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网线、砸手机、锁家里, 父母凭什么剥夺孩子们在游戏里获得的快乐?
青春期孩子的自闭,不再活泼,不再喜欢与人分享心事, 常常沉浸在网络游戏里,未必总是一件坏事。这种孤独和自闭,可能是对童年纯真的悼念,也是对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试探。
这是孩子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他在迅速地成长着。
作者:亚比煞;本文来源: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亲戚家的儿子正在上高二,最近听到她到处跟人诉苦:“这孩子小时候很乖,学习也不错,但自从上了高中以后,整个人就完全变了。”孩子迷上了打网游,为了在游戏里买装备,甚至瞒着家里去借高利贷。
第一次借了1000,后来还不了,又去另一家借,拆东墙补西墙。如此折腾一年多,高利贷终于把电话打到了家里,告诉他妈,他已经欠了6000多没还,再不还就要动用非常手段了。
他妈吓得赶紧把钱打过去还掉了,问那孩子,他承认借高利贷的事实,再问他还有没有借更多,就再也不肯说了。之后,没收了他的电脑和手机,再也不让他打游戏。
但从此以后,孩子再没跟她讲过一句话,放学回来就把自己锁在房间,成绩也直线下降,不管是苦口婆心,还是哭闹打骂,对他都毫无效果。
亲戚怀疑这孩子已经得了精神病,现在全家都因为他的事陷入绝望。
听了亲戚的哭诉,我想起了网上一片对“王者荣耀”,“吃鸡”,“阴阳师”等网游的讨伐。
有的说它们是奶头乐,是麻痹奋斗意志的政治工具,也有分析它的成瘾性设计原理,痛斥游戏开发商们为了圈钱,毫无社会公德心等等。
然而,却唯独很少看到有人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在游戏里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真正在游戏里,想要获取的,又到底是什么?孩子沉迷网游,真的不正常吗?
少年也知愁滋味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记得第一次读到李贺的这句诗时,心里微微一震,被一种深刻的共鸣击中。
大人们总说,少年是不知愁滋味的,他们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青春的那些喃喃自语,自艾自怜,都不过是无聊和中二,都是闲出来的,是生活富足后没事找事的矫情。
“我顶着那么大的压力,给你创造了安宁的环境,你不好好读书,就是对不起我。你那点痛苦算什么痛苦?”大人以为只有自己所承受的那些关于工作的,关于赚钱的,关于家庭矛盾的问题,才能叫做真正的痛苦。
但少年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仿佛自己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尽头,看到了人生的本象,心已经衰老得近乎暮年,而余生还有漫长的时间要打发。”在这种不明所以的绝望里,少男少女们大多不懂得如何纾解,所以逐渐会变得比儿时更沉默。
在父母看来,就会觉得,孩子变了,变得古怪而不可理解,是不是有了什么心理问题,该不该打骂,要不要干预,极端一点的甚至觉得孩子已经有了精神病。
殊不知,这种粗暴的“诊断”和希望孩子变的“正常”的期待,反而可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
蛹与隧道: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在《孩子的宇宙》这本书里如此写道:
“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会经历到一个‘隧道’或‘蛹’的状态,在豁然开朗之前,必然有一段自我封闭的过程。青春期就是‘蛹’的时期,在青春期即将到来的时候,作为毛虫,可以说已经迎来了晚年。”
所以,一个少年感到“心已朽”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日本一代宗师明慧上人,曾在十三岁那年决定自杀。他还写下了遗书:“匆匆十三年,但觉身已老”。他感觉到作为童年的那个完美的世界正在离自己远去,而接下来要面对的,只是一个残破、荒谬、肮脏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既然人总是难逃一死,他决定舍身饲饿狼,以求冥福。他夜里一个人跑到墓地去躺着,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他遗憾地回到家里,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这种自杀的冲动,其实正是孩子已经达到了自我完善的表现。
作为一个孩子,他已经完全成熟了,他已经准备好要和曾经的世界告别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进入成人的世界。
他预感到一个完善的世界早晚会被打破和玷污,所以为了保护这种完善,甚至会产生放弃生命的冲动。
释迦摩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作为王子出生在宫廷,年幼时生活在锦衣玉食,鲜花簇拥的世界里,直到他亲眼看见生老病死,看到人生的疾苦,他的完美世界被粉碎了。
他勇敢地告别了那个作为毛毛虫的自己,进入了“蛹”中,他经历了苦修,在菩提树下闭目趺坐了48天,才恍然大悟,了悟成佛,涅槃重生。
