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低-6.1℃!直击昨夜今晨上海迎战2021年第一波严寒

新民眼 新民晚报 2021-01-23

不过一个星期,申城再迎-5℃以下严寒!今天凌晨崇明录得最低温-6.1℃,明日郊区最低温可至-9℃到-7℃。


《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甫一发布就迎新年第一波严寒。申城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进展如何?一网统管的枢纽平台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将如何发挥作用?昨夜今晨,新民晚报4路记者分别蹲点浦东、长宁、普陀、奉贤四区的城运中心,观察“一网统管”从信息到执行的全链条行动,展现各应急部门在寒潮来临时的付出和风采。


浦东

1639人值班

抗寒流“神器”显威力



宋宁华/文  徐程/图


外面天气如何?道路有没有结冰?多少户人家断水……随着寒流来袭,昨天晚上,记者在浦东城运中心看到,一个全新的“雨雪冰冻灾害防御保障”模块上线;多个迭代更新的功能板块,不但让数字实时传送,而且还能通过“聪明”的城市大脑,分析数据、及时处置。


8大指数智能预警


昨天晚上,记者在浦东城运中心看到,包括当天的值班指挥长、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等正监控着实时信息。当天下午5时18分,浦东发布了两条低温橙色预警信号的信息,提醒市民群众注意加强防范。从昨天晚上9时到今天早上9时,浦东新区共有1639人值班,和寒流一起度过不眠夜。



“寒流来临,道路结冰、断水、断电等情况有可能发生。为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迅速分析处置,去年12月30日,浦东城运中心紧急上线了全新的灾害防御保障模块。这几天,我们还在根据实时情况,不断完善优化。”浦东应急管理局综合减灾处处长龚忠也赶到城运中心现场,“增援”应对寒流。


他向记者介绍,新模块通过8大指数起到智能预警的作用,其中包括道路结冰、市民热线(24小时)、地面道路指数、供水量、供电量、供燃气量、城市快速道路指数等。“我们设计了30个道路点位,包括中环等主干道,一旦发生结冰现象,马上会将数据传送到城运中心,可以精准到结冰的厚度等。”


从“单兵作战”到全区“总动员”


应对寒流,防御队伍有多强大?记者在浦东城运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各街镇值班的负责人,救灾车辆、物资等“强大阵容”均实时显示出来,一旦有需要,可以随时调配、全区总动员。


“在老版的系统中,村居的联系人如果发现断水等情况要先上报到街镇,由街镇再上报到浦东新区的城运中心。在新的系统中,实现了信息‘直通车’。”当晚的城运中心值班长施卫东告诉记者。他还为记者演示了一个上传平台,在张江镇松涛路的一个小区里,刚发生了水管损坏的情况,1月4日下午6时上传到平台;到1月5日,已经恢复供水,影响户数等信息也一一记录下来。“其它上传到平台的事件,处置进度也实时显示出来,倒逼相关部门加快处理速度。”



当天晚上11时许,浦东城运中心大屏幕上出现警示,龙东大道申江路附近消防栓破裂!记者随即来到现场,只见一个在建车道旁,消防栓因撞击发生破裂,近10米高的水柱直冲高空。公安、消防、供水部门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采取措施。凌晨时分,水阀被关闭,险情处置完毕。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寒流,从“天上”到“地下”,相关部门为老百姓织密了保护网。发生在个别点位的突发情况,启动“移动单兵系统”,村居灾害信息员随身携带的视频对讲机,可以随手拍、及时传;问题范围有所扩大,则可以派出“无人机”到现场跟拍,在浦东城运中心大厅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晰显示,马上作出处置决策。此外,车载视频也可以移动拍摄传输信息。“小问题小区里就地解决,范围有所扩大则上报到街镇,街镇力量不足由区里统筹,派出人力物力增援,确保老百姓生活尽量少受影响,遇到问题尽快解决。”



据悉,“浦东城市大脑”在上海率先试点推出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对城市全覆盖、全天候的“智理”,目前已经升级到3.0版。下一步,浦东还将着力于“反应迅速、执行有力、上下通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路子,“绣”出上海城市管理的“新精度”。


普陀

盯守1.6万个“点位”

