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古琴的故事”说起 ▍林西莉《古琴的故事》
什么是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是一种连孔老夫子也曾下苦功钻研的乐器。在阅读《林西莉古琴的故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孔子古琴的故事”。
△
孔子学琴于师襄
《史记·孔子世家》有如下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问,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其志矣,可以益矣!”
孔子日:“丘未得其为人也。”
师襄是先秦的重要乐师之一,他教孔子弹琴,拼命催孔子“可以益矣”,就像现在的音乐家教琴一般,用赶进度来表示自己的教学成绩。然而,孔子对于古琴的学习自有理解。他认为,十日的练习,只能掌握乐曲的旋律大概,不足以娴熟乐曲的技巧、分寸(得其数);即使乐曲的“数”已纯熟,还是不足以探知乐曲的内涵情意(得其志);再进一步,就算掌握了乐曲的情意内涵,还须假以时日,才能直探乐曲精髓,完成弹者与曲中人或物的精神交感,甚至生命的相互印证(得其为人),这才是古琴音乐的精髓核心。
△
孔夫子在杏坛,琴谱《風宣玄品》
这是孔子学习古琴曲《文王操》的经过;后来孔子由弹奏中自行体悟了周文王的形貌风度,让师襄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故事,说明了身通六艺的孔子的音乐造诣,果然不是一般凡夫俗子、乐匠者流所可企及,也道出了古琴这种乐器的境界,远不止于抚琴操缦的手法而已;乐曲的内涵情意与精神主体,反而是弹琴者要面对的更大挑战。因此,儒家有所谓“士无故不彻琴瑟”的知识份子教养准绳,因为弹奏或聆赏古琴,几可说是一段由技术面,至艺术面,甚至进于道德面的追寻历程。
自孔子以下悠悠两千年,在中国文化的位阶图谱上,古琴的地位始终超越一般单纯的乐器,“非止器也,进于道矣”,但古琴音乐也因此知音寥寥,无法获得一般大众的的欣赏爱好,唐代诗人自居易还为此发出“纵弹人不听”的牢骚。这种多数中国人未尽了解的乐器,如今却有一本成于西方学者之手的专著,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这本《林西莉古琴的故事》的问世,实在是一件可喜之事。
△
《斫琴图》
上文提及孔子抚琴,由“数”而“志”而“为人”,最后孔子终于在琴曲中“看到”了周文王高瘦黧黑的外形、君临天下的风范。这就是《文王操》“唤起”的“一辐画面”。西莉在书中同时提到她的鲁特琴老师哥尔末,他会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边弹边玩”分割音节,创造变奏,“享受音乐和旋律宝贵而丰富的想象力” 。东西文化的大异其趣,在这些描违中就显露出来了。
中国琴人的想象力,不是以创造变奏为满足,而是要从指法、手势、音色、段落之间,去思索琴曲与自然、人情,甚至历史的关系。这是孔子学琴的门径,也是王迪对瑞典人林西莉循循善诱的教授法。现今的古琴教学中能如此深刻体现传统审美观的,已经不多见了,西莉写她跟王迪学琴的点点滴滴,无异保存了可贵的古琴教学实录。
△
林西莉与古琴
我在本文一开始就引用了孔子弹《文王操》的故事,这是一则西莉未曾用到的史料。这个故事不止有趣,更有深刻的意义。指法手势,不过是琴的“数”而已;能了解指法手势是模拟禽鸟,琴曲旋律是模拟天籁,这就是琴的“志”了。但这还不够,禽鸟、天籁并不是琴的目的,只有能够由禽鸟、天籁之音中去体现琴人的审美意向、精神主体,这才是古琴所追求的,孔子所谓“得其为人”的境界。
以琴曲《平沙落雁》为例,能由旋律“唤起”雁阵惊寒、雁唳长空的“画面”,这是琴曲的“志”。但要能由长空孤雁回旋唳叫的旋律中弹出生而为人,或飘泊四海、或劳瘁失志、或旷放江湖的种种情戚,才是更深刻地表达出了“得其为人”的情境。这一类论述在本书不是完全未曾触及,可能书的资料太过宏富,而这些有趣的观点需要更深入的讨论,于是就只能点到为止,无法聚焦呈现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点小小的遗憾。
△
《平沙落雁》
如果说孔老夫子由《文王操》学会了弹琴,林西莉则是由弹琴了解了中国文化,我也希望,这本书可以作为读者大众了解古琴的一把珍贵的钥匙。
一位二十世纪的瑞典女孩,一段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会交织出怎样的火花呢?一九六〇年代,为了学习中文,林西莉远从瑞典赴北京大学学习中文。为了更深入中华文化核心,她一古脑撞进了五千年历史之久的古琴文化,并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史上唯一的一位学员,跟随王迪习琴,也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大师指点。
以一位传承古琴文化的西方人观点出发,和一般研究古琴的取向不同,林西莉以浅显易懂的笔调叙说古琴的历史和典故。从她自身和古琴相遇的感人过程、古琴的鉴赏、制做,到古琴在古代文献以及中华艺术中的地位,乃至当今古琴音乐的新趋势,都做了生动且全面的介绍。
《古琴的故事》
▽
作者简介
林西莉
林西莉,瑞典人,生于1932年。 林西莉的瑞典名字是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现在是教授、作家和摄影家。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2006年书甫一出版,即获得当年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国热、古琴热。
文章摘自林西莉《古琴的故事》
文章作者:国立台湾大学音乐研究所教授 沈冬
责任编辑:笑笑
名师楼
将生活之美融入日常作息的每一个角落
传家课堂
中国画 | 书法 | 茶修 | 漆修 | 古琴 | 插花
品香 | 禅修 | 养生 | 礼仪 | 美食 | 匠心
少年人文研习
创想课堂
声乐 | 摄影 | 手机摄影 | 咖啡 | 瑜伽
家庭园艺 | 陶艺 | 家居
沙龙 | 读书会 | 国际游学
合作 | 投稿 | 发布 请留言
欢迎转发朋友圈。
招生 ▍【传家课堂 • 古琴】全年系列课,报名参与学习,详细了解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