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益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仅是知识分子,更是士

2016-04-06 《中国慈善家》




撰文:宋厚亮

来源:《中国慈善家》3月刊


>>>>

他们是知识分子,

为一线的行业建设者提供思想产品;

他们是士,

从“静观的人生”转向“行动的人生”,

既是思想者,也是行动者,

参与民间社会,开拓社会空间。


这是一群自其他学科跨越而来,却独自开创出公益慈善领域研究新高度,并积极介入公共事务的学者。


每个领域都有对应的学科,但中国的公益慈善领域一直是空白。公益慈善行业在经过二十年的积累后,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一发展如果没有理论和思想的支撑,显然力道不足。与中国公益慈善发展的轨迹基本吻合的是,十多年来,一些研究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在原有领域获得不俗的成绩后,把公益慈善的研究当做新的方向。这是一次富有挑战的转型和跨界,他们需要搭建基础;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空白领域的建设并无太多竞争者。


这些学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康晓光教授、中国社科院杨团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清华大学王名教授、北京大学金锦萍副教授、清华大学邓国胜教授、中山大学朱健刚教授、清华大学贾西津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陶传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家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褚蓥讲师⋯⋯除此之外,一些著名学者,在学有余力之后,其研究也涉及公益慈善,并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社科院的资中筠研究员、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郑功成教授⋯⋯



《中国慈善家》2016年3月刊封面


如今,他们的著作已经搭建起公益慈善研究的基本框架,撑起公益慈善研究的学术界,为奔走一线的行业建设者提供知识和思想。


他们是西方人所称的“知识分子”,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深切关怀着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害,这种关怀超越个人私利之上。


在传统中国,并没有知识分子,只有士。士,其范围不仅涵盖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士志于道。“道”是一套价值系统,这套价值系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实现。早期,士的社会实践在于“治天下”,成为士大夫;后期,则转到民间社会,开拓社会空间。著名华人学者余英时教授认为,十六世纪以后,部分地由于阳明学的影响,仍然有不少“士”关怀着合理秩序的重建,但是他们的实践方向已从朝廷转移到社会。


进入现代社会,士,在普遍意义上已不复存在,被知识分子取代。但是我们看到,在这些以公益慈善研究为志业的知识分子中,其中有一些并没有枯坐象牙塔,而是走出书斋,从“静观的人生”转向“行动的人生”。他们所走的道路,与余英时所提到的十六世纪之后的士有着同样的内涵。他们既是思想者,也是行动者;他们既是知识分子,也是士。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到公益慈善机构乃至创建崭新的组织,在社会领域发力。在许多重要的公益慈善机构,都有他们的身影和努力,例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等。


我们选出五位具体研究方向不同的学者,看看他们在公益慈善研究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为机构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智慧,为更具长远考虑的公民社会建设做好了哪些铺垫。这五位学者是: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著作有《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NGO扶贫行为研究》《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等。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是数学和生态学,而后来却转向儒学和非营利组织两大领域的研究。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他试图在儒家的价值和伦理体系中为政治、社会(包括公益慈善)建构新的模式。



杨团,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区公共服务论析》等。她的母亲是韦君宜,作家,知名的文化界人士。这种家庭既给了她良好的教育,也让她备尝艰辛。三十年来,她游走于大学、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唯一不变的是秉持中庸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近年她将主要精力放在一手创办的“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奔走乡村,倡导农村合作组织走向新农村综合发展协会。



王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所长,著有《民间组织通论》等。作为博士生导师,他的弟子众多,例如褚蓥,已是学界新秀。他研究公民社会与治理,往往涉及敏感领域,他不避讳表达,却又表达得足够智慧。近年来,每年3月,他都受到集中关注,因为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每年都提出多份提案,为公益慈善领域的困境和问题呐喊。2016年全国“两会”,他的提案包括“推动公益创新,探索建立公益金融体系”、“关于将社会组织法尽快纳入立法议程的建议案”、“倡导互益精神,推动互助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关于建立慈善信托试点、推动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提案”等十多条。



金锦萍,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国内第一部研究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的专著。她是公益慈善法方面最权威的学者,在慈善信托等方面的研究亦走在国内前列。她思维活跃,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如此禀赋,使得她高频率出现在媒体的采访报道中。她总不厌其烦地向公众解释有关公益慈善的常识和逻辑。她积极地参与各大基金会,帮助完善治理。



朱健刚,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著有《行动的力量》《国与家之间》等。他参与创办了上海热爱家园志愿者协会、广东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广州恭明社会组织支持中心、香港木棉花开志愿者网络等多类公益组织。


本文选自《中国慈善家》2016年3月刊封面《益·士》,敬请关注其他封面文章:

《康晓光:我自独行》

《对话康晓光:相比于基督教文明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更普适》

《中庸者杨团》

《对话杨团:在空隙中留下种子,为将来的改革打基础》

《王名:拱卫者还是改革派》

《对话王名:社会共治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安排》

《金锦萍:“常识”代言人》

《对话金锦萍:第三部门能消解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朱健刚:面孔模糊的行动者》

《对话朱健刚:社会转型的动力在哪里》


本文选自《中国慈善家》2016年3月刊

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