深夜紧急抽水保畅



江跃中/文  张龙/图


寒潮即将来袭,普陀区下达“战斗总动员”,制定实施了打好雨雪冰冻灾害防范阻击战的5项措施。昨晚8时30分,记者在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区城运中心”)指挥大厅看到,中心组成的“加强班”人员值守在各个岗位上,紧盯着设置在全区各地的1.6万路公共视频画面,画面不断切换,有道路、桥梁、河道、小区、商场、垃圾箱房等“点位”,发现情况随时处置。


“我们中心原本下午5时30分下班的人员,现在统统留下来继续工作,加上中心领导,共有27人,比平时正常的值班人员多了三分之一。”区城运中心副主任陈笑一告诉记者,“在这里,区城运中心和各街道镇城运分中心的工作人员,运用‘智联普陀城市大脑’平台,通过从事件发生、指令发布、接单处置、结果反馈到监督考核的闭环流程,实现对城市管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全过程跟踪监督’的目标。”



“去年12月30日晚上,我们‘一网统管’城运系统2.0大数据在武宁路桥安装的两个路面温感智能识别设备显示,武宁路桥的路面温度降到了-3.69℃,有结冰的可能。我们马上要求市政管理养护应急队伍到现场,采取了撒工业盐等举措,杜绝了安全隐患。”陈笑一表示,“在城运管理平台后台的地图上点击进入武宁路桥对应坐标点,可以看到桥梁上24小时的温度实时变化。包括目前桥面是否有积水的情况,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进行反应。”


晚上9时19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指挥大厅响起:“祁连山南路、绥德路北向南100米处道路窨井污水满溢,影响两根车道……”大屏上随即出现了现场视频画面,经初步研判,指挥长何鹏飞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前往现场抢险救援,他说,“晚上降温快,如果不及时排水,道路可能结冰。”陈笑一解释道:“城运中心和处置部门线上线下联动,做到利用智能化手段快速发现,联动处置。



记者随陈笑一副主任一起驱车前往现场了解情况。晚上9时55分,普陀市政建设养护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铭,带领一支十多人的抢修小分队,开始在现场进行排水,清扫积水、打开窨井盖察看……陈铭表示,事发路段涉及两条道路,一条是机动车道,一条是非机动车道,如果路面结冰,影响道路通行,特别是非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的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由于窨井还在不断往外溢水,作业人员紧急调来应急抽水泵抽水。到深夜11时15分,窨井里的水位已明显下降。“为了确保路面整夜都没有积水,我们安排了作业人员通宵蹲守,如果水位再涨,就继续抽水。”陈铭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普陀区全面推进“一网统管”建设取得实效,将在“智联普陀城市大脑”已建物联管理、数据平台、应用系统之上,构建以数据驱动的区级大数据资源分平台和区公共数据赋能分平台,升级打造“智联普陀城市大脑”3.0版,把“一网统管”打造成符合普陀城区精细化管理要求的重要载体,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


长宁

多部门领导现场值守

桥面结冰迅速处置



屠瑜/文 刘歆/图


严寒来袭,长宁区昨日启动《长宁区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并成立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区灾防办主任和区应急局、区建管委、区房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总值班室分管领导于昨日17时入驻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消防救援支队保持与区城运中心通讯联络畅通。昨日18时30分,记者来到区城运中心,区灾防办正在专题研究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区城运中心强化值守严阵以待


区城运中心副主任沙志斌表示,城运中心将发挥好“一网统管”平台支撑作用,助力应急值守各项保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区建管委副主任黄志远表示,区建管委下属各单位及抢修队伍已全面做好值班备勤。区房管局副局长黄章贵表示,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已全员在岗待命,落实应急处置各项准备工作。区应急局副局长詹茂福表示,区各部门、街镇及临空园区已按照预案要求,强化应急值守,落实应急保障,确保城区运行平稳有序。


19时,记者看到,应急指挥部对各单位、街镇园区、巡查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点进行视频点名,全区1200名工作人员已在岗在位,有效落实各项应急准备措施。对于固定摄像头看不到的画面,城运中心有专人负责单兵平台,保证平台运行正常。在平台上可以看到每个“单兵”是否在岗在线,对单兵上报的情况进行实时指挥。另外,110派驻城运中心人员不定时进行“轮巡”,监控路面,看有无异常。


