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我投资的几家银行

价值人生xhg 学思札记
2024-09-21


【学思指数:1146】


巴菲特说:“能力圈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它的边界。”我是一个成长中的小白,知识和能力都很欠缺,所以只能专注于少数几家公司,来建立自己的能力圈。这些年我只研究了茅台和几家银行,在2015年之前我是单独持有一家茅台的,后来2015年股灾后开始接触银行。我的银行知识和投资体系是跟我的老师才哥学习的,在此对才哥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才哥的指导和无私分享!


2015年我建仓了南京和兴业两家银行,后来又在2017年5月建仓了贵阳银行,2020年4月把贵阳银行换成了杭州银行,12月又把杭州银行换成了光大和浙商,今年又把持有五年半的南京银行换成了工行和光大,至此就成了现在的持仓。


先说说南京银行吧,我持有五年半收益约1倍,当初是这样考虑的,我的收益取决于股价和股息,股价又取决于每股收益和市盈率,这三个数据我的估算是:每股收益增速15%,股息率4%,这样业绩会带来19%的年化收益率,当时静态市盈率8倍,一旦市盈率上升就会产生双击的惊喜。后来的实际情况是,这五年半中的前两年半,至2018年1月收益就达到1倍了,但是直到今年2月才又创新高,后面三年股价并没有上涨,这三年没上涨的原因是市盈率下降了21%,把每股收益上升30%给抵消掉了。


2015至2020年南京银行的业绩,与我当初的如意算盘有较大出入,实际南京银行的业绩复合增长为11%,并没有达到我预估的15%,而且我卖出的市盈率比买入的时候更低,本来以为买得便宜但卖得更便宜,我不但没有赚到市场的钱,还让市场每年赚了我2%的钱,疼得我满地打滚。我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为:业绩增速11%+股息4%-市盈率2%=13%,与当初至少20%的目标相差很大。


我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些年是银行业最难熬的时期,这期间银行业连续经历了金融强监管、实体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一波又一波的考验,远比我当初想象的复杂和曲折的多。这些因素导致的银行业绩增速下降,是事先无法预知的,这就是投资的风险,祖师爷格雷厄姆提出的“安全边际”就是用来在这时候派上用场的。在正常情况下它是市场先生的礼物,在预期出现较大偏差的时候它就是减少损失的安全垫。因此,在南京银行实际业绩增速只有我预估的三分之二,而且市场不但不给惊喜还每年刮走2%油水的情况下,年化收益率还能达到13%,约为理财产品的3倍。这就是巴菲特说的“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公司的业绩虽然只能大致预估,而且还可能与实际差别很大,但并不妨碍赚钱,而那些根据股价走势进行的技术分析,即便精确到每一分钱又有什么用呢,说它是相面都高抬了


南京银行三年股价不涨,并不是这三年没有创造价值,而是创造的价值没有完全反应在每股收益上,有一些是反应在了资产质量的改善上,在不良率稳定的情况下,不良偏离率逐年下降,从原来较为宽松的不良认定变得更严格了,如下图。这是整个银行业的净表行动,大大增加了银行资产的健康程度,本应得到估值的提升,但是市场对此并不买账,因此创造的价值被市盈率下降吞噬了,没有反应到股价上来。但是,随着未来这些价值连同被市盈率吞噬的价值,一定会还给我们的,甚至加倍还给我们。所以,如果单看南京银行这一笔投资好像不太理想,也就勉强跟上指数。但是不能这样孤立地看,不能让南行承担银行困难时期的责任,而让工行和光大得了将来银行吃肉时期的好处,那是不公平的。所以,基于对未来收益的综合判断,我认为对南行这些年的收益还是很满意的,比多数银行好很多。



再说说贵阳银行,我是2017年5月买的,当时的考虑是,贵州省连续多年GDP增速全国第一,贵阳银行的资产质量应该会比较稳定,再就是其所处的地区经济欠发达,人们的理财意识较弱,贵阳银行可以维持较高的息差。资产质量和息差就算下降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还是乐观了,贵阳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息差下降较大,导致业绩增速下降,市盈率也跟着下降,虽然买的不贵,但也只能为自己的乐观付出时间成本了。2020年4月,当我发现杭州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明显好于贵阳银行,而且估值还很低时,两家银行一对比,属于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胖瘦,于是换成了杭州银行,半年后杭州银行股价的涨幅高出贵阳银行近一倍,成了我2020年最正确的决策之一


我为啥又把杭州银行卖出了呢?很简单,和买入杭州银行的道理一样,投资就是比较,我发现了更好的。由于杭州银行半年多股价上涨了一倍,比原来贵了一倍了,比招行市盈率还高,市值与同在杭州的总资产还大一倍的全国性股份行浙商银行接近,同时我还发现了性价比很高的光大银行,所以,我就把杭银换成了招行、浙商、光大三家,后来招行股价上涨我又把招行换成了光大,没办法啊,我就是怕高,有恐高症,高一点就小胆,呵呵~虽然浙商银行处于不良集中暴露时期,光大银行还没有看到明显的资产质量拐点,但是我宁愿等它们,也不敢呆在相对高那么一点的地方。


目前看,我卖出南行、杭银、招行后,它们的股价涨幅远超我买入的光大和浙商,貌似铲除了鲜花来浇灌野草了,搬砖不成反砸了脚,但我不后悔,无论是换入杭银后上涨一倍,还是换入光大和浙商后短期的涨幅不如之前的银行,它们都源于我的同一套投资体系,我不能只享受其优点而避免其缺点。再说短期内的股价涨幅也不能做为评判标准,真正的评判标准是我持有的公司是不是比之前的性价比更高了,这虽是主观判断,但远比短期股价靠谱得多。现在我持有的这几家银行,自认为是能力圈内性价比最高的,这些银行今后再谈吧。


声明:本文只是记录个人投资心得和感悟,可能存在偏见和错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特此声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思札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