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岁的“天团”,100岁的老洋房今日免费观赏,只限线上

上海虹口 2020-09-05

3月2日,正值左联成立90周年的特殊日子,又恰逢日前左联会址纪念馆完成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维护与展陈改版工程,这栋百年建筑将如何重现芳华,再现左联的光辉历程?由于疫情防护仍处于吃劲时期,纪念馆目前还未正式对外开放,现下就先随小虹去提前探访,一道云观展吧~~



关于左联会址纪念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1930年3月2日,在上海窦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中华艺术大学宣告成立。

● 2001年12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虹口区政府在多伦路201弄2号联合举行左联会址纪念馆修复开馆仪式。

● 2003年1月被列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2005年3月被列为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

● 2018年7月2日,闭馆修缮维护与展陈升级改版。





百年老建筑展新颜


在精心修葺十余月后,左联会址纪念馆重现芳华。


这是一幢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三层清水墙砖木结构的花园别墅,坐北朝南,沿街立面山墙呈曲线形,是英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住宅建筑的经典之作。


屋前有庭院花圃,花圃内鲜花绿植簇拥着“左联五烈士”的塑像。


此次修缮整体保护了室内空间格局及精美装饰,如天花顶棚、壁炉、铁艺防护窗装饰、彩色拼花地砖等。


在对建筑外墙修缮时,采用人工凿除方式剔除旧缝,对缺损的砖面进行修补,按原样原材料进行砖面勾缝,修缮后的外立面效果与建筑原貌基本协调





面积扩大,展陈升级


纪念馆修缮后,搬迁了内部部分办公区域,用于展陈的面积大幅增加,由原本的100多平米,扩展到350平米,1至3层全部用作展览。同时功能布局也更加优化,一层展陈的同时开辟了游客服务中心、文创商店、志愿者服务站等。


一层的展馆被打造成教室模样,一块黑板、一张讲台下面摆放着几张长凳,复古的地砖和天花仿佛让人们重回那个年代,这就是左联成立大会会场。1930年3月2日下午两点,左联成立大会在这里召开,鲁迅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大会历时5个小时,直到晚7点结束。至此,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告成立。


二楼由左联历史展厅、观影厅和实物展厅组成。

走入序厅,顶部悬挂着一张张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现状的图片,左边是歌舞升平的十里洋场,右边则是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爱国人士以及穷困潦倒的平民百姓。


顶部的走字屏上,一位位左翼作家的名字纷纷向“红色文化之旗”的几个金色大字聚集,寓意左翼文化人正向上海汇聚。


改版后的展陈主题为《红色文化之旗——“左联”与中国左翼文艺运动》,以左联的发展为主轴,着重强化左联是在中央文总指导下成立的,通过文展板、珍贵藏品及多媒体互动装置,重述一段完整的左翼文化运动史。





珍贵藏品,多媒体互动多


在二楼的一个小房间十分特别,你绝对不能错过它,里面摆放着一些家具、书桌、沙发等生活用品。


这些都是左联盟员曾经使用过的现存的家具:有茅盾夫妇居住在大陆新村使用过的桌子,丁玲晚年居住在北京时使用的沙发及竹制椅子和茶几,夏衍晚年时使用的衣橱和衣帽架……


每个家具背后都承载了一段历史故事。通过投影与多媒体互动,以趣味的对话形式让观众了解每件实物的来历。





多功能空间未来可期


走上三楼,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这里可能是纪念馆最美的地方,原本的平顶恢复成尖顶,还原了建筑原本的模样。


三楼展厅主要是左翼文化代表性成果展示,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戏剧、音乐、电影、翻译等。


《呐喊》《子夜》《包身工》《阿Q正传》《毁灭》《萧伯纳在上海》等近300本左翼相关书籍陈列于两侧山墙,很是壮观。


展厅另一侧以部分左联电影的海报、版画等为装饰,充满了浓厚的左翼文化气息。


展厅中央为观众提供了一处悠闲空间,这里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左翼电影画面,《风云儿女》《春蚕》《大路》《桃李劫》《渔光曲》等一大批著名的左翼老电影将定期向观众播放。


该层展厅是一个集展示、学习、休息功能三合一的多功能空间,在不久的将来一系列的交流研讨、讲座沙龙等活动值得期待。


据左联会址纪念馆馆长何瑛透露,疫情期间纪念馆不便对外开放,但一个线上虚拟场馆,正在建设当中,大家可以到“左联会址纪念馆”的微信公众号上找到它,而在今天,丰富的线上活动,包括一些图片、问答题,可以和关心“左联”的读者进一步的互动。



记者、摄影:钱超

视频:杨丽颖

视觉:小小妍


推荐阅读

虹口打假 快板:口罩歌 首个工地复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