天桥结冰 撒盐融冰铺麻袋防滑


20时07分,区城运中心接到永达市政路面巡查人员上报信息,长宁路万航渡路口的长宁路天桥北面楼梯轻微结冰,他们正在现场抓紧处置,现场气温4摄氏度。



20时18分,记者抵达处置现场看到,永达市政共出动2辆工程抢险车辆和10名作业人员。在长宁路天桥楼梯上,工作人员正在一边撒盐,一边铺设麻袋。永达市政副总经理隋涛向记者解释,气温瞬间下降,晚间有水汽导致路面轻微结冰。撒盐是为了加速冰的融化,铺麻袋则是确保市民通行安全。如果发现麻袋上再次出现结冰,工作人员会重新清理更换麻袋。长宁区三座区管天桥已派专人值守。


小区水泵故障 43分钟处置完毕


23时15分,区城运中心热线受理席工作人员接到962347(长宁区市民热线)市民来电反映,新华路街道法华镇路315弄有居民家中停水,要求物业上门处理。工作人员杨俊杰接听电话后在系统中派单并告知长宁区物业服务热线,对方确认已收到相关报修。同时城运中心联系新华路街道,街道立即派居委会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



23时58分,街道将处置结果反馈给城运中心,核实是小区水泵损坏,物业到场及时修复,涉及的居民已恢复供水。


应急管理工作:风雨兼程是状态


“当大家回家的时候,我们要往指挥岗位上赶,要24小时随时随地待命”,区灾防办主任、应急局局长魏震告诉记者,做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当逆行者,这也是区领导一再强调的。


奉贤

监测沿江靠海气温洼地

四起突发及时处置



李一能/文  孙中钦/图


为应对寒潮到来,昨晚奉贤区城运中心灯火通明,值班人员彻夜值守应对突发情况。深夜10时许,城运中心大屏上突然出现预警提示,家住庄行镇浦卫公路市民邹先生反映,其住所外水表有漏水情况,担心次日寒潮天气冻裂水管,急盼维修。


值班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呼叫重点值守部门交能集团,要求迅速派员前往处置。交能集团接报后,抢修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查明原因修复漏点,并为水表“穿衣戴帽”,于深夜11时及时排除了这一潜在的爆管隐患。



面临即将到来的寒潮,奉贤区城运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指挥。除了常规巡查力量、摄像头等监控手段,奉贤区城运中心还会出动无人机,为排除隐患提供决策。


据了解,在上一次寒潮中,奉贤区的海湾镇与西渡地区两个沿江靠海的气温洼地成为了防寒抗冻的重中之重,由于管网改造和提前采取防冻措施,老旧社区的水管在前一次寒潮中基本平安无事。但也有新情况发现,就是许多新建楼盘的水表箱在露天过道中,在穿堂风的影响下发生爆管。因此在这次寒潮到来之前,已经对该隐患进行了排查处理。


从昨晚深夜10点今早8点,奉贤区城运中心一共接到四起突发情况报告,除一起水管漏水外,另有三起水管结冰引发停水,应急抢险人员均在第一时间到场进行了处置。


奉贤区城运中心主任朱卫芳告诉记者,奉贤区城运中心的一大特色,是可以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迅速查询联系周边的应急资源。例如城运中心接到某地水管爆裂造成路面结冰的报警,首先可以调用最近的摄像头,迅速确认判断突发事件的情况。此时,一般是通知属地主管部门到现场进行处置,如果情况紧急,则可调配周边的应急资源进行处置,例如可以直接联系附近工地负责人,要求派人进行支援。此外,从2020年1月,城运中心就实现了区委办局进驻机制,公安、应急、城管等职能部门进驻指挥大厅协同指挥处置各类情况。



通过“多格合一”管理,每个责任网格都有一位网格长,指挥着若干来自各职能部门的网格员,这一举措解决了以往各部门沟通不畅导致耽误处置的情况出现,实现了“街镇吹哨,委办报道”的联勤联动高效处置。除了“找得到人”,城运中心还赋予网格长“点评”的权限,对于网格员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进行打分,通过评价机制来提升处置人员的执行力。


一夜基本平安无事,除了气温并没有预想中那么低之外,还归功于城运平台对于突发事件事后的总结能力。通过前不久第一次寒潮的考验,平台将各种发生的问题归纳分类向各部门单位发出预警提示,例如电动公交车在低温中管道会结冰,如果在行驶中受热,融化的水有可能会影响电动机的工作,因此在本次寒潮中,奉贤区的电动公交车最早一批在凌晨3点半就启动预热,防止行驶中出现问题,这都是通过城运平台发现、处置、归纳总结所取得的进步。


新民眼工作室   

编辑 | 顾莹颖 唐梦葭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