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抢跑的孩子输在了哪儿?真正有用的童子功其实是……
说到底,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浸润。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行为态度上的浸润。父母的焦虑或信心,也会在无形中传导到孩子身上。若我们对孩子多一些信任,他们也会对自己多一些信任。
本文来源:公众号“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 。童行学院是为3-12岁孩子提供系统性通识教育的课外学院,致力于成为儿童通识教育的引领者。“蓝橡树”获授权转载。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前段时间,一张五岁幼童的简历刷屏网络,五岁识1500个字,会背100多首唐诗,一年读英文书500本,每周写三篇英文日记;每天的课程内容包括思维训练、计算练习、数独等;会弹钢琴、踢足球、游泳、围棋、主持;去过多个国家......
大家惊呼“这辈子也赶不上这个小孩子了”,父母们更是徒增焦虑——完了,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心平气和,一点点拆解来看。牛娃引发的焦虑,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要不要从小就让孩子这么拼?
第二层:如果从小就要这么拼,该拼什么?
第三层:如果才艺和见识也要比拼,家世不行该怎么办?
这三层焦虑都非常自然。任何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光明的前途。我完全能理解父母为孩子的未来担忧,也赞同这种人之常情。
但我今天想细致地分析一下这几层焦虑,看看它们的潜在意味是什么?可能的解答是什么?对我们普通父母意味着什么?
我先从第二层和第三层焦虑开始分析,最后再回到第一层焦虑。
如果从小就要这么拼,该拼什么?
第二层焦虑其实等同于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幼儿启蒙,究竟要学些什么?
当然,孩子幼儿启蒙,应该学一些对他长远学业有好处的东西。
五岁牛娃引以为傲的成绩,和很多父母在幼升小阶段着重培养的方向基本一致:识字、英文、背诗、计算、数学思维。
这些内容毫无疑问和小学低年级课程直接挂钩,对于一年级衔接十分有好处。识字、英文和计算出众的孩子,可以想象在一年级的课业中也很容易名列前茅。但问题在于,这些内容对于孩子的长远学业有多少好处呢?
其实我们可以对比这样一个问题:一两岁的时候,不同的孩子走路和说话早晚很不同,但这种先发优势对于长远发展有多少影响呢?答案是:没有任何影响。
有的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始蹦字,有的孩子快三岁才开口说话,但是一旦学会说话,双方不会有任何差别。正常的孩子到了三岁之后都会流利自如表达,说话早晚的差距很快就被抹平,看不出区别。
原因很简单:说话是一种所有正常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只要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技能,早一点晚一点掌握就不会有本质差别。就像吃饭睡觉,在婴儿很小的时候,父母往往为了让孩子学会吃饭睡觉大费周章,甚至去参考教程,但无论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之后就没有不会吃饭睡觉的,儿时的训练基本上不会留下差别。
能引起人生长久差异的,一定得是某些人能掌握、某些人无法掌握的差异技能,而不是这种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那么识字、拼音、算数算是差异技能,还是共通技能呢?对于几乎所有上过学的成年人,这肯定都是共通技能了。
幼儿识字很困难,但没有见过正常上学还不识字的人。到最后每个人认字的多少都差不多,早晚识字几乎没有分别。拼音、算数与之类似,无论小学一年级是否适应,很快也全都能学会了。
中国父母对于“早晚”这件事的痴迷实在是世界冠军。我们的文化里似乎有一种“早=好”的情怀,一个孩子如果比别人进度超前,仿佛就意味着聪明;而如果一个孩子展现出聪明,父母对其培养也就是无限超前。
其实我并不否认有很多天才比一般人展现出更超前的特点。但反过来并不成立,超前赶进度并不等于天才。比别人学得早,并不等于学得好。我们时常培养小龄的竞赛冠军,但是到了盛年的高峰却在国际顶级奖项中消失了。
很多孩子一直超前,比同龄人都早几年大学毕业工作,但最终结果,只是人生多工作了几年而已。
有才能的孩子,原本应该在人生的深度和厚度上超越同龄人,但因为追求赶进度,反而匆匆跨过人生,只留下了浅度痕迹,实际是可惜的。
即使父母要拼,也应该让孩子建立一些具有长期优势的能力上,而非让孩子费尽心力,苦练一些其他人很快就拉平差距的共通技能,如识字、拼音、算数等。
回想我们上学的时候,真正让学生间拉开差距的,是高年级的复杂知识学习——语言高级应用、数学和科学进阶学习,这些地方会考验学生对语言和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
所以,父母应该更关注的,是潜移默化培养孩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超前抢跑固然看上去熠熠生辉,但是把深度理解力的根扎进土壤,初期默默无闻,后期参天大树。
如果才艺和见识也要比拼,家世不行该怎么办?
孩子的多元爱好该如何培养,这是不是拼家底的时候到了?
