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今年我又不能回来了。”

新民晚报 2021-04-07

你若问,过年不回家会不会委屈?他们干脆的回答出奇一致:习惯了,我不值班也要有人来值。每当新春佳节来临,最难的事情变成了拨通电话,艰难地吐出那句“妈,今年我又不能回来了。”


新春佳节,仍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坚守在各自地岗位上


为了让更多人能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申城广大医务工作者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坚守工作岗位,履行着白衣天使的职责。他们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得有点牺牲精神,就得背负起责任和患者的信任。


白衣天使更能理解“就地过年”的意义。很多医务工作者留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对他们而言,这份“年味”一样很甜。


新年快乐,白衣天使们!



疾控姑娘:留守申城随叫随到


这个春节,上海市疾控中心的90后姑娘仇静没回江苏扬州老家过年。春节前的一波疫情尽管已被控制,但疫情常态化防控不可松懈,她和大部分同事一样,自觉留守上海过年,随时等待召唤。除夕那天,她和几个没回家的同事吃了一顿火锅,许下过年心愿,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牛年红红火火。


仇静(右)与志愿者一起工作 市疾控中心供图


仇静去年也没有回家过年。那时新冠疫情突然暴发,她被编入流调第一梯队,过年时候也需要备班。她还记得,春节期间市疾控中心在大年初二成立了追踪办,作为切断传播途径关键的一个部门,她又积极响应号召,前去支援,并随后加入疫情分析组参与实验室报告的整理汇总和疫情监测分析。


“去年是我工作以后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心里还是有点想家的。”不过,她还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理解。电话中,爸爸妈妈也鼓励她,作为上海几千名公卫战士中的一员,此刻就应该发挥作用。忙碌的工作很快就冲淡了思乡之情,仇静说,自己的本科和硕士都是预防医学专业,在疾控工作更是专业对口,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忙碌中油然而生了一份使命感与责任感。


今年,她很早就有了不能回家过年的思想准备。仇静说,传统新春佳节,大家都喜欢走亲访友,越是热闹的时候,防疫越是不能放松,疫情防控人员更是要时刻备战。前阵子,上海启动了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仇静作为免疫规划所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和各单位对接,联络接种疫苗的相关事项。“协调工作并不是打几个电话、安排几个时间那么简单,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仇静说,每当可以顺利解决遇到的每个难题时,想到可以为更多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便会感到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去年,仇静和男朋友结束了爱情长跑,领证结婚了,新婚丈夫也是一名疾控人,身在江苏工作。因为疫情尚未结束,两人的工作又都很忙,本来,双方父母都盼着今年过年两个小家可以变成一个大家,一起吃个团圆饭,但如今,这个心愿也要再等等了。仇静说,特殊时期,虽然“原地过年”,但年味不能落下,她也和家人“云团聚”“云吃饭”,还发了微信红包。


疾控人是疫情防控的幕后英雄。春节期间,市疾控中心要求综合协调、疫情监测、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密接追踪等重点岗位安排专人值班,加上后勤保障、信息保障等辅助岗位,每天都有40余人值守。此外,中心还组建了一支50人的流调核心队伍。他们是各个岗位的中坚力量,要求24小时备班,一旦疫情有需要,必须 1小时内抵达中心。


大年初一,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现场流调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市疾控中心供图


目前,市疾控中心职工无一返乡。在100多名28岁以下年轻员工中,有86%的职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去年春节就没有返乡,或回乡仅一天就被紧急召回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忙忙碌碌一年,坚守岗位早已成为了习惯。



中医小哥:“上海堡垒”守望春天


牛年春节,对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祎来说,特别值得纪念。半个月前,他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中医专家,进驻有着“上海堡垒”之称的公卫中心,参与临床救治工作,至今仍在与病毒战斗。


在公卫中心,吴祎准备进隔离病房 采访对象供图


吴祎的老家在湖北,去年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他主动请缨支援家乡,并在2月15日随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驰援武汉,在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七病区坚守了44天。在那儿,他和队员们一起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现在,公卫中心的患者大多数是境外输入病例。有同事已经战斗近50天了,特别是中医同行,人少活多。”吴祎告诉记者,他希望自己的到来能帮大家多分担一点。


