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投砾问道] “千城一面”,我们怎么看?

2017-09-22 北洋规划研创室 北洋设计


“千城一面”不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但目前社会对它的认识还有些片面,偏重于它的外在表现,而对它形成的内在机制了解不足。9月12日下午,规划研创室成员就“千城一面”形成的背景、成因以及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等相关问题表述了各自的看法。



徐广亮

理性认识“千城一面”现象

北洋规划研创室设计师、规划硕士



人们常说:“看三千年中国去西安,看一千年中国去北京,看一百年中国去上海,看三十年中国去深圳”,这句话道出了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和人居聚落的时空迥异、多样性特征,但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仅仅能呈现近二、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看近三十年中国,深圳是一个经典案例,但绝不是唯一,中国每一座城市都看得到。“千城一面”现象在很多国家均存在,要剖析我国“千城一面”现象,就要挖掘它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增加我们对它的理性认识。


一、什么是“千城一面”?

“千城一面”是学界、政界、媒界和城市居民们吐槽城市空间雷同的常用语。从大众所理解的角度看,“千城一面”的“面”指城市面貌,城市彼此之间在物理空间方面的视觉体验感相同,在新旧街区、交通、建筑、开敞空间等各方面存在空间同质化现象,而且场所特征差。

这些城市有的是近三十年快速新建的城市,有的是在近几十年的建设中“被去特色化”形成的,城市产业和文化趋同,街区和建筑“面相”雷同、风格混乱,道路和广场尺度过大,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慢行系统不便利等,甚至连城市的“病症”都一样。

二、“千城一面”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我国城市“千城一面”现象主要是建国以后,特别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由工业驱动、人口集聚带来的滚雪球式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建设“快速”和“节约”的思想;传统血缘、地缘关系的瓦解和重构,导致同一空间不仅仅再服务于同一社会属性的群体;加之外来文化影响导致的城市文化趋同,是“千城一面”形成的宏观大背景。

这种背景下的城市建设过程,各主体都在谋求各自权益最大化,就缺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个建设项目中。政府追求“多、快、好、省”的城市建设,企业追求开发项目的标准化建设,设计师追求快速简便的设计过程。整个过程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不够,而“复制”外来文化就会导致空间同质。总的来说文化的同质化和建设的标准化、模块化催生了“千城一面”现象。

三、如何看待“千城一面”现象?

①“千城一面”形成的逻辑复杂性和必然性。我国的“千城一面”是在特定的经济主导、社会变革、文化趋同、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理论不成熟等逻辑交互后在空间的体现。在这种逻辑背景下,规划师和建筑师也无力避免粗野的城市建设过程,效仿与标准化建设成为主流,这种空间形式具有市场需求,甚至可能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城市建设者的崇拜对象。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但并不代表终极成就,刻意改变千城一面的做法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②质疑“千城一面”的出发点在于寻求良好空间体验。空间体验指人们在居住、工作和游憩等空间场所的活动过程。对“千城一面”的质疑是对诸如场所割裂、尺度不宜、色彩混乱、管理能力低下、不利于健康等城市空间不良体验感的反应,其本身是在呼吁安全、美观和尺度适宜的良好城市空间。

③质疑“千城一面”的落脚点在于城市空间认同。没有理清物质空间变革的背后逻辑的质疑,隐含着对传统城市空间的过度留恋和对现代化城市空间的否定,并在心理上产生敌对感。当时过境迁,空间形成的核心内因发生变革,仍用传统的空间价值惯性来评判当代城市空间需求和特征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四、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又是城市空间的体验者,我们更应客观、理性看待这一现象,进而做好手中的工作。

在做项目时,多了解项目的特征,特别要探寻城市空间产生、生长和消逝过程中隐含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逻辑,从而找到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城市空间消长。

利用好城市的既有资源。城市特色资源也许是区别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最重要的要素了,所以保护城市的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对于构建城市空间特色不可或缺。对于小城镇、小城市,把千城一面蔓延扼杀在摇篮之中,如同一个人的一生,从小就教育好她,否则长大后毛病累积就在灵魂里根深蒂固而难以根除。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横向拓展多学科的团队和技术水平,好好研究城市精神层面的内容该如何控制和引导,除了规划中的传统强制性内容,思考在空间引导层面如何做到有效的空间管控。


