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血腥”裁员、物价猛涨、房子卖不出, 美国华裔中产的生活正摇摇欲坠……

蓝橡树 2022-11-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留学全知道 Author 静思


美国通胀严重、物价昂贵,华人能找到的像码农这种好一点的工作的公司又都在裁员,投资标普指数股票在掉、买了不动产的人房子租不出去,中产家庭过去岁月静好的日子开始摇摇欲坠。


作者:静思;本文来源:公众号“留学全知道”(ID:Eduknow)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点击预约,不错过精彩分享


最近,美国大厂的员工人心惶惶,不少大厂都宣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


Twitter 裁员50%
Meta裁员15%
Stripe裁员14%
Lyft裁员13%
SNAP裁员20%
……


没有裁员的大厂,比如苹果、亚马逊也纷纷冻结岗位、暂停招聘。


不仅IT如此,房地产公司也传出裁员的消息,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在线信息平台Zillow继上一次裁员25%后,近期又裁了300人。

有人形容在即将到来的感恩节和圣诞节遇到如此猛烈的裁员,对很多家庭来说无异于“屠杀”。


凛冬正呼啸而至!

一、全民勒紧裤腰带

在美华人有不少是在大厂效力,曾经在美国高科技互联网公司工作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

入职码农平均起步年薪8-10万美金,福利待遇都很好;

工作数年后,整个package下来年薪20-30万美金的也不在少数。

曾经“热钱”来得容易,房地产和各级消费市场都火得畸形,现在泡沫灭了,一切被打得现形了

现在的境况是:美国通胀严重、物价昂贵

华人能找到的像码农这种好一点的工作的公司又都在裁员

投资标普指数股票在掉、买了不动产的人房子租不出去,中产家庭过去岁月静好的日子开始摇摇欲坠。

上个月,我所在的地区本地媒体给居民们算了一笔账:这个冬天我们需要支付的取暖费有多少?

烧油、烧气、烧电不同燃料比较下来,较之上个冬季,大家在这个冬季要多支付11%-28%不等


不只是华人中产,在大环境不景气的环境下,有钱人也有点“风雨飘摇”,甚至开始买假包包充面子了。

几个月前纽The Cut杂志发布了一篇报道,他们发现并采访了一个爱买假包的群体。

这个群体并非是消费不起奢侈品,需要购买fake来充面子的人,而恰恰是一群有钱人。


这些富有的女性包括有钱人家庭的家庭主妇、CEO、风险投资家、外交官和科技公司顾问等事业女性。

她们收入不菲,有实力买正品,但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还是会出省钱、精打细算选择购买假货来充门面。


看来,短期内全民要开始勒紧裤腰带捱日子了。

二、想“剁手”?
先用4个标签来做预判

当下的现实是开源难、为了度过寒冬,那就只能节流了。

今年9月份奈飞新出品的纪录片Get smart with money(中译《聪明生活经济学》),就有一些能度过凛冬的实用方法。


Get smart with Money是一部教普通人如何解决财务问题的纪录片。

这个节目将真人和财务顾问一一配对,其中有擅长插画的月光族服务员、有受伤的橄榄球运动员、有负债累累的打工人,有全职奶爸的二胎家庭。

然后,对应的财务顾问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些切实有效的财务建议,并在跨越一整年的时间里,跟踪观察这些人的财务改变。


众所周知,解决财务问题通常从开源、节流两方面下手。财务顾问们确实也是如此操作的。

比如,在开源方面,让人发挥自己一技之长——做兼职,并在各种兼职中找到能够更快更规模化实现收益增加的领域,实现收入增加。

再比如,投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股票、基金,定投、长期持有。

这两条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前者通常要有较为自由的工作时间、不适用于朝九晚五还要加班的打工人;后者适用于手里有闲钱、且经济大环境比较景气的情况。

开源的建议不太适用于当下我们所处的环境,但纪录片里提到的一些节流建议非常受用,其中有两点我觉得尤为实用:

第一条:形成好的消费习惯:当你想购物时,先用四种标签来做个预判

把你想买的东西都用四种标签来衡量:need it(需要的)、love it(热爱的)、like it(喜欢的)、want it(想要的)

重点来了:不买like it和want it的东西,只买need it和love it的东西


这条建议是财务顾问针对纪录片里一位欠下高额卡贷的女性提出的省钱策略。


她在周日的上午吃顿早午餐,逛街买件衣服,随便就能花出去一百美金。

虽然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好,但想到过去一周自己过得那么辛苦,她也就放开了手脚。


