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YE|去“精品化”的精品咖啡
何种品牌、何种设计最引人遐思?
谈论“个性”难免哗众取宠,谈论“高级”又常流于曲高和寡。如果退回起点重新审视,会发现能揉进每片喧闹街区里的、每种亲切日常中的、人人都可理解、可负担、可参与的品牌和设计,才是最妙也最难得的——如吃饭饮水般自然,却让每个平凡日子散发出细碎的光芒;可被亲近的同时又极富激情,为未来的城市生活提供遐想。
EICO一直相信:
好设计拥有包容的能力。
最近,我们以此为逻辑,设计了一家“喝得懂、记得住”的精品咖啡馆,少一点拿腔捏调的装酷,多一点真诚质朴的亲切姿态。
/Photo by MUHOUHEISHOU
“喝得懂、记得住”的精品咖啡
我们制造了一种2.0
尽管我们从去年11月起才开始思考FISHEYE应该是一家什么样的咖啡馆,但它其实不年轻。7年前,带着一腔从西雅图染上的咖啡热血,FISHEYE曾是北京、甚至全国最早开始做精品咖啡的品牌。时隔多年,被刊登在《华尔街日报》、《香港明报》、《彭博商业周刊》上的事迹依旧牛逼闪闪,但当年看来很出格的“蓝白配色+lomo相机”的品牌形象设定,却一定PK不过你家楼下时髦干练的星巴克了。
/七年前的FISHEYE1.0
带着“只为一杯好咖啡的初心”,我们为FISHEYE重新定制新装。3家有些不一样的FISHEYE 2.0,一头扎进了上海水深火热的咖啡馆之战里。
/七年后的FISHEYE2.0
核心武器还是 “极致”,回到一杯好咖啡。
在开始设计新的FISHEYE前,我们探访了许多上海的咖啡馆:最好拍照的是马卡龙色系的网红店、让人想逗留更久的大多是家庭式小馆子、卯足了噱头的是最新的黑科技咖啡馆——但很少有人用咖啡本身来说话了。
“跨界”、“新奇”、“INS风”,用咖啡之外的标签来追逐流行当然可以迅速招揽人气,奈何消费市场的换口味速度快过变天。但从早年意蕴无限的第三空间到如今端着就走的日常饮料,在上海,围绕一杯咖啡的时间已经悄然改变。“上咖啡馆”开始脱离低频消费的小资标签,而是很多人的日常刚需——一杯纯粹的饮料、一份refresh的心情。
/Photo by MUHOUHEISHOU
我们相信喝咖啡并非奢侈品,
而是喝一份心情。
/我们为FISHEYE的咖啡设计了特别的杯盖:一颗制成这杯咖啡的咖啡豆,插画卡片标注产区和风味,以亲切地呈现精品咖啡的“追本溯源”
/即使只是朝吧台投来远远的一瞥,也能从放咖啡豆的透明罐中嗅到一份安心;我们设计了现点单、现磨豆、现闻香的消费流程,以创造一种有关的新鲜度的仪式感
我们希望借这些传递一种安全的承诺:这里有最新鲜的水和咖啡豆,因此你能毋庸置疑地拥有一杯好咖啡,剩下的只需拿出一份轻松愉悦心情,去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专业领域上的极致程度,也能为品牌带来更多零售的可能性。
/让一瓶纯净的水成为店头的日常风景,它的价格会是平易近人的,是一份邀约,也为品牌提供一种超越于咖啡的可能性
“Mind your own business”
是品牌最扎实的起点,
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会赢来消费者的尊重,
并造就独特。
/FISHEYE的新LOGO是一个踏实的倒三角,源于咖啡滤杯的形状。它也是一个醒目的惊叹号——我们相信LOGO设计上,辨识度是第一要素
/删去过多的繁杂装饰,咖啡豆本身就是空间里暗含的小趣味
越是信息过剩、注意力分散、节奏快速,我们就越倾向于去谈论极简主义——这个时代的烦恼不是选择太少,而是选择过多,我们希望FISHEYE恰好只提供最极致的那项。
/FISHEYE 与 EICO的产品策划讨论会
讲大家都能听懂的故事
作为最笼络消费者最灵验的旗号之一,
“生活方式”被谈论到叫人耳朵起茧,
但我们相信它的本质是一颗平常心。
这是一杯“精品”咖啡,但这也只是一杯咖啡而已。当去咖啡馆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意味着它应当是一种令人放松的日常消费。诚实透明才是未来的生意,让人心甘情愿地消费的第一步是——顾客有权知道他们在为了什么花钱、以及我们是如何给出这项服务的。
/长乐路的店面不大,我们在座位上方设置了长条镜,可以看到吧台后咖啡师忙碌的过程
我们所定义的精品咖啡并不是“虹吸”、“深烘浅烘”等高冷的 “精品符号”,它有着相当的品质,但又是可以被理解和亲近的。我们希望设计一杯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好咖啡。
/在杯盖和菜单上,我们挑了三个简单的名词作为咖啡的风味描述,以展示精品咖啡的友好姿态
/为不同产区的精品咖啡设计了色彩跳脱的插画
/叫人会心一笑的两种GEISHA:巴拿马瑰夏VS 日本芸者
/一目了然的海报胜过千言万语
/线上产品是很克制的那种色彩缤纷
时髦和新奇是吸引顾客的快捷键,但也可能意味着速朽,我们相信持久源于更平等的消费关系。专业友善的态度为品牌赢得消费者的理解和尊重,更进一步的是如何创造更少的压力和更多的自由。
/在每家FISHEYE里,我们会设计至少三种座位以让人们各取所需,例如满足办公人群的沙发座、咖啡控最爱的吧台位、或是人群恐惧症需要的私密角落
