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北外滩 | “上海,那么下海在哪里?”

上海虹口 2020-09-04



近代以来

滨海临江的虹口北外滩地区

以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的水上门户


中西文明在这里交融碰撞

积淀了丰富的先进文化和海派文化资源

为上海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的塑造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翻开北外滩篇章

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可以说与你听


即日起,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

推出《夜读北外滩》专栏

每周日晚与你相约

不见不散


毛主席问:“上海,那么下海在哪里?”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到上海视察,向陪同的上海领导提出了一个问题:上海既然被叫做“上海”,那么下海在哪里呢?毛主席出席过中共一大,又与杨开慧在茂名南路甲秀里等地住过,对上海并不陌生。他的问题既可视作工余闲聊,其实透出一点点辩证法:有上必有下,有南必有北,在中国地名上,这似乎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惯例。“上海”,其实有与之对应的“下海”。


▲舟帆云集的下海铺

南宋年间,上海沿袭唐朝的建制,还是一个小镇。为改善吴淞江(今苏州河)的泄水能力,在吴淞江两岸,每隔五里许开通一条进入吴淞江的水道。这种支流水道(人工河)成为“浦”。当年吴淞江的南岸有一个浦,叫“上海浦”,在吴淞江北岸,近虹口海门路一段,亦有一个浦,叫“下海浦”,为当年渔民出海捕鱼的起始点。

▲1870年上海港码头分布图

建于乾隆年间的下海庙(位于今昆明路海门路口),其得名就是因为在庙宇前有这么一条下海浦。居民、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提篮而过桥,这一带也因此唤作“提篮桥”。因为年久淤塞,只得填平,连主流河道吴淞江也不堪交通。我们现在说的下海,是指下海浦曾经流经的地方,也就是当年渔民在芦苇苍苍的岸边,泊舟晒网,腌制鱼干的场所,大致是以东大名路杨树浦路交会处为中心点,再向周遭延伸,即今日北外滩一带。


▲1937年黄浦江主要码头分布示意图

北外滩一带襟江带海。明永乐初年,治水开河,吴淞江和黄浦在陆家嘴汇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浦江合流”水利工程,形成了黄浦江新航道。至明中期,黄浦江江面壮阔,水深湍急,为天然良港,海轮可直抵城下,此乃历史对虹口的眷顾。上海开埠后,从1845年,第一个码头“虹口码头”始建,到1949年,北外滩沿江建有扬子江码头、招商局中栈码头、汇山码头、杨树浦码头、黄浦码头等12个码头,以及兄弟仓库、沙逊仓库、马登仓库等数十个仓库,为上海最重要的面向世界的水路港口。

▲19世纪中叶的虹口港

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美商、英商、日商,加上中国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虹口沿江抢滩,建码头,盖仓库,造堆栈,开船厂,竞争激烈。通过归并、收购、改建、扩大的竞争,结果是小码头被兼并,木码头和驳船码头,被钢筋水泥框架码头所取代。到了上世纪20至30年代,无论规模、设施、起重机械,还是运力、航线,虹口的港口均居上海第一,成为远东的航运中心之一。就在这一片面朝3000余米“黄金水道”,背靠提篮桥地区,五方杂居,华洋杂处,风生水起的地方,中西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孕育了海派文化的雏形。




江水悠悠,汽笛声声,看十里港口,聚八方巨轮,吞吐海外货物,吸纳外来文明。依靠航运业的支撑、辐射,以港兴市,推进了虹口的商业繁荣和文化发展。





END




故事选自:《虹口33个文化镜头》

讲 述 人:陆   强

视     觉:小小妍


推荐阅读

打卡北外滩 最美逆行者 盒马入驻上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