在很多的宗教中,都有类似的故事,犹太教的经典记载,摩西在西奈山上,远离百姓,与上帝私语40昼夜。
而《马太福音》中记载,耶稣基督,在正式成为基督之前,也同样进入无人的旷野,40昼夜不吃不喝,接受魔鬼的试探。
就连很多武侠小说里,都有类似的故事,某大侠需要把自己的功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时,总要做一件事:“闭关”。
可见全世界的智者,都一致承认“孤独”这件事的必要性。
青春期孩子的自闭,不再活泼,不再喜欢与人人分享心事,未必总是一件坏事。这种孤独和自闭,可能是对童年纯真的悼念,也是对未知前途的小心翼翼地试探。
这是孩子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他在迅速地成长着。
而这个走出隧道,这种从茧里酝酿,挣扎而出的过程,也唯有他自己才能完成。
这时,大人们没必要着急,没必要强行干预,也不要认为这有什么不正常。大人该做的就是尊重他的孤独,给他一个温暖的环境好好等待。
如果硬要认为孩子不正常,非要把他从“茧”里拉出来,强迫他面对现实世界,那么结果就很可能只得到一个死去的“蛹”,而无法看到他成为美丽的蝴蝶。
幻想王国:连接童年与成年的通道
那么,“蛹”中的少年,当他们远离人群的时候,他们的心到底寄居在哪里呢?
通常来说,他们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自己的幻想王国之中。如同耶稣的旷野,摩西的西奈山,释迦摩尼的菩提树,孩子在成为一个蛹之前,会为自己编织出一个隔离世界的“茧”。
那个茧中的世界,与童年的世界不同,与成人的世界也不同,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心灵王国。在那里,孩子会从幻想的经历和人物身上感受与学习,逐渐掌握和获得能够应付真实世界的能力。
时机成熟了,他们自然会从那个世界里离开,健康有力地走进真实的世界里去。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写道:
“此端的日常世界,是由彼端的幻想世界所支撑的。与彼端世界的接触如果被切断了,此端世界也会出现种种问题。
此端世界是技术性的世界,彼端世界是超越性的世界。现代教育的盲点之一,就是热衷于传授并让孩子掌握技术,却忽略了超越性世界存在的重要性。
居住在技术性世界的人,被按照在多大程度上达成‘欲望’(目的)来测定。
孩子被按照学校的分数测定,被相对分为优秀生和后进生。就算我们呼吁重视每一个孩子,但由于完全忽略了超越性的彼端世界,这种声音也是空洞的。”
在很多的儿童文学中,都曾描述过这样的“彼端”世界,也就是“茧”中世界,而它们的入口通常都设置在现实世界之中。
在英国作家Philippa Pearce的作品《汤姆的午夜花园》中,少年汤姆就会在午夜进入一个白天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神秘花园里,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叫哈蒂的女孩,并和她成了知心朋友;
最为人所熟知的故事,大概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了,爱丽丝掉进兔子洞,通过喝下神奇药水,进入一个小门,在仙境遇到了种种光怪陆离的景象,从仙境中出来以后,她成为了与从前完全不同的女孩。
而我觉得最美的“彼端世界”,还是在《红楼梦》中,是贾宝玉的太虚幻境。
它的入口,同样是一个卧室,秦可卿的卧室。宝玉在那里睡着了,似醒非醒之间,跟随警幻仙子进入了太虚幻境。
在太虚幻境,宝玉懂得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他听说了“离恨天”与“灌愁海”,品尝了“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为仙乐红楼十二曲而感伤,也为金陵十二钗的画册而感觉迷茫。
当他醒来,从太虚幻境离开的时候,他已经从一个男孩,成为了一个男人。
这个世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对宝玉而言,却比一切真实的世界,都更加真实,也更为重要。
这样的故事,作家们总是一再乐于书写,是因为他们都深深懂得那个幻想王国,对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
当他们成年以后,想起自己曾经踏足过的彼端世界,心中应当有深深的怀念与感激。正是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生最脆弱迷茫的时光,正是那里,提供了一个缓冲期,使他们能够从容地成长,而不再畏惧现实世界的残酷与肮脏。
这样的幻想王国,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可能是一场恋爱,可能是一次追星,也很有可能是以网络游戏的面目出现的。
网络游戏,是一个完整而生动的虚拟世界,那里有爱情和追逐,也有杀戮和竞争,有理性的交易,也有和同伴并肩作战的默契与友谊。
在曾经没有网络的时代,孩子不得不开动想象力,凭空为自己编造一个“茧”。而现在,网络游戏则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茧”让孩子们栖身其中,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和生动,让人难以抗拒。
