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兴业银行的可转债预案
【学思指数:1015】
周五收盘后,兴业银行发布了发行可转债预案,这个预案很出乎意料,因为之前的信息显示兴业近期没有再融资计划,而且按照兴业过去几年的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核充一直比较稳定的维持在合理水平。我在年报和一季报的分析中认为,未来随着盈利能力的增强,以及绿色金融风险权重的下降等因素,兴业银行离内生性增长已经不远了,虽然这种内生性增长是建立在较低增速和较低分红的情况下的,但在整个行业中也是少数能达到的。我们来看一下兴业银行这几年的相关数据:
对于兴业银行来说,从2017年的严监管就开启了痛苦的转型之路,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17至2019年兴业银行进入了三年的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期,期间只能控制总资产的扩张速度,总资产增速远低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到了2020年,总资产与风险加权资产同步增长,这就意味着战略转型基本完成,所以这一年是走出阵痛期、进入攻坚期、迈向收获期的关键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核充基本维持了稳定,在未来基本面转好、盈利增强、绿金权重下调等有利因素下,如果继续维持原来的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可以说是能够实现内生性增长的。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本次发行可转债预案证伪了兴业银行的内生性增长,兴业银行的价值要打折扣。我认为这个问题要综合来看,内生性增长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扩张,如果兴业按照原来的速度发展,加上未来基本面的好转,核充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兴业未来打算以怎样的速度发展。从本次发行可转债来看,管理层还是想发展得快一些,而且可转债不像增发那样立刻就能补充资本,如果长期不转股还会有低成本负债的好处,因此可以看出这是在为一个较长的时间增长做准备。所以我认为,这次发行可转债的目的与公司所披露的意图是比较符合的,就是为了应对未来的监管环境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所谓监管环境的变化,就是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所谓经营环境的变化,就是在公司进入攻坚期、迈向收获期,同时也是行业进入复苏期的资产扩张需求,倒也符合兴业的经营状况。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扩张快了容易带来风险,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我倒认为关键还是在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扩张,在公司自身进入攻坚期和行业的复苏初期,进行适当的扩张是有必要的,该扩张时就要适当扩张。
近年来,由于巴塞尔协议Ⅲ抬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压低了银行的杠杆率,就像套在银行头上的紧箍咒,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叠加国内经济周期进入转型期,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减慢了资本的积累,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只好进行再融资,但是盈利能力的下降造成了低估值,只能低价再融资,而低价再融资又摊薄了小股东的权益,导致人们用脚投票,估值越来越低,形成了负反馈,至今一直未能翻身。银行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背后的股东也功不可没,但连年不停地再融资摊薄权益,使人们深恶痛绝。所以,对于兴业这次发行可转债,肯定会有一些股东对此前寄予厚望的内生性增长感到失望,叠加再融资的心理阴影就会感到失落。但是我认为,不能为了内生性增长而内生性增长,这次发行可转债也不能说明今后就不能具有内生性增长的能力,还是要从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来看,这次发行可转债等于是兴业在进入攻坚期的一次空中加油,对于公司整体的发展有利,对股东原有权益的摊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综合来看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会抵补权益的摊薄,是有利于股东的。我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可能是屁股决定了脑袋,但这是自己尽力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进行的分析,认知是否准确我都会接受自己的认知带来的果结。
声明:本文只是记录个人投资心得和感悟,可能存在偏见和错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