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82岁中国女科学家获世界大奖, 上台领奖征服全场…这才是最值得点赞的偶像!

2018-03-29 蓝橡树


日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位于巴黎的总部举行。现年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古生物学家张弥曼与其他四位女科学家共同获此殊荣,她也是第五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


本文来源:公众号“灼见”(ID:penetratingview)。“蓝橡树”获授权转载。


........................................


82岁的她

站上了世界最荣耀的领奖台

 

3月22日,法国巴黎。


全世界最顶尖的5位女科学家,在此被颁发了一座颇具分量的大奖: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在这5位女科学家中,有一位面容慈祥、头发乌黑的中国女性。她微笑着上台领奖并致辞。



她5分钟的演讲中,同时出现了5种语言:法语、英语、汉语、俄语、瑞典语……演讲字字珠玑,台下掌声雷动。


她就是蜚声海内外的古生物学家:张弥曼。


▼ 简短的发言赢得数次掌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612qeagt6&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国内,说起中国当代女科学家,许多人都只讲得出屠呦呦女士——还是多亏了诺贝尔奖的知名度。


而张弥曼女士这种超级大神,取得的成就足以令全中国骄傲,却没多少人认识,真是太遗憾了。她自带传奇属性的简历,截取一段大家感受一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1996年担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

1995年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外籍会员。

1997年被选为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

2011年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获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2018年被授予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看完不禁感叹:这闪闪发光的荣耀,光辉充实的人生……这是比当下任何明星都更值得推崇的偶像啊!


张弥曼这次获奖,是该奖项首次授予古生物学家。所以这座奖杯,不但对张弥曼女士是莫大的肯定,而且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古生物学领域来说,都意义深远。

 

获奖之后,张弥曼说:希望有更多拔尖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出现。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希望呢?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目前世界女性科研人员的比例仅为28%;自1901年设立以来,只有3%的诺贝尔科学奖颁发给了女性。


不可否认,在科学领域,依然存在着性别的“玻璃天花板”。


所以张弥曼、屠呦呦这样杰出的顶尖女科学家,更加值得我们骄傲——感谢她们扛住了所有的压力与艰难,把自己活成了最精彩的传奇。


她用六十多年

探寻地球上亿年前的秘密

 

放在今天,张弥曼估计可以在网上回答“上大学前对自己的专业一无所知,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果没有从事古生物学工作,张弥曼可能会受到在医学院工作的父亲的影响,成为一名医生。


而她报考大学时,中国的工业化迈进正需要大量地质人才,刘少奇呼吁年轻人:“地质是工业的尖兵。”


就这样,立志报效祖国的张弥曼改变了初衷,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被分配到了她完全“一无所知”的古生物系。



那时的她,对古生物学毫不了解,更谈不上兴趣了。正因如此,她内心也曾惴惴不安。

 

但就是有这样一种了不起的人——比起抱怨,更愿意努力;比起焦虑,更愿意钻研。


张弥曼,就是这样的人。


投身古生物学后,她每年都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那时没有帐篷、没有开车,她和伙伴们就用扁担挑着几十公斤的行李和工具,一走就是几十公里的山路。



就这样,凭着一根扁担、一双腿,她跋涉在荒山野岭间,在一块块化石身上,探寻地球上亿年前的秘密。


这一干,就是六十多年。

 

对于投身科学的张弥曼来说,她无惧岁月,只怕自己还有太多来不及。她说她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只希望能多少做一点工作,而不期望任何其他的事情发生。


70岁的她,还亲自参与了青海野外考察和挖掘;如今82岁的她,还在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相比之下,条件便利、年轻力壮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这个古生物学家,可爱又谦逊

 

提到古生物学,我就会想起《老友记》中的Ross。这个最爱恐龙的古生物学博士,幽默又可爱。


而张弥曼奶奶的可爱和有趣,丝毫不输Ross!

 

你一定猜不到,她在大学时曾创下的一项纪录是什么:吃包子!


在昌平龙山实习时,张弥曼一顿吃了14个包子,创下女生的最高记录。“战果”竟然还传到了邻校,连张弥曼的中学同学都有所耳闻。

 

直到现在,这个位于国际顶尖位置的女科学家,依旧十分可爱:前两天被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时,她发表完融汇5种语言的高大上演讲,就转身准备下台了,忘了拿奖杯……


 

在张弥曼身上,除了“有趣”,还有一项高贵的美德:谦逊。


她为人十分低调,不喜欢被采访,不喜欢被过多关注。


2006年,国际领先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专门以两页的篇幅,刊登了介绍张弥曼的文章:《她迷上了化石》。被如此大牛期刊专文介绍的科学家,可谓凤毛麟角了;但采访的记者戴尔顿却无奈地表示:采访进行得很不容易……


原因是:“在采访过程中,当问及她的成就时,她总是避而不谈。”

 

谦逊的张弥曼,面对赞誉,有时甚至会表现出无措。


2011年,她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这项荣誉。《科学时报》记者托了关系才“出其不意”地跑去采访,而她一听到记者的祝贺,脸上就表现出“惶恐”。


她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情真是很复杂,主要是觉得压力很大,我觉得我真是配不上这个荣誉。很多同行、学生都比我优秀,荣誉应该属于他们。”


这并非她假意谦虚的场面话,而是她的真心话。


她的同事周志炎甚至特意安慰她:“你就当自己是代表中国古生物学界,接受这个荣誉。”


于是,张弥曼对记者特意强调:“我接受了这个说法,把这个荣誉当成是给中国古生物学界的共同荣誉。” 

 

为什么张弥曼如此谦逊?


我想,原因大概是:她不屑于傲慢。


比起骄傲自满,她还有太多想要去做的、有意义的事。

 

2016年,张弥曼获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张弥曼院士荣获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但在这之后,张弥曼主动将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交给年轻学者,自己转而投身少有人关注的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


她解释说:“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取得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但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跟世界领先水平还差得远。”


傲慢只是自卑者遮羞的面具,而谦逊,才是成功者应有的气度。

 

愿你勇往直前

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76岁的霍金在去世前10天,还提交了一篇科学论文,为发现平行宇宙奠定理论基础;


82岁的张弥曼还在刻苦钻研新领域,对于几十年的光辉荣耀云淡风轻;


85岁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别人问她感言,她说: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还有很多事要去做……

 

最令人动容、钦佩的,是他们和她们心中,都有着一个伟大而真诚的信念:想要为这个世界,再做些什么。

 

如今,在我们周围,还会听到很多人发出质疑:


——女生学习好有什么用?

——甚至,学习好有什么用?


的确,假如你将目光锁定在眼前,努力学习确实“没什么用”。


学习好不一定会令你嫁得好,不一定会令你更富有,甚至不一定会令你过得更轻松。


但当你不再拘泥于眼前,当你开始渴望星辰和大海,你会将目光放得更长更远;当你热情地汲取知识,你就会日渐找到自己前行的目标与意义;当你无悔地拼搏后,你才会有更多机会,收获一段闪闪发光的人生。

 

愿你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愿你将自己活成了传奇,永远不改一颗金子般的心。



........................................


萌塔教育·开学季

1元 试听课限时抢!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

国际小学在家就能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