第一种家长:我经常让孩子各种各样玩,玩什么都行,有时候唱唱歌跳跳舞,有时候打篮球踢足球,有时候一起玩过家家表演,有时候带他去游泳戏水,有时候在家里瞎画着玩,有时候全家去旅游,简直是天天玩,生活不要太轻松。
第二种家长:我给孩子安排了很多兴趣班,给他每天安排多元练习时间表,包括唱歌、跳舞、打篮球、踢足球、表演、游泳、涂鸦,还带他走遍天下去提高见识,我希望每一分钟都过得充实高效,孩子能发展多方面爱好。
有差别吗?对于学龄前四五岁的孩子,二者的效果差别微乎其微,即使是最优秀的学员,在涂鸦、篮球、舞蹈和表演等专业课上的表现,也和玩耍效果差不多,而无论父母是否安排这些课程,在孩子自发的人生里,他也一定会唱歌跳舞、跑跳玩球、涂鸦表演,因为这些都是孩子玩耍天性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一个最松松垮垮没有推娃精神的家庭,和一个高强度安排推娃的家庭中,孩子做的事可能是差不多的。
然而这二者的叙述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态度是全然放松,即使送孩子上学习班,也觉得孩子是玩,不算是什么功绩;而后者的态度是严肃紧张,即使带孩子玩,也觉得是学,要记录每一点功绩。
这会带来两种不同的人生活法:前者似乎轻轻松松就达到后者费尽心力安排的人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能玩着学。但是我们常常不敢相信,人生本来就可以玩着学。
在放松的状态下,孩子会特别容易展现出自己真正敏感、有兴趣的地方,父母也容易观察出孩子最有潜质的特质;
而人在紧张的任务状态下,除了是否感兴趣的因素,还有“能否坚持”的毅力因素、“能否令人满意”的取悦因素、“积累多少成绩”的压力因素共同影响,如果逼得紧,孩子可能最终会完成这一系列任务。但久而久之,会失去内心对于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的感受力。
或许有人会说,毅力、取悦、成绩不重要吗?它们重要,但它们应是在一个人发现自己内心方向之后,在此方向上不断精进时不断加码的推动力。在人生之初,如果把这样的严肃加诸于每个方向,那就区分不出任何方向的差别。
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需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双方敏感的心,需要真正看见孩子。不是拼劲家底把每个方向都砸上就能砸出结果的,很多时候,恰恰相反。
再稍微延伸一点。区分父母是真的愿意支持孩子的爱好,还是热衷于给孩子闪闪发光的成绩单再添一笔,就看父母面对孩子人生选择时的态度。
如果父母想尽办法推促孩子学钢琴,让孩子训练音乐才能,但是一旦孩子真的对父母说“我要做音乐,我要参加选秀,我要去当流浪歌手”,父母却截然反对段话,就不是真的支持孩子的爱好,而是把钢琴当作了考学的加分。
支持孩子的爱好,就要允许孩子在最初自由地尝试,在未来认真选择自己内心熊熊燃烧的火焰,在选定的路上头悬梁锥刺股义无反顾。如果没有最初的自由和最后的宽容,就还是不要随便说自己“支持孩子发展爱好”这样的话比较好。
说到底,启蒙也是人生观的体现,要看父母是否能接受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拥有多元的生命。
要不要从小就让孩子这么拼?
那么,是不是孩子小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启蒙,放任其随意玩耍就够了?
对此,我们还是回到最初提出的目标:希望孩子能发展一些对人生长期有好处的能力。
思考习惯
从学业上看,正如前面所说,对孩子最终成绩影响最大的,是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逐渐显现的深度理解力的差别。成绩的分化差不多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此后有很多科目的学习会始终呈现巨大差异,一直到成年。
那么这个深度理解力又是什么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其实最简单来说,就与思考习惯有关。
一个人如果经常进行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如果任何事情他能不满足于被告知答案,而期望自己进行逻辑推理;如果他能习惯于透过表面思考为什么,透过一层为什么追问更深一层为什么;如果他长期与人沟通自己的思考,能理解不同观点与证据。
那么学业上的问题就不会成为巨大的障碍,而是一个又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自主习惯
跳出学业来看,对孩子长期发展最有益的能力是什么呢?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自主性。
心理学家越来越发现,一个人能够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把控自我人生的方向是一个人获得长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那又该如何让孩子具备自主性呢?让孩子从小就参与到自我人生的选择中,为自己的方向选择、做事方式、时间管理做决定,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对孩子像对成年人一样尊重,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做主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而逐渐形成的习惯会让他在未来的人生中找到方向。
买菜也好,做饭也好,读书也罢,睡觉也罢,如果我们能在生活的每个细碎的瞬间,与孩子深入交谈,聆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决策他的生活安排,与他讨论生活的前因后果,引导他去思考,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理念,那就是最好的启蒙了。
由此可以看出来,给孩子安排过于密集和严格的时间表,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衰弱了孩子自我安排、自我做决定的能力,也没给沉静的思考留下一点空余,反而是不利长久发展的启蒙方式呢。
启蒙不是量化的数字,也不是一丝不苟的表格。启蒙是开启内心蒙昧,是用透明的耐心聆听孩子的内心,是让他内心深处的思想与自我意识萌芽而出,扎根安全的泥土,成长为自我推动的树。
如果一定要进一步要求孩子在学龄前有认知上的发展,该让孩子学习什么呢?
很多技能都可以学,包括认字和数学。走在马路上认识商店的名字,过生日的时候计算年龄差,这都是非常好的学习。只是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无需刻意攀比数字。
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思维习惯:对于任何不理解的事物发问的习惯。
如果孩子听到任何一个知识,都能明白其背后的原理,对来龙去脉深入追索,对不懂的地方能够及时追问,对听懂的地方能够举一反三,那么这种习惯未来代入学校学习,会形成对于高年级复杂知识依然有效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说到底,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浸润。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行为态度上的浸润。父母的焦虑或信心,也会在无形中传导到孩子身上。若我们对孩子多一些信任,他们也会对自己多一些信任。
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涵盖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为3-12岁儿童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通识启蒙课程,通过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学习,让儿童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意犹未尽
►疯狂黄庄背后的“剧场效应”:超前的学习, 如潮的补课, 尴尬的教师, 教育的末路…
►科学证明: 小学阶段过量的作业、淘汰的压力会造成孩子脑损伤!
►知乎全网最高赞: 人生最重要的三种能力, 都是读书学不到的
你可能会错过橡树君之前的推送,戳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完整列表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全国各省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310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5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6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8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