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让孩子感恩的原生家庭是怎么做的?这两个真实故事给你答案......
不知从何时开始,“原生家庭”仿佛成了一种原罪,因为有了这样与生俱来的烙印,一个人一辈子无法安心生活。
今天就以两个真实故事为例,告诉你多年后会让孩子感恩,而非怨憎的原生家庭是怎么做的。
作者:晴妈,童行学院创始人;本文来源:公众号“晴妈说”(ID:qingmashuo)。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两个故事
我先来讲两个家庭的故事。
一个是我家小时工。
我家换过很多个小时工。自从有了约小时工的互联网平台,我们就习惯了每周预约一个新的小时工。同时也想在其中物色合适的人选,成为长期伙伴。
在其中,有的临走时留下镜子和洗手台一片水渍;有的做一件事要好久,拖延到时间就走人;有的活儿利索,话也多,俩小时工作时间搭茬聊天,打听我们家事......很长时间里,我们都没相中一个合适的。
直到某天,遇到一个清清爽爽的小时工,做事利索,干净细致,主动找活儿,和我们交谈说笑,但不闲言碎语。便留下她常来。
来了几次后,我们才知道,她看上去挺年轻,却已经有了一个上高中的女儿。她不是带女儿来北京,恰恰相反,她是跟着女儿来北京的。
她女儿从重庆一所初中,以美术专业特长考入了中央美院附中。央美附中每年全国给几个中考名额,她女儿听说之后就说:“妈妈,我想考这个,等我带你去北京。”
那她是从小培养女儿学画画吗?并非如此。她甚至从不知道女儿有画画才能,也不知道女儿在哪儿学的。她每天从早忙到晚,压根没有时间辅导女儿的功课和兴趣爱好。听女儿说要考到北京,她比什么都震惊。
令她震惊对远不止于此。顺利进入央美附中以后,她女儿总是专业课第一。老师告说:“过几年,您就不用再苦了。等您女儿哪天出名了,别忘了我们老师就行了。”
在听说女儿考到北京之后,她惊讶极了,同时也焦虑起来:“该怎么供女儿在北京读书呢?”想来想去,她只得卖掉了和女儿在重庆相依为命的老房子,只身带着女儿进京。
入学当天,把女儿送进宿舍,交完房租和学杂费,她身上只有六十多块钱了。于是在马路上寻找能够立即挣钱的工作,遇到一个做小时工的大姐,便跟着做了这一行。
孩子的爸爸呢?她说孩子的爸爸是大家庭,埋怨她没有生儿子,从她生了女儿就再没有给过好脸色。女儿几岁时,主动跟妈妈说:“我们搬出去吧,我不想看到他们欺负你。”
于是,母女俩就自寻生路。她在老家做幼儿园老师,也做点零工。她每日辛苦忙碌,女儿的学业都靠自己。她说女儿还考下来钢琴十级和声乐最高级,“女儿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琴,太小了坐不住。我完全没时间管她,我就是努力做工,想把女儿每小时100块的钢琴学费挣出来。”
第一个故事大概就讲到这里。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惊人的情节,但是充满了各种出人意料:
一个初中女孩能够产生宏愿,想靠画画考到北京;
以画画见长的女孩竟然早有钢琴和声乐基础;
文艺如此优秀的孩子竟然不是出自富贵之家;
母亲宁可卖房子做小时工,也不乞怜于婆家。
而再想一想,所有这些出人意料,其实更是意料之中。
母亲知道兴趣的重要,到孩子产生内驱力时(小学二年级)才开始让其学琴;母亲知道坚强的重要,宁可辛苦劳累,也不乞求求怜悯;母亲知道未来的重要,宁可卖掉房产,也要支持孩子的未来;母亲知道独立的重要,不限制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有胆识闯荡广阔的天地;母亲知道工作的重要,把简单的清洁工作做得漂亮,女儿也有认真工作的追求。
也正因为这些内在的素质,我们才在第一次见面就发现她的与众不同。
第二个故事来自于我家育儿嫂。
最初我并未下定决心,因为这位育儿嫂希望周末双休,而我周末经常需要加班,我宁可以更高的工资聘用周末不休息的阿姨。