周敏

“千城一面”形成的需求和技术原因

北洋规划研创室设计师


讨论“千城一面”其实也是在讨论城市风貌,城市风貌的形成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最为重要,不同的地域环境和资源会影响城市的风貌,比如城市的山、水、海等资源对构建城市空间特色风貌具有重要作用。

从物质空间上来看,这种讨论更多关注的是建筑风貌、街道的肌理和城市的肌理。传统的城市有一定的特色,比如北方的建筑非常雄壮,南方建筑较多的是白墙灰瓦。为什么传统的建筑就消失了呢?在现在的城市中传统建筑越来越少了,使得城市越来越没有特色了,究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传统建筑的功能已经不再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我们国家处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环境,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就需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居住问题,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解决很多人的居住问题,集合住宅就出现了,传统的院落居住形式就不再适用了,就会被取代。

二是建造技术革新使得空间形式不再受地域限制。传统的建造技术失传了,而是推崇那些便捷、高效、节省劳动力的现代建造技术,现代建筑更具有适用性,可能在任何城市都适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城市的追求的目标都相同,做出来的东西和风格也难免会一样。

“千城一面”产生具有多元主体责任。甲方追求各种风格,设计师也会崇洋媚外。比如大学阶段做一个小住宅设计的时候就不会认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反而会比较认真研究国外建筑师是怎样设计一个住宅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偏重于学习现代化建筑的知识,对传统建筑知识缺少更多的学习,当然古代的很对东西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



王海冬

城市特征与“千城一面”核心内因

北洋规划总监、规划研创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一、先谈城市特征

讨论“千城一面”就是在讨论城市特征或城市风貌,城市就像一个人一样,各有各的个性,我们怎么去认识一个城市?设计师在做设计时,往往更关注城市自然环境和物质空间,对城市文化这种非物质、非显性的东西力不从心,但这些非物质要素却是城市最具价值的东西,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讨论和研究的。

城市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目的是为满足城市中的人的需求而服务的,不管什么样的需求,都会在物质空间上有所体现和映射,比如国外的大广场,大广场在古代希腊时期倡导自由、民主,会有很多自发的民间集会,很多政府活动、宗教活动在大广场举行,大广场的出现与当时的城市活动是有关联的。

那怎么去认识一个城市风貌?比如易中天在《读城记》一书中,站在人文的角度把城市想象成一个一个的人,每个城市都有个性和魅力,比如北京的特征是大气,上海的特征是婉约精致,武汉的“说不清”,这些对我们认识城市风貌是有大有裨益的。当提到一个城市时,你可以列出很多关键词来描述她,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关键词会涵盖城市的方方面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北京,你能想到的关键词有首都、政治中心,北京官多、企业总部多、各国大使馆多,北京代表了国家形象,曝光率高,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一些典型的国家纪念性场所和建筑;北京历史悠久,3000多年历史的六朝古都,尤其是离今天最近的元、明、清代,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故宫、长城、皇家园林等;五四运动、开国大典等影响深远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北京;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北京是交通枢纽,首都国际机场和南苑机场服务于全球,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藏铁路等辐射全国;北京有常住人口两千一百多万,是全国第二的城市,北漂也是北京的代名词,汇集了大量科技人才的中关村;北京是现代化大都市,有世界知名的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CCTV、银河SOHO等建筑。说起北京,每个人都会想到这些关键词,但你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关键词,会发现它们涵盖了城市的历史、政治、地理、文化、社会、经济、建筑空间形态等各个方面,这些关键词汇总起来是对北京的理解,用一些形容词形容就是“大、大气、贵气、秩序、全能型”。

作为中国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说完了北京,要再谈谈上海,上海给人的感觉就跟北京不一样了——“大上海”,但“大上海”的“大”和北京的“大”不一样,北京凸显政治、秩序、大气,而上海是经济中心,陆家嘴、十里洋场、国家金融中心、上海证券交易中心、GDP全国第一、上合组织,这些都是与经济有关的关键词;在交通方面有上海港、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等,同样是重要交通枢纽;上海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城市,轻工业方面有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等,与青岛、天津一起被称为“上青天”的纺织行业,重工业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宝钢,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建设的国家级重工业项目;上海话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方言之一,上海的本帮菜、沪剧,具有较高权威性的解放日报、文汇报、青年报,上海国际车展、上海国际电影节、世博会等世界文化的交流平台;上海的名牌高校也较多,同济大学、上海交大,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上海人口两千五百多万,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场所世界闻名,如外滩、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上海迪士尼乐园等。所以说起上海,和北京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上海是“洋气、国际范、多元而精致”。

