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一公里的小马路,藏着上海秋味,诉说69年前的幸福往事 | 十分上海·申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秋意正浓,
申城一年一度的落叶时节来了。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
41条落叶景观道路,
一条条“黄金大道”是秋的美景,
踩一踩“落叶地毯”是秋的声音。
本期《十分上海》,
我们来到了普陀区花溪路,
用影像记录这条小马路上秋天的样子,
听听漫步在此的市民对秋日的爱与眷恋。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早上8点多,花溪路醒来了。曹杨公园是附近居民休憩的好去处,环浜旁晨练的老者排成了行,年轻人步履匆匆消失在林荫尽头。
秋意如诗淡,
又如湘水清,
无家人易感,
有笔画难成。
这不,有位老人沿着环浜边走边拍,她甚至邀请我们为她定格下和这里的合照。
“你们不知道以前的花溪路,‘滚地龙’脏乱差,河浜发黑发臭,不过看看现在。”82岁的郁阿婆说,“如今我最想用美丽宜人四个字来形容这里。”
提到身边的路、路上的树、树旁的屋,每一个在此生根的居民都有说不完的话。上午10点半,正在路边大树下做着声乐练习的徐女士,给大家上了堂“曹杨新村诞生史”。
“要讲花溪路,就要先讲曹杨新村!”徐女士眉飞色舞,“曹杨新村是上海乃至全国兴建的第一座工人新村,我姑姑是杨富珍,国棉一厂许多劳动模范就住在一村,搬家那天敲锣打鼓别提多开心了,花溪路就是那时开拓的,现在的大树就是那时栽下的小苗。”
聊到过去的面貌,她历历在目:“当时朝春中心小学那块儿,我儿子中午只能铺个席子睡在水泥地上,看看现在,公园宜人,环浜整洁,老年大学的同学们更能在秋日唱歌聊天,花溪路的变迁浓缩了我们这代人的幸福。”
1952年建成的花溪路长约一公里,宽12米左右,是条不折不扣的小马路。只见有位姑娘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不停举起相机,原来她在工作。
“我在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班,来这里观察‘落叶不扫’街道的情况。”吴小姐向我们“科普”,“花溪路本就是申城10大林荫片区的其中一段,现在的景色得益于梧桐生长时间久,连成了片自然好看。”
有人来是为了工作,有人来是为了“逃避”工作。30岁的蒋女士在附近上班,她说吃完午饭来走走,是解压的好方法。
“踩落叶的声音特别舒服,说不出哪里好,可我喜欢这感觉。”她边说边走,“我从事质量检查工作,觉得压力还挺大,秋天本就感伤,但走在这样动人的景色中,听着脚下传出的沙沙声,人会惬意起来。”
临别时,她小声说:“老公不喜欢出门散步,孩子太小也没办法出门玩耍,不过有这样一个专属的空间,独自品味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别有一番滋味。”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这样评价这金色的季节。
花溪路的落叶使人们留恋,
花溪路的景色让市民沉醉,
花溪路的发展令人们欣慰。
有空也欢迎你去那里走一走,
逛一逛,
体会这条小马路上申城的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