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荐读 | 清凉山上“万众瞩目”的奥秘所在

2018-01-20 军报记者

清凉山上“万众瞩目”的奥秘所在

《风筝》剧照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风筝》中,我党地下工作者郑耀先以国民党“中央日报”记者金默然的身份跟随国民党军调小组赴陕北,暗中调查潜伏在我党内部的第74名军统特务。在到访延安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郑耀先与八路军新闻发言人韩冰有这样一段“针锋相对”的对话:


“在贵党辖区,是否可以进行自由的新闻采访?”在记者提问环节,郑耀先抢先“发难”。


“我们欢迎正常如实的报道,但是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报道,我们坚决抵制。”韩冰的回答不亢不卑,而且掷地有声。


一部谍战大剧,男女主角的对手戏从“新闻战”开始,最后以各自信仰的凤凰涅槃或灰飞烟灭而结束。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人交织了近半个世纪的命运在这一刻也许已经埋下伏笔。剧末,韩冰作为军统特务“影子”的身份最终被揭开,也喝下了自己亲手酿下的人生毒酒,但初见之时那段关于边区新闻自由观的精彩交锋,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代电视剧作品也是一样。然而,70多年前在陕北清凉山上发生的有关新闻的故事,却远比文艺作品要精彩、传奇。


宝塔山。记者 李景璇 摄


延安自古有“三山两河”的说法。三山是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两河则是延河、南川河。在中国现代史上,延安宝塔山是中国革命的象征。抗日战争时期,无数有志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宝塔山聚集而来,只为在黑暗的世界中追寻理想与信仰的光芒。多少年后,对于这段光荣的过往,著名诗人贺敬之饱含深情地写下了“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


在宝塔山上远眺清凉山。记者 李景璇 摄


与宝塔山遥相呼应的就是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的清凉山。如果说,宝塔山是中国革命的精神高地,那么清凉山则是向外界传播中国革命的声音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的新闻圣地。


在党中央到达陕北之前,清凉山就是享誉三秦的陕北第一名胜。这里集佛教石窟、道教楼宇和名人古迹于一身,据《延安府志》载,山上殿宇嶙峋,金碧辉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谓之“金仙胜境”。在这“仙境”中,坐落着一座万佛洞,里面除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佛像外,洞口还静静陈列着一尊石碑,上书“延安革命旧址 中央印刷厂印刷车间(印报)1937.1—1948.3”几个楷体大字。


边区刊印的报纸。记者 李景璇 摄


当时的中央印刷厂主要负责边区的报纸和刊物的印刷。在成立之初,生产条件极其简陋。报纸的印刷机就安装在清凉山鹫峰泉旁一个幽暗的石洞里,报纸的排字房挤在一间弥陀佛石洞内。弥陀佛像就地凿成,与石洞地面连为一体,在佛像莲花座四周约60平方米的地方,挤放着20多台排字架和3个拼版台,10余名工人就是在这样拥挤的空间里日夜不停地拣字排版,刊印报纸。


与狭窄的工作空间相比,印刷材料的极度匮乏才是真正考验工人们的难题。这一时期,日寇和国民党政府加紧了对边区的围攻和封锁,纸张、油墨等原材料日渐紧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央印刷厂的职工开动脑筋,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这些原材料的代用品:在印纸上,用当地盛产的马兰草为原料制造马兰纸,纸型用的雁皮纸,则用毛边纸代替;印刷用的油墨,把石油厂的原油废渣焙烧后取得油烟粉尘,再用亚麻油进行煎熬,搅拌均匀后用自制的轧墨机轧制而成;制版用的胶水,则从桃树上采集树胶来代替阿拉伯胶……


《解放日报》总编辑杨松雕像。记者 李景璇 摄


至1941年秋,中央印刷厂的排字效率已达每月300万字,印刷320令,还设置了报纸排字间、铸字间、刻字间、打纸型间、铅印间、石印间、铸铜锌版间和装订车间。刊印出的《解放日报》《参考消息》《边区群众报》等报纸,在中国报刊新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延安新闻纪念馆。记者 李景璇 摄


在清凉山脚下,有一座依山而建的三层建筑,外形酷似陕北地区的连排土窑,这就是近些年建成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在展馆一个角落里,静静安放着一台锈迹斑斑的老式广播机。


说起这台广播机的来历,可谓一波三折。1939年7月,周恩来同志赴苏联治疗因坠马导致粉碎性骨折的右臂。在一次与共产国际领导人的会谈中,周恩来向季米特洛夫提出延安缺少广播器材。1940年,经过多方努力,苏联政府以共产国际的名义援助我党一台语言发射机,并由周恩来亲自护送回陕甘宁边区。


当时,受到日、伪、顽三方势力的严密封锁,大到枪炮棉粮,小至针头线脑都难以运到边区。为了将这个庞然大物运回延安,周恩来带领随行人员反复研究,将机器的零部件进行拆解,分门别类装箱打包。发射机分解完成后,在运送路线设计上护送人员也是绞尽脑汁:从莫斯科用火车先运到阿拉木图,然后通过飞机运经乌鲁木齐至兰州,从兰州再通过汽车运至西安,最后抵达延安。这一路上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既有新疆盛世才部的严密检查,也有陕甘国民党军的反复盘问,最终都被护送人员巧妙地予以化解。


广播机(资料图)


广播机运到后,大家按照装箱编号很快完成了组装。但在试播中,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带动发电机的引擎马力不足,广播机迟迟开动不起来。负责电台筹办工作的同志没有灰心,而是充分发动群众智慧,最终创造性地发明了用烧木炭产生的煤气发动汽车引擎,再用它来带动发电机的办法。电台建成后,为解决广播信号不稳定、收音效果不佳等问题,大家将发射天线的铁塔用几根木杆子连接起来制成信号“木塔”,在播音室外挂上一块灰色的羊毛军毯,自制隔音设备。


经过我党第一代广播新闻人的艰苦努力,以“NCR”为呼号的延安新华广播响彻在饱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华夏大地上,给这个苦难的民族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万众瞩目清凉山。记者 李景璇 摄


抗战烽火中,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就是这样通过一张张报纸、一声声电讯号,传播到边区的角角落落,回响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城市中。它让边区百姓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光辉前景,让全中国人民看到抗战胜利的曙光在前,更让世界聆听到来自东方战场的希望之音。在这背后,老一辈党的新闻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也成为“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奥秘所在。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作者:中国军网记者 李景璇;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