我对武汉比较了解,也说说“大武汉”,武汉跟北京、上海又不一样了,武汉地处楚地,闻名古今的黄鹤楼,城市历史悠久;武汉是工业重镇,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是非常知名的;武汉水系发达,土地富庶,称为“江城”、“百湖之市”,九省通衢,武汉长江大桥贯通南北,水上和陆路交通都很发达;汉口镇是天下四大名镇之一,自古就是商业重镇,楚中第一繁盛,繁荣的汉正街,武汉小吃也有特色;武汉还是革命圣地,比如武昌起义;国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数量全国第三,在校大学生数量全球第一;说起武汉,第一感觉就是“热”,是传统的“四大火炉”之一。总之概括起来武汉给人的感觉是“多元而交融”,用易中天《读城记》里的话就是“说不清楚”。

刚才说的都是很重要的城市,当然还存在一些比较“单纯”的城市,说起这些城市时,你能想到的关键词就比较少。比如黄山,你能想到的是旅游、徽派建筑,但你绝不会联想到经济、国际化大都市这些词语,她的职能相对简单。

这些城市的关键词,如果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来分析,会发现这些关键词都是在城市不同时代背景下被赋予的,并逐渐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今天城市的特征。比如建国初期北京就不会有“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概念,也不会出现今天存在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等等,时间越往前推,城市的功能越简单,你能想到的关于北京的关键词就越少。

城市的特征或者风貌涉及到很多内容,城市的特征(特色)囊括起来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空间层面,文化、经济、社会活动在体现城市特色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四川人喜欢打麻将,你会发现城市街道旁边几个店铺的店主会凑在一块打麻将,也能看到菜市场的几个摊主凑在一块打麻将,这种城市特色不是物质空间的特殊性,而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活动对城市特色的形成贡献很大,甚至会超过物质空间的作用,或者说城市特色并不一定会体现在物理环境上,可能是包含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人的行为活动更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说一个城市特色构成就是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的活动,它们都非常重要,都不可忽略。

城市的特征、风貌是动态变化的,是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过程不断地被重新定义的,不断地将新的内容赋予到城市,越是发展优势明显的城市这种动态变化越频繁和明显。比如,再过若干年北京部分功能迁出后,那时北京的特征可能跟今天又会不一样了。我们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城市,不能僵化的去看,也不能只因城市在某一固定时期的好坏就“盖棺定论”。再比如,济南“泉城”这个概念,它是在过去的某个历史时期被赋予的,在当时“泉城”这个词是对济南城市特色的提炼,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可能也就是几个景点和“泉城”这个名字了,济南也在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内容而被重新定义,再过十年,说不定济南也是国际大都市了,离“泉城”也就越来越远了。所以我们要动态的去理解城市风貌这个概念,它是不断被重新定义,而且具有越来越多元了。

二、再谈“千城一面”的形成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千城一面”现象?导致千城一面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常规我们所说的认识不足、不重视、缺乏理论和法律依据、政治体制等原因外,个人认为以下原因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①站在中国层面说,史无前例的快速城镇化进程,造成了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了工业生产特征,在这种背景下,讲究经济和效率,我们国家的项目建设周期短,相关的财政预算又少,要节约资金。我们用的方法要简单,不能比别人繁琐,在需求量特别大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任由城市缓慢地自我发展和更新,要求我们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达到一定的效率。过多和力度过大的人为干预,促使城市的建设过程像工业生产一样,讲究标准化,讲究经济和效率。不管在北方还是南方,我们的高层建筑所用的材料、做法甚至一些细节大样基本都一样的,国家也制定了统一规范、标准来指导城市建设,加速模糊了城市、建筑等物质空间的地域界线。

史无前例的城镇化阶段决定了城市处于不断地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的地位、功能、作用在不断地更新,城市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城市之间在产业和文化、功能等方面同质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城市的特征。