有了孩子、网购又越来越方便后,她申请了很多信用卡,大部分都为孩子买。


这位妈妈并没有买什么奢侈品,但竟然“莫名其妙”就有了四万五千美金的卡债。


为了解决她的财务问题,财务顾问提出了上述建议。

  • need it:我必须买下这个东西才能维持我和家人的健康、安全,保障我们的基本日常所需,比如房贷、日用品。

  • love it:想象一下你是最富有的人的时候,你会做什么或者说更多的做什么,也就是那些让我们过上自己心目中美好生活的物品和事情。

  • like it:给你带来短期愉悦(不超过6个月)的东西。

  • want it:没有愉悦、只有暂时的满足感的东西。


这样划分后,她发现自己的很多消费都是在like it 和want it上,


并不是挥霍无度的高消费让她欠了很多卡贷,而是大把的不起眼的、不需要的、低廉的花销让她负债累累。

比如一件衣服十几美金,你看着不贵,让你很容易多买几件就过百了。


我在现实中也会有类似的经历,特别是当妈后。

本想着给孩子买文具,结果看到这个本子好看、那新出的书不错,情不自已就开始“剁手”,醒悟时几百大洋已经没了。

逛x宝的时候也是一样,本来要买日用品,看到一条喜欢风格的裙子,款式正流行、价格也不贵、刚好还在打折,顺手或者抱着尝鲜的态度就买了,几百大洋又没了。

财务顾问之所以提倡把钱花在need it和love it上,是因为need保证了我们的生存,love是我们对内心美好生活的表达

消费like it和want it只给我们带来的是非常短暂的“快感”、有时候甚至只是虚荣的攀比、盲目的跟风

所以,在每一笔消费之前问下自己我需要它吗(need)、我爱它吗(love),还是我仅仅是喜欢它(like)、想要它(want)?

当我们更专注前两者——必需和爱的时候——我们才能更积极主动的掌握生活。


三、工资到手,先分成5份,
培养良好的财务规划意识

当我们想购物时,学会先用4种标签来做预判、从而进行取舍时,是否就能确保自己不陷入财务危机呢?

非也,这只是第一步,让我们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对多数普通人来说,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建立好财务规划体系、实现节流才是当下我们需要的抵御风险的有效路径


所以,第二个宝贵意见就是:形成好的财务规划意识

财务顾问建议,拿到工资后我们先把它划分成5份:贷款(房贷/车贷)、个人账单(比如还信用卡贷)、日常消费支出、紧急存款、梦想存款


也许你到手的钱本身并不多、甚至捉襟见肘,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样的划分?

因为只有良好的财务规划意识,你才有可能存下钱、才有可能在意外或紧急情况下不借债、不必付利息,继而陷入欠贷的模式。

你才有可能存下“梦想基金”去吃几顿丰盛的大餐、去旅行、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犒劳自己,而不会负债累累、或者怀有负罪感。


纪录片里的一位财务顾问告诉她的求助者,即使在刚工作年薪只有两万美金时,她也坚持自己每个月存点钱这个习惯。


当你没有更好的赚钱办法时,想要存钱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自己的消费

这部纪录片请来了财务顾问Peter Adeney,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钱胡子先生”(Mr Money Mustache)。

他的名字在“提前退休人士”(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即经济自由、提前退休)中如雷贯耳。

Peter在 40 岁前就跟老婆提早退休了,他没有富爸爸、也没有中彩票,靠的是和妻子两个人的薪资跟严格的 FIRE 哲学——

在工作时努力赚钱,把税后收入的 50~70% 存下来,并且放在投报率 7% 的投资工具里,等到资产累积到年度支出的 25 倍时(也就是 4% 提领法则),就达到财富自由了。

Peter有一句名言:“想获取金钱与自由,必须背离消费主义”。

他认为实现财务自由关键不是多赚钱,而是降低自己的消费。

为了实现提早退休、财务自由的目标,他和妻子曾“疯狂”缩减消费开支。

比如他买一个40美金的理发器,帮自己跟妻儿剪头发,因为美国的理发费用比较高(基本款 25-30 美金),这样算下来全家每年能省下超过一千美金的美发费用。


再比如,他利用脚踏车通勤,而非开车或者打车;买健身器材在家重训而不是办卡上健身房。

秉持着这种消费降级的理念,Peter给一个四口之家提出了财务规划。

这个四口之家,丈夫曾是工程师,在疫情期间失业做了全职爸爸,妻子是心理咨询师,目前事业处于上升期,负责养家,俩人有两个还没上学的孩子。

这对夫妻希望能在现有的情况下,尽早实现基本的财务自由、早日退休。

Peter通过了解后发现愿望并非那么难以实现。

想要达成目标,他们最先要做的是找出生活里花费最多的那些东西,进行删减。

Peter看过他们每月账单支出后,发现最需要节流的是食物。

目前一家四口每月开销1200美金。


Peter认为通过合理购物,一家四口每月的伙食费可以缩减到六百美金。

女主人表示她完全无法想象如何缩减这部分开销,于是Peter带夫妻俩示范如何购买日常食品。比如,多去好市多、山姆士这样的仓储型购物中心买东西,


这类商场盈利模式是“薄利多销”,适合多口家庭、大宗购物。

Peter希望他们把家里冰箱里的食物都吃掉,不要浪费。


甚至,夫妻俩决定把目前居住的房子卖掉,换个更小的房子,这样每年还房贷的金额可以少一半,从三万六千美金变成一万八千美金。


省下来的钱他们可以用来进行一些低风险的投资。

算下来,夫妻俩提前退休的年限可以缩短五年。

Peter的富人朋友圈中,不乏钱越赚越多、却越来越不自由的人。

因为人的消费也会随着收入而增加,想要更大的别墅,出入想要头等舱,然后为了要更好的东西,我们会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工作赚钱,反而愈加失去自由。

