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6例重型病例情况如何?为啥要反复做核酸?到底有必要吗?

新民晚报 2022-04-30
今天上午10:00
上海市举行第156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阳性感染者人数依然处于高位

但相对维持稳定


市卫健委通报,4月16日,我市新增3238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158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38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754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307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177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所以今天实际新增确诊病例为2061例。2158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2116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15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大家可以发现,在风险人群中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比例在下降。这两天发现的阳性感染者人数依然处于高位,但相对维持稳定。


截至4月17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340106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286683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373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0337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


我们要坚定不移执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力推进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我们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实施核酸筛查为主、辅以抗原筛查的方式,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人员实施全员检测筛查,并将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动态调整“三区”划定,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16例重型病例情况如何?

市卫健委回应


目前在医院治疗的重型病例还有16例,能否介绍一下他们的救治情况?重型病例中一位比较年轻的患者病情如何?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回应,目前有重型病例16例,这16例当中最小一例是33岁,其他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16例当中,只有一例是全程接种疫苗,其他都没有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33岁的病例,本身患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的人本身免疫功能下降非常明显,同时,因为肾脏功能不好,需要血液透析维持。该患者入院时显示,肺部病灶广泛并伴有心包积液,经过积极的抗病毒对症支持,联合中医药治疗,目前患者肺部影像学有改善,相关基础疾病还在积极治疗中。 


其他老年重症患者,都合并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栓塞、慢阻肺等等。本市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则,增配救治力量,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诊,针对重型患者伴随严重基础性疾病的特点,在积极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外模肺(ECMO)、抗病毒、抗感染、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 


邬惊雷说,在救治过程中特别注重中医药的使用,跟现代医学西医共同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治疗。在此还是特别要提醒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还是要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这样对于整体抵抗新冠肺炎的疾病或者防治重症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啥要反复做核酸?到底有必要吗?


上海市民比较高频率地核酸检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继续高频次地做核酸检测,到底有没有必要?为什么要高频次地反复筛查?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实验中心主任高春芳解释了原因。


她说,高频次的重复多次的检测是有必要的。核酸检测是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检测鉴定高精准有效的方法。临床病原体检测有经典的形态学染色、传统的生化反应、免疫反应(检测抗原抗体)和病原体核酸检测这四大类。核酸检测是目前疫情防控当中非常有效、非常重要的手段。


高频次、重复的检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从临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来说,任何病原体感染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新冠也不例外,且潜伏期长短存在一定个体差异。 


第二,从检测技术来说,有检测窗口期的概念。病毒感染后在体内有一个增长复制过程,感染初期病毒载量太低,低于检测下限,阳性是无法发现的,这个时间段就是检测窗口期。以上感染潜伏期+检测窗口期,使得在感染初期不一定能够检测到阳性结果,反复多次检测,可以增加阳性发现几率,及时发现阳性。 


第三,由于呼吸道病原体的采样主要采用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几种形式, 取样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取样差异。这种差异包括采样部位、深浅、采集的分泌物量的多少等。因此重复多次采样检测可弥补采样误差可能带来的假阴性影响。 


此外,对于已感染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重复检测,监测载量变化,为预测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状态提供了很好的指标。 


反复多次检测是临床病原体确认的常规做法,例如临床对于尿路感染、血路感染等其他感染性疾病,也通常需要多次培养(三次以上)监测,以确认阳性病原体,实现精准治疗。


总的来说,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通过人群核酸检测,可以尽早发现病例,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查明并锁定风险区域和重点人群,及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阻断疫情扩散。


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62%

老年人解封后尽快接种疫苗


重症病例中,老年人好像都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怎么样进一步推进老年群体的总体接种?


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说,截至4月15日,本市60岁及以上人群的新冠疫苗完成全程接种的近360万人,接种率6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218万人,接种率38%。 


根据研究和监测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带来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接种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阻断病毒传播,但是对防止重症和死亡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通常来说,如果常规服药的慢性病人群,不是在急性发作期,或者病情控制良好,处于稳定期,可以疫苗接种。我们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在小区解封、附近的接种点开放后尽快接种疫苗,全程接种满6个月后尽快加强接种,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儿童常规疫苗接种延迟有影响吗?

市卫健委解释


关于儿童疫苗接种,家长询问孩子预约接种时间到了,但是在封控中没有办法去怎么办?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门诊正常开放吗? 


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说,在疫苗接种的问题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按时接种,这是最佳状况。有些疫苗是不能延迟接种的,例如犬咬伤患者,应立即前往本市犬伤处置门诊规范处置,不建议延迟。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服务也由各医院产科确保按时接种。 


有些市民看到接种门诊医生提供的小孩疫苗的预约日期要到了,比较担心。这个预约日期一般是基于接种程序、接种间隔要求以及门诊的开诊时间,由免疫接种门诊预约的最早接种日期。即便晚于这个日期,通常属于推荐接种年龄的范围,不会影响疫苗效果,不必过于担心。 


推迟接种疫苗并不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应答效果,但在这期间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做好宝宝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家人有不适症状,尽量少接触。


市农业农村委:绿叶菜稀缺,抢种抢收 


现在为了保障蔬菜供应,上海已经多方筹措了外地资源,如何进一步加强本地蔬菜的供应,怎样解决菜农销售难的问题?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陆峥嵘说,最近一个月来,受到疫情的影响,本市蔬菜生产,特别是劳动力非常短缺,同时流通环节不畅,导致前一阶段地产采农产品产收和上市比往年要减少。上海市民非常喜爱绿叶菜,但最近绿叶菜已经成为“稀缺产品”,本市正在千方百计采取一些措施,力争加大本地蔬菜供应量。

  

第一,加强蔬菜抢种力度。市、区两级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鼓励和指导蔬菜生产合作社、蔬菜生产企业,能够种足种好地产绿叶菜。根据统计,最近一个月来,全市已经抢种蔬菜面积8万多亩,其中绿叶菜面积5.8万亩。到目前为止,全市在田蔬菜量达到26.4万亩,其中绿叶菜在田面积量已达15万亩,这个量基本与往年持平。

  

第二,加强蔬菜的抢收力度。在确保疫情防控基础上,尽力提高蔬菜企业的复工复产率,释放采收劳动力。目前全市849家有规模的蔬菜生产企业当中已经有667家开始复工复产,复产率达到78.6%,复工率达到75%。4月15日以来,地产绿叶菜的日均上市量已恢复到2000吨以上,比较稳定。

  

第三,加大蔬菜配送力度。为了畅通地产蔬菜销售渠道,首先是增强运力,在全市发放了2900多张蔬菜保供通行证,尽可能把蔬菜从郊区田头运出来。同时,对规模企业,我们加强产销对接,通过集采、集配、集送等模式对接社区、保供单位、新零售企业等,扩大销售量。对中小散户,我们扩大点对点供给,通过动员重点保供企业、合作社等对接,帮助基地解决销售难问题,又能增加蔬菜上市量。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左妍

编辑:李争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