在设计FISHEYE的过程中,EICO Space总监Albert去了一趟日本考察,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日本人并不介意有人在餐厅里抽烟,因为在指定区域抽烟的人并不打扰他人:好的设计会尊重每个人原本享受生活的方式。
/我们把静安嘉里店的吧台设置成三角状,每个角落放着不同的设备,咖啡师不会在制作咖啡师一直盯着顾客,却会在有交流需求时及时应答
/模糊了正立面,与周边的写字楼和商场融为一体
我们既欢迎顾客享受店内空间,也希望鼓励他们将咖啡带出去——一杯好咖啡能是肾上腺的激活,是开启新一天的开关,甚至可能让街区和城市都变得格外可爱。当然,走出去与城市发生联系,也是最好的品牌宣传。
/用户们在网上分享他们的 FISHEYE 咖啡,我们在设计杯子时考虑到了与各种环境的融合
/每家店设置的座位数并不多,这不仅是为了保证店内顾客享有的空间质量,也是一种take out的鼓励
/长乐路是街边店,门口的小灯泡发出暖黄色的光,像一个安心的信号,守卫城市的夜晚
我们不希望定义“你应当如何”,而是留出余白交由每个人自己。少一些一厢情愿的刻意讨好,多一些恰到好处的相互尊重。
化“购买”为“有趣”的品牌,
具备天然的感染力。
/花坛边上设置了放咖啡杯的凹槽,微妙地暗示着可以入座
效率 + 温度,哪一个都无法缺席
互联网和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让大家更要求“效率”,FISHEYE的核心武器也诞生在这种需求里——一台由酷爱咖啡、又讲求高效能的美国NASA工程师研制的手冲咖啡机器人。
5个冲泡头各司其职,既缩短了等待时间,又带来更高的性价比和更稳定的出品品质。机器给出了“There is no accident”的承诺,但我们相信“人”依然无法缺席。
这几年我们注意到商业大咖将战斗的阵营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人们开始意识到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并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关照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类的软肋,也成了我们依旧眷恋线下空间的原因。
你会在每家FISHEYE里发现这台咖啡机器人,咖啡师操作机器,开始为你制作一杯手冲咖啡,随后“自动化”为他准备了几分钟的余暇,和你聊聊这杯咖啡,或是今天的天气。效率和口感、机器和人——FISHEYE强调的“Faster but better”,在于提供一种“平衡”。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
线下消费的核心在于体验,
而它最独特的体验来自空间和服务的温度,
这决定了你会不会再次踏进这里。
“Share” 意味着影响力
INS打卡、朋友圈PO照、微博热搜……“Share”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最强音。从零售、点单、制作等候到取餐——我们希望在购买一杯咖啡的每个环节上鼓励传播和分享,用设计创造一种可供分享的价值。
/在等待咖啡制作的时间里,为你播放一个小彩蛋
/取餐应该是种轻快简洁的体验,杯槽的设计满足每一个挑剔的处女座
在“Share”这一点上,我们还是细节控,因为细节意味着眼前一亮。当这个小彩蛋被你会心地识破,当然更值得被记录。而在设计的时候,有时只需要多花上两分钟。
/多思考了两分钟,中山公园的天花板就从规矩的正方形变成了网状,很酷很街头
/长乐路店入口处地面的黄铜logo,细节处的小质感会让人忍不住拍照 (Photo by MUHOUHEISHOU)
/Boutique Hotel氛围的灯
/嘉里中心店施工进度条加载中
更进一步的“Share”则意味着形成社区,
以及更稳定的客户群。
“我们很酷,你也一样”
在有来有往地传播态度中,
巩固和扩大核心用户。
专业质朴、温暖友善的品牌价值观会和怎样的一群人发生化学反应?我们相信他们既是踏实清醒的务实派——比起过分的时髦和物质,更在意品质;也是乐于分享的浪漫派——拥抱个性、并能有效而积极地沟通。一种拥有普遍价值的、且不易褪色的品牌调性,是一种能被不断传染的天然“病毒”。
/长乐路店登上了《MARS》的城市指南
人们因为一杯咖啡在这里聚集,收获学习和成长,他们的“同好指数”可能远远超乎的你的想象,在意一杯咖啡、在意细节的质感、在意生活和艺术……
在做加法前先做减法,
能为品牌收获更忠实的用户。
/人气最旺的是请插画师龙荻当一日咖啡师,每个人都能得到一杯独一无二、可被收藏的FISHEYE
浏览 EICO SPACE 其他的空间作品:
一加手机: 一加上海旗舰体验店
丁香诊所: 打造变 “医疗” 为 “服务” 的好诊所
邻家好医: 爆改一个月,土菜馆改头换面变诊所
我们正在持续寻找一起创造新空间的设计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