我们总是容易被钱能买到的各种商品而迷惑吸引,却忽略了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其实是自由

Peter建议大家,当我们赚钱的时候,不要急着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而是让自己仍然保留之前的消费习惯,这样才能体会到钱带来的自由。 

四、写在最后

纪录片里的四个家庭在执行了一年财务顾问的规划后,大家的经济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扭转:

欠债变少、收入增加、懂得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因为举债累累的恐慌降低、距离自己财务目标更近、甚至能够用多余的钱去回馈社区和社会。

人与金钱的关系是一生的课题,通常我们都很极端,不是压榨自己拼命攒钱、就是无节制地消费。

在二者中,我们都是金钱的奴隶,财商始终是我们很多人缺失的一项能力。

我们应该多思考一下:自己赚钱到底为了什么?要如何与它融洽地相处?

通常一开始我们赚钱是为了安全感,更高级一点,赚钱是为了帮助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

可只有当我们学会去管理自己的钱袋子、对它有更多的掌控感,我们才能让金钱为我们更好的服务。


点击预约,不错过精彩分享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
正式开售🎉🎉🎉每天一页,成为懂教育的父母
蓝橡树接触了成千上万的父母后发现,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在于父母缺乏对常识的理解。
这一代父母们在用他们父母教育他们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其中就不乏落伍的、错误的教育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默教授感慨:在这个时代,孩子变了,父母却还没跟上。
父母如何才能跟上孩子的脚步?
3年前,蓝橡树制作一年一度的「教育日历」,迄今已有10万+销量。我们希望为家长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此,2023年的日历,我们对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版。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正式开售🎉🎉学点教育科学,做懂教育的父母
每天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利刃在手,直面育儿挑战
我们选择的20余本教育书籍,都是顺应这个时代的前沿研究,从中提炼出12个教育观点。


这12个话题分别是:自驱力 | 非暴力沟通 | 积极心理 | 脑科学 | 正面管教 | 情商 | 心流 | 婚姻 | 学习力 | 独立 | 未来教育 | 正念



涵盖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用心理学、脑科学等理论「武装」起来,成为更懂教育的父母。

365天的陪伴下,你会拥有一口袋的利刃,直面孩子给你的各种挑战。


每月一个前沿教育理念通俗易懂,轻松掌握
再来说说这12个月主题的选择。教育问题千千万,但汇总起来无非就是几个大主题:
  •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 怎样让孩子跟父母合作?
  • 乐观、高效、情绪稳定的孩子如何培养?
  • ……

1月主题是自驱力,就是孩子自觉、自愿学习的能力。现实中,很多孩子是为了父母和老师在学习,为了获得奖励在学习,当他进入大学,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就是「空心病」由来的重要原因。




在「自驱力」的主题中,我们谈到了「外部奖励」如何破坏自驱力。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奖励模式,用内在动机激发,比外部动机更长久,更有效。

当你觉得教育孩子很难、很累,束手无策的时候,试着去读一读日历上的文字,冷静3秒,可能一切都不那么糟糕,可能方法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除了自驱力,还有亲子沟通、情商培养、正面管教、积极心理学、脑科学等重要主题,易懂好学。
每周一个亲子互动加深理解,幸福练习
读过、看过,不如亲自试一试。在2023年的日历中,我们围绕每个月主题设计了每周一次的亲子小互动。
2月份的主题是非暴力沟通,我们内心明明是爱孩子的,但说出口的就是伤人的话。但当我们愤怒时,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出来呢?
在2月4日的互动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一次「记录矛盾对话」的小练习:
判断你的语言是否达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一、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不夹杂评判;二、表达感受;三、表达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求相关联;四、具体请求。

在1月自驱力的主题中,设计了「帮助孩子制定自我激励方案」的小活动:
“如果你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希望获得怎样激励?”,和孩子讨论自我激励方案。(提醒:激发他内在成就感、责任感。)

亲自写一写,试一试,做一做,用一用这些科学工具,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家庭成员的感情。
养育孩子,难并快乐
养育孩子是一件漫长、复杂却也是充满趣味的事情,我们可以凭借本能去陪伴孩子,也可以主动出击,用科学的方式应对孩子带给你的挑战。


让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继续陪伴你,度过家庭生活的每一天。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正式开售🎉🎉学点教育科学,做懂教育的父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