但试用之后,我们决定留下她。原因有仨:她表示如果有需要,周末可以加班;她爱干净,除了照顾孩子,还主动打扫;她对孩子很好,不多嘴打听任何事。
后来相处久了,我们又发现她的许多好处:爱孩子,很会逗孩子;性格开心而平和;家里财物毫不染指,吃用也不占便宜;做事积极主动;和人交谈大方,但从不传闲言碎语;不计较小事。
再后来,闲聊中得知,她有两个女儿,大的在郑州上大学,正准备考研究生;小的在云南老家读高中,也快要考大学。谈起两个女儿,她的态度相当随和:“大的想考研究生,我觉得她考不上吧?不过她想考就考吧。小的那个,想学医,非要考妇产科,我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嗨,就随她去吧。”
这两个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仅凭她们做事的方式态度,就选择雇佣她们。而后才知道,她们的孩子都如此独立优秀。
从母亲们身上,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影子。
从故事到理论
我知道,故事不代表普遍情况。我不会从故事中轻易归纳出结论。但我依然相信,故事有管中窥豹的意义。
我们身为父母,经常想知道在育儿过程中,有什么是有因果关系的?
有很多研究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过这些问题。他们尤其热衷研究先天因素(基因)和后天因素(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研究者发现一些统计规律,但也发现更多疑问。
首先,研究者以“不同家庭养育的双胞胎”和“同一家庭养育的养子和亲生子”分别做对比研究,研究者发现,在各种性格和成就指标中,基因都占据差不多一半的作用,具体从40-80%不等。
那剩下一半呢?研究表明,剩下一半的确是来自于后天环境。但同时,“一般性环境因素”(家庭一般氛围和学校一般氛围)的影响只占很小一部分,在后天影响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个体性环境因素”(个人独特经历的影响)。
也就是说,孩子的基因和个人经历,是各项特征最主要的决定因素。那父母家庭的意义呢?父母家庭是不是没意义,或者说干脆什么都不用做呢?
当然不是。父母家庭的主要意义,不在于这些“个体性的人格特征”,而往往在于“互动性的关系特征”。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看一段来自于《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中的描述:
“对大多数人格变量来说,共享环境(家庭一般养育环境)对它们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可辨别的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共享环境不起作用呢?当然不是。在某些领域,行为遗传学研究已经揭示了共享环境的重要影响,如态度、宗教信仰、政治立场、健康行为,甚至某种程度上的语言智能。
另一项新近的研究发现,共享环境解释了适应性领域内的许多人格特质,包括反社会行为、抑郁症、自主机能。”
简单来说就是,家庭中的总体氛围,会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以及孩子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孩子个体的特质,却往往忽略孩子和这个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多适应性不良的心理疾病,实际上是个体难以和世界相处。而这些,都与家庭相关。
家庭能带给孩子什么?
