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上海急诊人数回落!今年支原体感染患儿为何增加?专家详解;“科普博主”视频别信
这个秋天不少孩子家长十分揪心
开学后支原体感染陆续高发
沪上多家儿童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攀升
最新一周数据显示:
急诊人数略有回落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急诊日均减少100余人次
为何今年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加?
有的家长发现用药后仍没起色是怎么回事?
预防肺炎重症,激素应用到底该怎样看待?
▽
为何今年支原体感染患儿明显增加?
今年上海为何体感支原体感染病例有显著增多?以儿童医学中心数据为例,今年7月以来,该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就有近400名;与往年相比,该疾病在病房中的收治占比翻了一番。“肺炎支原体感染呈地区性传播,每三五年会出现一次周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和初秋更常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主任殷勇介绍,相关研究表明,感染与气候变化相关,特别是与大气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关。
专家表示:温度每升高1℃,发病率上升17%;湿度每上升1%,发病率上升4%,这几乎可以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的早期预警信号。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在各年龄段都有感染风险,年轻人和学龄期儿童最常见。
殷勇说,肺炎支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吸附在呼吸道(如咽喉、气管和肺)上皮细胞表面,造成局部组织破坏、细胞毒性和宿主免疫反应而致病。有时在鼻、咽喉部存在病菌,但不致病。通常感染后1至4周(平均潜伏期21天)出现症状,起病为渐进性,初始干咳、低热、乏力、头痛,缓慢发展为高热和持续咳嗽。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有时即使使用了抗生素,症状缓解,病原菌仍可在口咽部持续存在。
一般而言,5岁以下儿童的表现与大龄儿童不同,可为轻度,可能不导致肺炎,而呈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打喷嚏、鼻塞或流涕、喉咙痛、流泪、喘息、呕吐或腹泻和不伴发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儿童和年轻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至40%,在成人细菌性肺炎中占4%至8%,流行期间可增加至20%至70%。
为何有的孩子用药后仍然不见起色?
家长们可能疑惑,“孩子头孢和阿奇霉素天天在挂,怎么就不见好呢?”“激素用了,孩子体温是退了,咳嗽怎么一点也没有好?”“治疗五六天了,胸片怎么还进展了?”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静说,这些常见问题触及目前肺炎支原体治疗的核心问题,即“耐药”。
肺炎支原体的结构缺乏细胞壁,所以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存在固有耐药,也即“先天耐药”。不过,肺炎支原体对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张静说,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出现了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肺炎支原体基因2063位和2064位突变。临床上会出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等治疗效果均不佳的情况。一个令人担忧的数据是:目前在中国儿科就诊人群中,肺炎支原体的耐药率超过90%。根据本市近期的住院患儿检测结果来看,与该数据也基本吻合。
如果久病未愈,首先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支原体耐药,专家表示“可以通过咽拭子或者痰液的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在确定病原的同时进行耐药基因的测定”。此外,2023年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诊疗指南》中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给出定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过大环内酯类药物正规治疗72小时,仍持续发热,临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学无改善或呈进一步加重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基本判断考虑耐药可能,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减少重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耐药后的有效治疗方式是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但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患儿。基于目前肺炎支原体流行和耐药的情况,建议8岁以上患儿首选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8岁以下患儿需咨询医生再给予药物治疗。
“科普博主”和网络建议都不可轻信
近期,网上出现各种各样所谓的“科普博主”,指导大家如何用药。但事实上,这些博主“科普”的内容往往不专业,有些还有带货嫌疑。网上的用药建议,市民应谨慎看待,如出现相应症状,请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切勿自行买药服用。
上海市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
浦东新区
黄浦
徐汇
长宁
静安
普陀
杨浦
虹口
闵行
宝山
嘉定
金山
松江
青浦
奉贤
崇明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上观新闻、上海网络辟谣、健康上海12320
编辑:龚紫珺
觉得不错
觉得不错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