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女子林西莉(汉学家)与《古琴的故事》
△ 林西莉《古琴的故事》
一九六一年隆冬,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中国古琴。它出现在我面前,是在北京大学一间冷飕飕的教室里的一张木桌上。七根丝弦紧紧地绷在一佃黑色的漆木音盒上。颇费一番周折之后,才找到一个中国学生答应教我一些基础古琴。开始上第一堂课那天,他带着琴来了。这是一把明代的琴,是他家族自那时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
我轻轻地拨动其中一根弦,琴身便应手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那音色清澈亮丽,奇怪的是它竟也有种深邃低沉之感,彷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一般。正是这音色让我入迷,多年沉醉不已。从最轻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低音颤动的深沉。
后来,我所学习的曲子都是些古曲,音色简单,不像欧洲钢琴曲有丰富音符,而且大都是单一调子,有时最多在两根弦上同时弹奏八度,音调旋律交错共鸣。
△
《竹林七贤》 东晋晚期砖雕局部
古琴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里一直做为中国上流文人的重要乐器。许多优秀琴师不是高僧就是哲人,弹奏古琴之于他们乃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正如打禅,是解脱自我、寻求智慧的一种途径。而对于政治家和文人们来说,弹琴还能帮助他们逃避冷酷的现实,回归平静祥和,接近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
此一乐器所受的崇尚之深,无可比拟,在无数的诗歌里不断地被传唱。许多有关琴师命运的动人故事自古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而这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乐器至今仍被弹奏不已,不曾销声匿迹,这是一段奇长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传统。
但是,古琴的弹奏后来却日渐被加添上许多规矩和要求,诸如何时可弹、何时不可弹,应当如何弹、如何衣着、如何坐态,以及琴房的相关布置等等。并非你可兴之所至,边烧饭边抓起一张琴谱跑进屋里,想弹就弹的。弹奏古琴之前需要准备功夫,除了具体的细节准备,还外加精神上的准备,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件相当神圣的事情。近几十年来古琴的神圣感确实有所减低,不过仍被视为独一无二的东西,当成传家宝为人们所珍藏着,即便家中无人能弹亦然。然而,我相信后继有人,终会再有人弹它的。
这乐器之所以不好弹,在于它总是一个接一个单调的乐音,如何把握这些单调的音,好好表达和传递其中之美即其关键。它一共有二十六种颤音和五十四种明确区分的指法——含糊不得。
△
《斫琴图》
对初学者来说存在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它没有我们所习惯的那种乐谱。古琴“谱”只是一些汉字符号的组合,标明该在哪根琴弦上的哪个地方弹,该用哪个指头和哪种弹法,另外一个麻烦则是关于音乐节奏和乐句的画分,谱上并未详细注明,而且不知道该如何从一个调转换到另一个调,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富耐心的良师,一步步地指点,真是无以得道。
古琴和其他高水平的乐器一样,都需要一生的锤炼和投入才能演奏得至善至美,不过,能如此锤炼和投入的却是少之又少,然而,透过粗浅地接触古琴音乐,让我们不但有机会见识到这样一种极其独特而曼妙动听的音乐,且有机会与整个中国古典文化亲近起来。
古琴弹奏贯穿了儒家和道家之传统,也包含不少人生和修养的基本原则。每段音乐都充满了让人对大自然的联想——兰草、梅花、高山、流水、仙鹤和在夜空中展翅的大雁,这些都是在悠长的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于诗歌绘画当中的题材。
作者简介
林西莉,瑞典人,生于1932年。 林西莉的瑞典名字是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现在是教授、作家和摄影家。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2006年书甫一出版,即获得当年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国热、古琴热。
◆ ◆ ◆ ◆ ◆
你喜欢与他人分享喜爱的音乐吗?
想要加入更多的音乐沙龙吗?
直接添加en784935220为好友,
加入名师楼音乐沙龙群吧~!
我们的招呼语是“音乐”。
图文摘自林西莉《古琴的故事》
责任编辑:笑笑
名师楼
将生活之美融入日常作息的每一个角落
传家课堂
中国画 | 书法 | 茶修 | 漆修 | 古琴 | 插花
品香 | 禅修 | 养生 | 礼仪 | 美食 | 匠心
少年人文研习
创想课堂
声乐 | 摄影 | 手机摄影 | 咖啡 | 瑜伽
家庭园艺 | 陶艺 | 家居
沙龙 | 读书会 | 国际游学
合作 | 投稿 | 发布 请留言
欢迎转发朋友圈。
招生 ▍【传家课堂 • 古琴】全年系列课,报名参与学习,详细了解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