其实,后天的努力并不太能影响孩子的智力、人格、特长、能力。很多父母花了很多心思试图影响这些方面,但其实,孩子就是他自己的样子,由基因和独特经历塑造的样子。父母能改变的很少很少。
但我们能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举个例子,孩子有没有学琴的天赋,很大程度上不是父母能决定的。但孩子对学琴这件事的态度,与父母家庭很有关系。
如果说人格特质是孩子自身内部的东西,那么态度,就是孩子与自己、世界、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现代精神分析研究中,有一个词叫“工作模型”,指的是一个人头脑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工作模型”最早在婴儿期就装载到孩子的脑袋里。婴儿会把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变为“自我-他人”关系的基础模板,以后的人生会自动装载这个模板。
例如,如果婴儿长时间饥饿哭泣都没人理,发生一两次可能是偶然,但经常发生之后,孩子会感知到:我对这个世界的诉求,这个世界是不会满足我的。长大之后,孩子在与他人接触过程中,依然会不相信自己能得到他人回应,因而在人际关系中退缩、自我保护、又不断渴求他人的确认。这就是不安全感。
再比如,婴儿对这个世界发出哭泣诉求,如果得到的是时好时坏的回应,有时候就没人理,有时候又有温暖呵护。婴儿会不自觉猜测,自己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爱怜。这种猜测虽然还没有清晰理智,但已经从本能反应中刻下烙印,婴儿会开始讨好看护者,想用自己的讨好换来长期爱怜。其在成年之后也常常陷入忽冷忽热的人际关系中,讨好对方。这也是不安全感。
婴儿的安全感是研究得最多的“工作模型”,但实际上,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工作模型”远不止婴儿期。在幼年到童年时期,孩子仍然会相当大程度上感知到父母对世界的态度——价值观,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亲子关系。而这些态度,会用各种方式,或深或浅变成孩子不自觉的“工作模型”。
你可能从人格特质上看不出来这些,例如有两个聪明又开朗的孩子,看上去人格差别不大,但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截然不同,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截然不同。
给成年人造成困扰的,往往不是身上固有的东西,而是其如何看待自己身上固有的东西。而这种态度,很多时候,继承自亲子关系。
我见到过有的朋友,能力出众,但既敏感,又不断需要成功证明的认可,一旦遭遇数字上的滑铁卢,就再也提不起精神做事。这是对内在的自我力量不够信赖,而背后又源于过于苛刻的内在批评:你总是有这样那样不好,你必须用成绩证明自己。
然而,这种内在批评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让人成年之后无法穿越那些需要忍耐和试错才能获得成功的艰苦奋斗——真正伟大的路都需要穿越这些障碍——总是在稍一挫败就自我否定的循环里退回原点。
而这根源依然来自于亲子关系。
我们经常在这样那样的工作困扰、自我困扰和关系困扰里回想到家庭和童年。在回溯过程中,我们才意识到父母对事物的态度、父母和自己的关系,对我们成年之后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所以,“原生家庭”才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拿到媒体上讨论,似乎所有人都能说说,是怎样的家庭环境,给自己造就了怎样的困扰。
只不过,这种回顾和怨责,往往仅限于回顾和怨责,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超脱和反思。
更平和的亲子关系
当我们越来越多意识到“原生家庭”的重要影响,我们对下一代又该怎样做呢?
我们的态度,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育儿因素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抱怨,对自己的童年和父母满是怨怒,那么孩子有可能会感染到我们的抱怨态度。他会感觉,将自己的挫败抱怨给父母,是正当的人生态度。当他长大,他也可能会效仿同样的抱怨。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焦虑,随时担心自己或孩子会遭遇失败,孩子有可能会把这种焦虑的担忧烙印成自己的“工作模型”,未来随时担忧自己,不敢迈出人生选择。
我们在很多方面,不需要用力过猛
父母创设的环境、营造的氛围,对于孩子一些根深蒂固的特质而言,影响微乎其微。敏感、耐性、亲和、聪慧等,跟整体的家庭养育都没有太大关系。
所以,不要用力过猛地试图塑造孩子。最终,可能你不仅没法塑造他,还会把这种态度,变成他内心中“太严苛的超我”。
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平和态度,就是最好的养育
在文章的结束,再回到开头关于小时工和育儿嫂的故事。她们对孩子有一些什么共性呢?她们都没有对孩子有强烈要求,而是平和地看待孩子成长,让孩子自我选择成长道路。这与她们在工作中的平和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她们并没有斤斤计较蝇头小利、没有抱怨吃苦受累、没有为利益放弃自尊,她们平静地生活,平静地努力,相信自己要把事情做好。而这种平和,就是我们选中她们的理由,也是她们传递给她们小孩的最好的礼物。
意犹未尽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2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6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1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