医护人员和出院患者合影 采访对象供图


刚刚过去的鼠年,是吴祎参加工作以来最忙碌的一年。一整年,他都没时间回家看看,倒是家人来上海探望过他。原本这个春节,吴祎也打算响应号召,做个“原年人”。“等疫情稳定下来,再找时间回家好好看看。”


对他来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了。“妈妈一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谈起家人,吴祎还是哽咽了。“如果说医生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治病救人,可我们又能给家人带去什么幸福感呢?”作为白衣战士,逢年过节值班是大概率事件,吴妈妈一直都很理解儿子。吴祎两次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战斗,作为母亲,说不担心是假的,但为了让儿子没有后顾之忧,她总是默默承担了很多琐事。吴妈妈还不忘叮嘱儿子:“过年值班,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人很多,警察、高铁职工、快递小哥等等。所有人都休息的话,那岂不是要乱套了,妈妈都懂。”这也使吴祎下定决心,发扬援鄂精神,分享岳阳经验,用小我的一点贡献,换来大我的健康平安。


资料图:吴祎(手持鲜花者)援鄂解除隔离观察后回到医院 采访对象供图


过年让吴祎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他和记者打趣说,在“上海堡垒”,医护和患者都是被新冠病毒困住的人,不过前者的活动范围更大些。当牛年的钟声敲响,吴祎默默许下了新年的愿望,去年支援武汉,自己和全国各地的援鄂战士一起守来了春天;这几天上海天气变暖了,也希望公卫中心的春天早点儿到来!“还有就是,大家都打上疫苗,新冠病毒快快消失!”


而在吴祎的“大后方”岳阳医院,也为就地过年的医学生、基建工人提供春节期间的免费餐饮,让每一个“原年人”都吃上温馨的年夜饭,感受到家的温暖。



急诊女孩:坚守岗位守护健康


95后女孩胡雨茜掰着手指算了算,这是自己连续四年没回江苏连云港老家过年了。她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和她一样,科室里的同事基本上都留在上海过年,“原年人”们早早吃了顿团圆饭。在自己的岗位上迎接新年,小胡许下了心愿: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自己能回家和父母、亲友好好聚聚。


除夕,胡雨茜仍留守急诊抢救室的岗位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工作近五年的她来说,真是实“鼠”不易。去年春节,在一片欢乐祥和中,新冠病毒这个恶魔悄然袭来,胡雨茜和同事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当看到护士长在微信群里发出支援武汉的通知,她立即报了名。“我是党员,肯定要以身作则。再说我一个人在上海,也没啥后顾之忧。”



2月19日,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开拔出征武汉,胡雨茜也成为513名逆行者之一。“战场”在雷神山医院,作为一名急诊护士,胡雨茜承担起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工作。“自己收获还挺多的。”回想起当时的经历,她感慨。打针对于护士来说就像吃饭喝水那般平常,可戴着两三层手套,隔着护目镜和面屏,事情就变得不再容易;在雷神山,小胡也“解锁”了诸如留置胃管护理这些曾经的“弱项”技能……


身边的小伙伴也让她学到了不少,重症病人脾气很急,把一名医疗队员惹哭了,泪水模糊了护目镜。大家安慰她出“红区”平复心情,可坚强的白衣战士选择站好自己这班岗。“每位医护人员最开心的事就是病人痊愈。工作中肯定会遇到患者的不理解,负面情绪自己要学着消化。”



在胡雨茜眼中,医院的春节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加忙碌。过年时大家高兴,难免多喝几杯,这几年春节,急诊抢救室接收了多位醉酒病人;因饮食无度造成的胃出血或肠梗阻,也会让胡雨茜和同事们忙上好一阵。“我们都习惯了,职业特性就是这样,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辛苦。”


去年,爸爸妈妈倒是来上海看过女儿,可因为疫情的反复和自己工作繁忙,并没有久住。“还好,因为工作需要没法回家,家人们都挺理解,只是关照我别忘了照顾好自己。”胡雨茜长舒一口气。“经历这不平常的抗疫之年,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和身边人能健健康康。”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首席记者 左妍)

编辑:龚紫珺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