我们应该承认,孩子需要这个“茧”的欲望,是健康正常的,是成长所必经的阶段。
然而,他们所选择的、所投入其中的那个“茧”,却未必是真正能够与让他们安全成长的所在。
更多时候,网游本身更像是一只庞大的蜘蛛,搭建起天罗地网,把猎物困锁其中,缓缓吸取他们的血液为生。
身在局外的家长,清楚地看到这样的事实,自然忧心不已。
但是,真正能够解决孩子“沉迷网游”的方法,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没收手机电脑,对他们严防死守,斥责打骂就能够做到的。
引导者:旅途的同行者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写道:
“人的灵魂,本就不是容易把握的,因而,灵魂的引导者势必需要有一点捣蛋鬼的性质。这种角色,不能由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领袖,或总是传授正确东西的教师来担任。”
我想起自己很喜欢北野武的一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说一个小男孩自幼丧父,和奶奶住在一起,他很想念妈妈,于是在暑假决定离家出走去看望妈妈。
邻居的阿姨想帮他完成心愿,拿出一笔钱作为旅费,还安排游手好闲又好赌的老头子,陪他一起踏上寻找妈妈的旅途。
老头子第一天就把老婆给的钱输光了,两人只能步行前往。
一路惹了很多麻烦,最后找到妈妈,才发现她早已经重新组建家庭,也有了新的孩子。
小男孩沮丧又难过,在归途中老头子一直逗他开心,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游戏陪他玩,最后,他告诉小男孩,自己的童年也有类似的,被妈妈遗弃的经历。
临走时小男孩很开心,他说了一句:“再见,菊次郎”。我才知道,原来“菊次郎”不是小男孩的名字啊,而是老头子的名字。
原来这个故事中,需要寻找妈妈的,需要获得引导和治愈的,不仅是小男孩,更是那个老头子。
这个故事令我感动,因为它说出了一个真理:引导这件事,永远应该是平等的,而且是双向的,看起来是你引导了孩子,然而孩子何尝不是在引导你呢?最好的引导者,其实是旅途的同行者。
父母总觉得,孩子才是最有问题的,是经验不足的,是需要获得指导的那一方。可是,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谁又能说自己对人世就有绝对充足,绝对无误的经验呢?哪一个人的生命里,不是充满重重困境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是孩子的守护者,但孩子在某些时候,也可以成为父母的引导者。
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正确无误的位置上,总想指手画脚地纠正孩子,那么,很可能结果就是越来越深的隔离与误解。
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方向,孩子也许未必会长成父母所期待的模样。但每个生命也都有其共同追求的方向,那就是尊严,自由和爱。
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卡伦霍妮曾经在她的著作《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写道:“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移除了障碍,人就会自然地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就像一颗橡树籽,会成长为一株橡树。”
河合隼雄说到的“捣蛋鬼”式的引导者,就是这种能够移除障碍的引导者。他们有一些天真和淘气,是敏锐的,变幻无穷的,是兼具破坏和建设两方面的角色。他们通常不受社会常规的束缚,而能凭直觉打入人的内心。
一个好的引导者,一定不是把自己放在绝对无误的权威的位置上,对孩子指手画脚的人,不是直接替孩子去做决定的人。而是努力去体谅孩子成长的艰难,理解他心中的障碍,必要时允许他“不乖”,了解他出于什么理由去破坏规则,也同样给他时间去建立规则。
曾经以为,只有批判才能改变现状。而如今,更相信温柔的力量。
教育孩子,可以打骂、指责来逼他改变,也可以理解共情、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但温柔绝不是溺爱放纵,而是一种踏实的耐心和信任,是不以善小而不为,是水滴石穿,身体力行。
世界从来不缺少愤怒的人,不缺少声嘶力竭叫骂的人。但我们缺少不急不躁,能躬身亲为,带来真实改变的榜样。
孩子是模仿的小动物,而父母是他们最贴身的一面镜子。不要总期待别人做到完美。而要一直期待,我能够先成为这样的人。
亚比煞:自幼酷爱读书,愿以书为火,行过世间幽暗,当过记者,做过编导,现豆瓣阅读专栏《写作的内观》作者。
意犹未尽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全国各省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310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5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6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8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