你在这一岗位默默奋斗的这20年而心疼。爸爸,你把你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是我见过最敬业的人、最无私的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与你并肩奋斗的日子让我迷恋,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邹维荣、韩阜业、段江山)

本文刊于今日解放军报05版


 相关链接 

祝福咱们的英雄航天员大队,20岁生日快乐!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