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老弄堂里的非机动车库吗?虹口这里有了!
但老弄堂里的电动车怎么充电?许多居民脑海中都会跳出一幅“不那么美好”的画面,飞线充电、车辆乱停,缺少非机动停车位……老弄堂建造年代久远、空间狭小,不仅在早期建造时没有考虑到非机动车库、充电问题,如今想要“弥补”也鲜少具备先天条件。老弄堂的电动车究竟何去何从?这个问题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
为了确保电动车使用消防安全、营造美丽的里弄环境,虹口持续推进非机动车安全隐患的长效整治,积极探索老弄堂停车难、充电难的民生难题。
百年老弄堂“改头换面”
位于山阴路165弄的兴业坊就在最近完成了2个标准化非机动车库的建立。山阴路165弄兴业坊建于1927 年,是一个具有历史风貌的石库门里弄,也曾是浙江兴业银行建造的职工住处。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全新的自行车库、非机动车库颜值高、技术含量更高,一套智能识别系统把关,任凭谁都无法把不属于自己的车开出自动门。在电控旁有一个感应装置,正巧居民周先生推着电瓶车准备入内停车,只见他刷了下门卡,大门平稳移开、放行。
车库内藏玄妙之处
“车库内充电很放心,1元充5小时的价格较为实惠,每次投币2元就能把电充满,我们居民都很支持。”非机动车不仅有了家,“吃穿”也不愁了,每个车位都配备专用充电插座,一旦开始充电,系统就会自动记录充电时长、电压和电流情况,投币开启充电,简约智能化设备与里弄的海派风格交织相拥。
这种设计有啥玄妙之处?山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燕介绍说:“这是一种安全性与智能化兼备的管理模式”。兴业坊的非机动车库按照《上海市既有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导则》实施建造,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设置了消防应急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充电电源回路为单独的回路,为充电设施的安全防范提供了保障。
“脏乱差”变居民宝地
改造前的卫生死角
很难想象,这么“科技化”、“智能化”的非机动车库从前是一个卫生死角,就像手上的指甲缝,虽然洗得勤快但也容易藏污纳垢。这里曾今是半花坛半车棚组成的,居民经常在此处堆放杂物,久而久之成了居民区的“老库房”。
改造后的室外停车库
今年8月,山三居民区党总支与四川北路街道平安办协商决定,将88号闲置房屋改造,内部打通,封闭阁楼改建成“非机动车智能充电车库”用来缓解了老小区电瓶车停车以及飞线充电的问题,而外部脏乱差的花坛进行拆除并将原有外部车棚靠墙重建,扩展道路的同时也更整洁美观。如今在兴业坊的居民们抢着要将新买的小牛,雅迪,新大洲往这里放,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健全长期管理有妙法
在居委和街道的共同发力下,仅用两个月车库便落成了,但在使用前大家又遇到了问题:车库如何健全长效管理模式?是否要收费?收费标准如何?一个个问题摆在面前。
在老党员骆万祥的建议下,室内充电停车费实行1车1位收取月租费,室外车位可以免费停放自行车,但是不能停放僵尸车、堆放杂物,同时将停车收费用于聘请专业的第三方管理公司,接管非机动车库的管理工作。
如今的兴业坊不仅保留了上世纪的历史风貌,还通过城市更新,利用有限空间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今年以来,虹口区深入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理念,着力于老弄堂、老旧小区的实施项目建设,未来也将持续探索推进电动车,探索助力社区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记者:徐维晨
编辑: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