②站在全世界层面来看,科技进步在“千城一面”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全球一体化和科技发展逐渐消除了地域、气候、文化、技术、经济等壁垒,使世界面貌逐渐趋同。原来为什么不存在千城一面?因为原来科技水平不发达,交通、通讯、文化、贸易等各种“交流”没有那么通畅,城市与城市之间在地域上存在隔阂、“门槛”,生产、生活和文化的不同会使得城市有不同的面貌特征。例如,原来南方与北方气候不同,反映到建筑上就是建筑风格、材料、建造方式大不相同。但现在科技技术发达了,无论南方和北方建筑室内都有空调,在建筑内部已经感觉不到气候的变化了,技术发展带来的城市建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了;南方多雨,原来建筑的屋顶坡度比北方大,但现在建筑屋面排水措施比较先进,雨水都顺着落水管排走了,是不是坡屋顶已经无所谓了;再比如建筑材料,原来南方树多、北方石头多,现在的技术都可以消除这些“障碍”了,原先的建设“门槛”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是门槛了。

全球一体化趋势加速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地球都成为一个“村”了,文化交融之快、信息传递之快、技术转移之快、产品普及之快,使全球文化不断碰撞、交织、融合而趋向同质,是“千城一面”形成的内因。比如,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新建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很快全世界都能知道这个事情,哪个国家有什么科技发明或者产品,各地也很快就用到它,就像刚才提到的,一个公司的总部都是用标准化建设,也就是说,当今连形成城市特点的内因、本质的文化都逐渐趋同了,那么“千城一面”现象能不出现吗?

三、我们该怎么做?

深入研究“千城一面”成因,会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千城一面”现象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但我们该怎么做?虽然它是必然的,但我们也不能任由其无序蔓延,也就是说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千城一面”现象,但也不应为了“特色”而去做违背城市发展规律的事情。“千城一面”现象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满足城市发展的前提下,保留下各个时期城市发展的印迹,而不是抹掉重来”,现在包括的市民、政府、开发商等也都逐步认识到这一点了

比如,以历史街区保护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保护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历史痕迹,保护城市历史街区和风貌,现代我们对城市的保护侧重于“点”和“面”的保护,对“线”的保护做得还不够好。“点”,比如文物保护单位,“面”可能是历史风貌保护区、重点历史街区等,但“线”不是指道路,是城市的“文化线路”,它是一个“脉络”,是过去某一历史时间段发生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的行为活动的联系,包括纵向上时间方面的,也可以是横向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方面的,我们要做的是用“线”将城市中的“点”和“面”串在一起、关联起来,而不是单纯地保护城市中的某一个“点”或者“面”,就像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静止的文物。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青岛有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但你看到的只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点”,比如在德占时期的某一片区是华人居住区、某些片区是德国人居住区、某些片区是办公区、某些区域是休闲娱乐区,但应该能通过某种形式把这些孤立的“点”和“面”串联成“线”,让今天人们可以“感知”到。所谓的“关联性”可能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也可能是某一地点沿着时间轴从某一时期到今天整个发展过程。

再一个我们要做的是要注重对城市的习俗、语言等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利用,这也是我们做的非常不到位的地方。四川人好打麻将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在城市建设中要有怎样的空间回应?如果您发现一个城市的歌剧院多,那么这个城市的人喜欢听歌剧,如果你发现一个城市的咖啡馆多,那么你就可以判断这个城市的人的生活比较安逸、比较喜欢休闲。也就是说,从空间体验中,你能感受到这个城市中人的一些行为习惯,要深入了解、体会、发掘城市的特点、魅力和个性,深刻的认同和尊重它,把这些“小事”、“实事”和“靠谱的事”做好,将城市空间中的生活方式也要延续下去,不要为了片面追求不同而设计,不能把这些文化的东西当成展品一样简单地放在一个“博物馆”里,更不应该轻易地“抹掉重来”。



总结

对于“千城一面”现象,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它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必然性。但是如何看待和应对“千城一面”现象,各界还存在各种疑问,这也是我们将持续关注的焦点。那么,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城市空间体验者,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去解释人们对城市各种现象的疑惑,我们也有那份热情去关注、探索我们想要的答案。

 

本期整理与编辑:徐广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