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横浜桥的前世今生大起底!一秒勾起虹口宁的老底子回忆...

上海虹口 2019-04-09

横浜桥,横卧南北,南邻东宝兴路、川公路、虬江路,北近海伦西路、多伦路、长春路。






起源:俞泾浦上有木桥


横浜桥,最初是虹口港一条重要支流、俞泾浦上的一座木桥。



俞泾浦在哪里?它的北段是虹口、闸北两区的界河,南段则是虹口的“内河”,全长7.5公里。沿河马路很多,也唯其“七拐八弯”,才促成了俞泾浦沿途风光那种多姿多彩、步移景换的独特风采。


20世纪初的横浜桥


横浜桥的“横浜”二字,则取自俞泾浦附近的横浜路。这条马路因俞泾浦流经此地段,习称“横浜”,故得名,民国4年(1915年)筑。



最早的横浜桥,只是一座木桥,修于光绪年间,1951年就已换成了混凝土桥。



生长:海派文化汇聚地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自然最容易在市民聚集处生长。横浜桥地区,和文化名人颇有渊源。

“精武”源起于虹口


提到“精武”二字,大家都会想到霍元甲师傅,而这两个字源起就在虹口——1910年,我国最早的民间体育社团“精武体育会”创立。

到了上世纪20年代,精武体育会在上海分别设立了总会和两个分会,而中央大会堂就设在横浜桥的福德里内——后来,这里成为了上海精武会的总部所在地。


虹口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出入电影院,横浜桥也见证了一代文人骚客的爱情浪漫。


永安电影院

在横浜桥北侧,桥的右面,四川路海伦西路口的永安电影院,始建于1924年。


群众影剧院

位于横浜桥南侧,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的“广东大戏院”,这里就是后来虹口人民都熟悉的“群众影剧院”的前身。


美食:上海老字号


文艺范的横浜桥,肯定还少不了精致的美食。

邵万生

如今上海人都熟悉的“醉糟大王”邵万生,最初并不是在南京路上,刚来上海时,曾选择宁波人集聚的虹口开设南货店。



咸丰二年(1852年),邵氏在虹口横浜桥附近,开了“邵万兴”南货店,经营南北货与宁绍糟醉,标志着上海南北货业,作为一种新型经营业态的崛起。

罗春阁

一位老上海回忆说,横浜桥给他最深的印象,是桥头一家点心店,“罗春阁”。这里专门供应的生煎的生煎,口味很符合传统的口味。底是脆脆的,不沾牙,而它的汁水,绝对是肉汁凝固而成的肉卤,不是一般生煎里的油水,很有回味。



咖喱牛肉汤的牛肉片很厚,也很新鲜。当然,到这家点心店吃饭的印象,就只一个“等”字......满满都是吃货回忆。



名校:上戏旧址


在横浜桥堍,鳞次栉比的楼群间,一幢古老的四层大楼,显得端庄别致。大楼中门,左侧的墙面上,镶嵌着一块由虹口区政府、上海戏剧学院设立的纪念铜牌: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旧址,1945——1949。



1945年11月1日,学校在时任教育局局长顾毓秀的主持下成立,所用的校址现为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所在地。



抗战胜利后,横浜桥上常走过戏剧学校的学生:都夹一本书,男的学生装,戴鸭舌帽或白帆布帽,布鞋,显得朝气精神;女的旗袍,无袖,或浅蓝色中式上衣,黑色短裙,显得轻便合体。桥下的潺潺流水,摄下了他们青春的剪影......



如今,上海戏剧学院早已搬到了华山路上,但是,很多戏剧界的老前辈,都会回忆起这所学校,他们形容这里:“上戏,火种播撒的地方”。校友们还特地出版了一个刊物,就叫《横浜桥》。



名人:“大牌”走过横浜桥


别看横浜桥不宽,但名气响。从上世纪30年代起,四川北路横浜桥一带的住宅区如永安里、永乐坊、景云里、安慎坊、丰乐里等,陆续入住了大批商人、文化人。


老作家袁鹰说,在上世纪40年代,常看到茅盾和夫人孔德祉,在横浜桥上走过。当时茅盾住在山阴路大陆新村,晚饭后走过来散步,应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山阴路上的茅盾寓所






还有当年巴金从桥北面的商务印书馆会晤编辑后出来,也曾站在桥上,打量北四川路的街景。


之前提到的精武中央会堂所在地福德里,里面还有一所广东移民办的中学、粤东中学。


上世纪20年代末的横浜桥一带,号为“广东街”,大量广东移民涌入,这所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开办于1922年前后,最早叫“广肇公学”,1939年又扩办为广肇中小学。


如今的横浜桥地区,旧房早已被夷为平地,老街坊们也都搬走了,“东宝百货”、“精武大厦”、“凯润金城”、“中国电信”等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周围坐落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鲁迅公园和四川北路大型绿地,使得这里人文风景独好......



信息来源:乐活虹口

编辑:小草




推荐阅读


“外婆家”停业整顿 政府部门负责人获任免 ▏黄浦路施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